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81.
目的研究浸泡时间对两种涂层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 Cl溶液中通入饱和CO_2气体,采用电化学方法、SEM形貌检测方法测量两种涂层在该溶液中不同浸泡时间下的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和表面形貌,对比分析两种涂层的电化学特征和防蚀性能。结果随着涂层浸泡时间的延长,自腐蚀电位E_(corr)逐渐降低,而电流密度逐渐增大;在浸泡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涂层A的自腐蚀电位E_(corr)比涂层B高,而电流密度比涂层B低,说明涂层A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涂层B。结论涂层短时间浸泡(≤72 h)时,电化学阻抗谱为吸氧过程的单容抗弧,长时间浸泡(≥120 h)时则为析氢过程的2个容抗弧,其耐蚀性下降。  相似文献   
82.
硝化菌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殖速率和硝化活性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变化对硝化菌群的增殖能力及其对硝化作用活性的影响,确定了硝化菌群的最佳生长条件.研究发现,温度(θ/℃)、pH、供氧状况、无机碳源浓度等对于硝化细菌菌群的增殖能力及硝化作用活性具有较重要的影响,而含盐量高低几乎无影响.最适(θ、pH、[ρ(O2)]、[ρ(NaHCO3)]分别为30℃、pH8.5、3.5mgL-1、1gL-1,此时最大比生长速μm可达5.18d-1,最大比降解速υm可达48.43h-1.在含氧量较低时,氨氮浓度的升高使硝化菌群的μ值下降,υ值上升.考察有机碳对该菌群的影响发现,m(Corg)m-1(N)在0~0.5之间时,菌群有较大的比生长速率,并且硝化作用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3.
84.
在 UASB 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培养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一批高速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其中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简称UASB)反应器是应用最广泛的装置之一。由于在UASB反应器中污泥的沉降性能不仅影响反应器结构,而且直接决定了反应器能否高负荷、高效率地运行,因此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都开始对具有优良沉降性能和高活性的颗粒污泥进行研究,但在我国,目前几乎所有的生产性UASB装置内污泥都是絮状的,处理负荷和效率都较低,本文研究了在UASB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化的条件和培养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颗粒污泥实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85.
一些发酵型异化铁还原细菌同时具有异化铁还原与产氢的能力,该类细菌在环境污染修复的同时能够解决能源问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以海洋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细菌Enterococcus sp. ZQ21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形态Fe(Ⅲ),分析菌株ZQ21异化铁还原与产氢性质。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铁和柠檬酸铁为电子受体时,菌株ZQ21以柠檬酸铁为电子受体时Fe(Ⅲ)还原效率较高,其酶活性分别为3.66 U和4.40 U。同时,菌株ZQ21在异化铁还原培养体系中具有产氢能力,以柠檬酸铁和氢氧化铁为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发酵培养时,体系累积产氢量分别为(1395.30 ± 4.79)mL/L和(174.30 ± 3.23)m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20 ± 2.09) mL/L]。通过液相发酵产物分析,在柠檬酸铁和氢氧化铁不同形态Fe(Ⅲ)培养条件下,菌株ZQ21分别表现出乙醇型发酵和丁酸型发酵产氢代谢类型。菌株Enterococcus sp. ZQ21具有异化铁还原和产氢能力,进一步拓宽发酵型异化铁还原细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淤泥质潮间带沉积物粒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于2005 年9 月、2006 年9 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进行了沉积物取样分析及相关的水动力观测和盐沼植物粘附悬沙的实验.结果表明,潮间带沉积物呈自海向陆(表层样)和自下向上(柱状样)变细的趋势,一般光滩沉积物粒径>50µm,盐沼上部沉积物粒径<25µm;沿岸方向上,茂密盐沼的沉积物较之稀疏盐沼细;盐沼中的流速和波高较之相邻光滩减少50%以上;植物粘附悬沙干重达39~369g/m2.对上述沉积物空间变化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认为,在光滩上主要是由于底床摩擦导致的水动力向岸衰减,在盐沼中则是植物和底床共同摩擦导致的水动力减弱以及植物茎叶对细颗粒悬沙的粘附.人类活动在改变盐沼植物特征的同时也会改变沉积物粒径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87.
NID烟气脱硫技术是新一代的高效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反应器是脱硫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结构对脱硫效率有很大影响。对NID烟气脱硫工艺、反应器的主要结构、设计原理和关键参数进行详细地介绍,为脱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长江有机碳通量的季节变化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6月~2005年7月在长江口每月采集表层水样,测定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结果表明,DOC和POC平均浓度分别为1.59±0.21和0.91±0.42mg/L,其中枯季的DOC浓度较洪季高,而POC则呈相反趋势.POC浓度与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TSM)浓度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在TSM中的POC%随着TSM浓度的增加而减小.2003,2004年长江的DOC通量分别为1.32×106t和1.20×106t,POC通量分别为2.69×106t和1.63×106t,约76%的总有机碳在洪季输送入海,组成以颗粒态为主.2003~2004年间POC通量急剧减少,DOC通量与POC通量的比值迅速增大,可能与三峡水库对颗粒物的拦蓄、改造及富营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9.
本文旨在介绍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及应用建议,重点介绍了在编制过程中排放因子本地化研究成果,并得到以下结论:新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已形成常态化机制,相关工作流程已经基本完善;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将温室气体排放结果应用到政策研究和目标考核当中,通过网络化建设和本地排放因子研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90.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黄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细颗粒物(PM_2.5)样品中16种元素进行测定,运用富集因子法揭示其来源,并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e、Ca、K、Mg、Na为黄石市大气PM_10和PM_2.5中的主要元素;Cu、Zn、As、Cd、Pb等元素富集程度极大,主要来自人为源;黄石市理工站点大气PM_10和PM_2.5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分别为6510.2和6570.5,下陆站点大气PM_10和PM_2.5中重金属的RI分别为10825.2和12553.4,两站点大气PM_10和PM_2.5中重金属均具有极强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