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正>亡羊补牢这一则出自《战国策》的典故,妇孺皆知,寓意深刻。我们也常常在一些报刊中看到,一些企业在发生事故后,加大力度查找或整改事故隐患,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安全上的"亡羊补牢"应当如此。但是在探索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中,我们更应该"补牢不亡  相似文献   
12.
利用煤矸石生产聚合氯化铝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其组成随原料及制作条件的不同而异,非单一固定的分子结构,具有使胶料脱稳和吸附架桥作用,是水质的混凝处理中首选混凝剂。利用煤矸石提取聚合氯化铝,是其资源化进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命伤亡。专业化的震后紧急搜索救援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是防震减灾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地震灾害实例,并借鉴地震灾害评估方法和建筑物抗震设计,对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建筑物震害的特征按照结构类型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对这些地震中常见震害的了解和认识,为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规划设计和相应搜索救援训练科目的设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和许多基层企业一样,我所在的单位每年都要接受行业主管上级领导和地方属地领导的多次安全大检查。不少人认为:各级安全大检查“雷声大雨点小”,走过场,不解决实际问题,“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不如不搞。我却不那么看。我认为:各级安全大检查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看,效果还是好的,影响还是大的,群众是可以接受的。一句话:利大于弊,应坚持下去。其理由:一是对上级检查与本单位自查,领导重视程度不同。上级来检查,单位领导怕查出问题对单位有影响,领导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肯定压力和紧迫感就强些,重视程度就高些;二是要迎接检查,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矿山酸性废水中和渣资源化,采用硅酸盐水泥(32.5R和42.5R)、铝酸盐水泥3种胶凝材料固化中和渣制备建筑砌块。在抗压强度和浸出毒性测定的基础上,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等实验手段,探究了水泥矿物水化及其与中和渣中主要物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m(水泥)∶m(干污泥)∶m(水)=1∶0.5∶0.75时,3种胶凝材料制备免烧砖的抗压强度均达到25 MPa以上,明显高于普通黏土烧结砖。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陕西神木大柳塔洗煤厂煤泥水的快速沉降和洗水循环再利用,在深入研究原煤泥水处理工艺技术效能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型高效、经济的煤泥水处理工艺技术,合成了一种快速沉降剂。经过反复试验研究,使得原煤泥水系统有了极大改善,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和煤泥厂内回收,降低了药耗,缩短了反应时间,达到了快速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企业来讲,“红线”就是“企业的高压线”、“员工的生命线”,红线的两端一头系着企业,一头连着员工。 要使企业树立红线意识,首先政府监管要到位。强化安全监管单位的监管责任,采取多查、严处、重罚的方式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运用法律、经济等制约手段严格责任追究,提高违法成本,使被监管企业不敢、不能忽视安全。同时,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促使企业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其次,企业要加强自律。再严格的监督也取代不了企业的自律。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工作重心由政府监管向企业管理转变,全面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第三,企业要以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或程序为基础,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风险。勇于对保障安全生产和保护员工安全作出承诺并付诸实践,加大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力度,要从任何“不安全因素”中获取经验并改正相关缺陷,减少伤亡,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8.
亡羊补牢这一则出自《战国策》的典故,妇孺皆知,寓意深刻。我们也常常在一些报刊中看到,一些企业在发生事故后,加大力度查找或整改事故隐患,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安全上的“亡羊补牢”应当如此。但是在探索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中,我们更应该“补牢不亡羊”,在安全管理上突出超前性,在终端细节上关注超前行为,体现责任意识和预防原则,做到有备无患,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9.
安全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管理的理念、模式、制度、文化等方面始终一成不变。“安全第一”并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还决定了安全管理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走在各项管理工作的最前沿。只有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消除更多的事故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更好地保障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