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济南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暴露对老年人群血清淀粉样蛋白P组分(SAP)的急性影响,评估大气颗粒物暴露对人群神经系统的健康风险,以山东省济南市甸柳社区为研究地点,采用定群研究设计,对社区76名健康老年人进行5次重复测量,结合社区附近(< 2 km)环保监测超级站的PM2.5和PM10浓度数据,在控制年龄、性别等协变量情况下,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分析PM2.5和PM10暴露对SAP的效应影响.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与老年人群SAP的升高呈正相关;PM2.5累积滞后0~6 h,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IQR),SAP水平升高18.73%(95% CI为9.20%~29.08%)(FDRH-P < 0.05)(其中,CI为可信区间,FDRH-P为经多重校正后的P值);PM10累积滞后0~6 h,每升高1个IQR,SAP水平亦升高,但变化不显著(FDRH-P>0.05).研究显示,大气颗粒物暴露可以引起人群反应神经退行性病变的SAP指标升高,提示大气颗粒物对人群神经系统具有潜在威胁;PM2.5对SAP的效应高于PM10,提示小粒径颗粒物具有较高的健康危害,应加强对小粒径颗粒物的健康影响和干预防护研究.   相似文献   
42.
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蒙脱石的提纯、人工钠化、有机改性及改性蒙脱石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证明了改性蒙脱石对垃圾渗沥液的色度去除率可以达到96%,对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4%,且处理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43.
炼化装置阀门使用环境比较恶劣,检测现场存在大量的动设备噪声,易导致内漏识别误判。针对检测现场噪声特性,以闸阀为研究对象,结合内漏声的随机特性,提出一种VMD-Nonlinear SVM方法,该方法结合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和互信息熵,实现噪声分解和内漏声信号重构,对该重构信号的时频和统计特征进行提取,并作为支持向量机特征输入,实现阀门声识别。在炼化现场,将VMD-Nonlinear SVM方法与EMD-Nonlinear SVM和Nonlinear SVM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VMD-Nonlinear SVM方法对阀门内漏识别准确率达到95.5%,能够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阀门内漏识别要求。  相似文献   
44.
不同滩涂促淤围垦方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涂促淤围垦会对大型底栖动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关于不同促淤方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未见有报道。以长江口浦东机场外侧滩涂促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吹沙促淤区域和抛坝促淤区域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在抛坝促淤区和吹沙促淤区年均密度分别为(835.98±572.41)ind./m~2和(52.85±12.04)ind./m~2,年均生物量分别为(135.25±63.99)g/m~2和(40.82±6.84)g/m~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而表明不同促淤方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影响不同。CLUSTER聚类和MDS排序图说明吹沙促淤区和抛坝促淤区断面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性。对各断面间群落相似性矩阵进行SIMPER分析表明河蚬、光滑狭口螺和谭氏泥蟹为两种区域共有优势种,其贡献度分别为56.10%、10.81%、9.62%,且三者在吹沙促淤区中的密度分布少于抛坝促淤区。研究表明泥沙淤积的快慢程度是影响促淤围垦区内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强化危险源控制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化机厂高汛王琼南化集团公司化机厂动力乙炔站是生产要害岗位,被公司定为A级危险源(点)。该班组自1985年运用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方法以来,连续12年实现人身事故为零,没有发生一起设备、火灾爆炸事故。多...  相似文献   
46.
再生骨料基本性质及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系统研究了废弃混凝土经破碎、分级、清洗后得到的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质,揭示了再生骨料较天然花岗岩骨料密度小、空隙率大、吸水率和吸水速率大及压碎指标大等特点。同时还讨论了再生骨料对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再生骨料将使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但粘聚性和保水性较好,使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出发,以灾害学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山东沿海地区海水侵染灾害的现状、特点、危害、灾害成因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整体角度提出了采取综合措施防害减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达到的目标,进而从开源节流、防治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沿海经济区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减轻沿海地区海水侵染灾害,保护环境,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变环境,生态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8.
在某市60家高度致残风险用人单位中,利用近3年时间,采用现场互动与持续改善式工伤预防培训模式,明显提高了员工工伤预防知识、信念、行为得分,有效排除企业工伤危险因素,健全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改善企业工作环境,降低企业工伤事故的发生,互动性好,效果可持续,成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9.
以浙江温岭市人群(孕妇、儿童)为研究对象,借鉴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由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开发的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及成人血铅模型(ALM),采用实验室检测、问卷调查、文献查询等多种方式优化模型参数,推导出该区域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铅基准值分别为180 mg·kg-1(IEUBK)、555.6 mg·kg-1(ALM),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不同场地铅土壤环境基准值.同时,对2种模型参数进行蒙特卡罗分析,探讨模型单因子变化对预测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IEUBK模型参数中空气、饮用水2种介质的铅暴露浓度敏感性均为50.8%,ALM模型中育龄妇女血铅含量几何标准差GSD、根据设定目标血铅浓度时保护人群的概率水平取值n等参数均呈负敏感性,且敏感性最高分别为-39.6%、-19.5%.由敏感性分析结果可知,呼吸暴露途径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普遍高于经口暴露,但由于经口暴露累加的消化吸收量较高,对模型的预测结果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中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推导结果的灵敏度可使预测结果更为科学、准确,降低其不确定性,可为后期我国污染土壤铅基准值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模型涉及的人群铅暴露途径受体为美国人群,是否完全适合中国人群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基于事故损失基本方法和研究成果,探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损失计算的二维要素体系。通过将事故损失划分为2个维度,一维是按照不同的损失承担者,即政府、企业、个人划分;另一维是按照损失的经济特征,即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无形损失划分,提出事故损失计算二维要素体系,并选择适合危险化学品事故各计算要素的相应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事故损失大部分由国家承担,且无形经济损失大于有形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