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美国危险废物年产生量为世界之冠,为几亿吨之多,为了对付这一灾难,该国从各方面加强了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尤其是危险废物焚烧领域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从美国各项立法对危险废物焚烧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当今美国的焚烧设备与技术,美国现行焚烧执行标准、排放测试及污染控制措施,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危险废物焚烧的情况.1976年获得通过并在1980年和1984年经两次修改的美国RCRA 法全面加强了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并着重提出今后将禁止在地面处置未经处理的危险废弃物,除非美国环保局能够证明这种处置能够保护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这就大大促进了以危险废物焚烧为代表的其它处置、处理手段的发展.目前,美国通用的焚烧设备主要有三种:液体喷注焚烧炉,主要用来焚烧液体废物;旋转窑式焚烧炉可以消毁固体废弃物、粘稠液、罐装废弃物以及液体等;多级煅烧焚烧炉适合于处理污泥类废物,它还可以使用包括粉煤、废油和废溶剂在内的许多种类的燃料.1979年和1981年,美国国家环境局颁布了焚烧执行标准.对于初级有机危险废物,它要求达到99.99%的去除效率,对于多氯联笨类危险废物要求达到99.9999%的去除效率.另外,它还规定了氯化氢、颗粒物等的排放标准.为达到上述标准,一般的焚烧设备都配有空气污染控制措施.美国有关专家认为,今后美国危险废物焚烧领域还将有更大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焚烧技术,如海洋焚烧、移动式焚烧炉、沸腾床焚烧炉、红外焚烧炉、电力反应器、等离子体电弧系统等将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2.
<正> 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构造地球化学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元素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水槽试验,探讨了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流量调控特性,并结合数值模拟对其调控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流量调控作用不仅表现在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峰值流量的削减能力上,还表现在对泥石流过流的延时效应上;不同工况条件下,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调控能力不同,泥石流峰值流量削减率与窗口坝相对开口宽度、高宽比、开口率整体呈负相关,与泥石流容重整体呈正相关,但对容重较低的泥石流,窗口坝的调控作用较小;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调控作用是窗口坝实体部分和开口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窗口坝通过实体部分拦挡泥石流,降低泥石流的流速,并使泥石流于窗口坝库内发生流速“重分布”,再利用窗口坝大开口对其进行有控制的排导,以此来发挥窗口坝对黏性泥石流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4.
冀西北典型北方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抗生素的分布和去除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抗生素在环境中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是目前污水处理厂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为考察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选择3种典型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CASS、A~2/O及Orbal氧化沟工艺),研究了4种四环素类、3种β-内酰胺类、4种大环内酯类、3种喹诺酮类和2种磺胺类在进出水中的浓度分布、去除情况以及不同工艺抗生素去除效率,并对抗生素浓度与水质常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污水处理厂中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为主要抗生素,并且去除效果较好.5个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良好,CASS工艺和Orbal氧化沟工艺对大部分抗生素的去除效果比A~2/O工艺好,抗生素去除率均能达到60%以上.同时,发现CASS工艺和A~2/O工艺对β-内酰胺类(氨苄西林、青霉素)、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和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的去除效果最好,Orbal氧化沟工艺对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和磺胺类(磺胺嘧啶)的去除效果最好.将抗生素浓度和水质基本参数(NH_4~+-N、TN、COD、pH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抗生素浓度与水质基本参数NH_4~+-N、COD呈一定正相关,污染物浓度越高,红霉素(EM)、罗红霉素(ROX)、差向四环素盐酸盐(ETC)、克拉霉素(CLR)、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X)、差向土霉素(E-OTC)、四环素(TC)、土霉素(OTC)以及诺氟沙星(NOR)的浓度也相对更高,这为确保小城镇污水厂的稳定运行,降低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环境效率—发展循环经济路径之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获得了环境效率与循环经济在理念和原则具有一致性的结论,分析了日本企业在法律体系支持下开发、应用的环境效率指标及所采取的对策等,提出了通过环境效率体系及其机制来促进、评价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微波/活性炭强化过硫酸盐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波(MW)-活性炭(AC)强化过硫酸盐(PS)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不同因素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影响,比较不同组合工艺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及活性炭的多次使用情况.结果表明,COD和氨氮(NH4+-N)的去除率随着AC用量、PS用量(S2O82-:12COD0)、MW功率和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pH值对COD的去除影响不明显, NH4+-N在碱性条件下得到更理想的去除效果;在活性炭用量为10g/L,PS用量为S2O82-:12COD0=1.2,pH=9,MW功率和辐射时间分别为500W和10min时,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为78.2%和67.2%,BOD5/COD由0.17增至0.38;不同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显示,MW-AC-PS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MW、AC和PS之间存在协同效应,MW热效应显著;活性炭四次实验后,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61.2%和46.1%.  相似文献   
107.
轮叶马先蒿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轮叶马先蒿种子小,数量多,已成为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入侵种。为有效遏制其入侵,论文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了轮叶马先蒿土壤种子库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轮叶马先蒿种子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土壤种子数量垂直分布表现为枯落物层>腐殖质层>心土层,各层土壤种子数量差异性显著;②轮叶马先蒿土壤种子库的大小与轮叶马先蒿的密度、盖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地上植被关系不密切;③土壤含水量是轮叶马先蒿生长生殖的限制因素,轮叶马先蒿产生的花苞数以及产生的种子数量在土壤含水量为0.25时达到最大值,当土壤含水量超过轮叶马先蒿的耐受限度,就不会产生种子,5月下旬和6月上旬是轮叶马先蒿种子萌发的最佳时期;④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轮叶马先蒿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的另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8.
北运河上游合流制管网沉积物的月变化与污染物赋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流制管网沉积物是溢流污染的重要来源,明确其月变化和污染物赋存特征,有助于管网沉积物控制和溢流污染负荷削减.本研究现场调查了北运河上游合流制管网沉积物的月变化和污染物赋存特征,结果表明,管网沉积物的粒径分布为大颗粒(10目)、10~40目颗粒和细颗粒(60目)分别占36%、~50%和15%(质量比).管网沉积物在干季初期(10月)大颗粒(灰分)升高,随后细颗粒、有机污染物负荷(VS)逐渐累积升高.沙河库区水环境质量的关键污染物氨氮和总氮,在底泥中的浓度分别在6—9月(汛期)和5月达到峰值,均在40目的颗粒上浓度最高;管道沉积物氨氮和总氮负荷分别在4月和5月达到最高峰,进入汛期后逐步降低.去除40~60目的颗粒能削减80%以上的管网沉积物氨氮和总氮负荷.干季的管网沉积物控制和雨季的溢流口物理处理,能够有效削减溢流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09.
为掌握贵阳市污染源PM2.5中铂族元素(PGE)的分布特征,采集7类主要污染源42个PM2.5样品,采用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定量测定PGE中铂(Pt)、钯(Pd)、铑(Rh)的含量.结果表明:(1)金属冶炼尘PM2.5中Pt、Pd、Rh平均值分别为2186.136、1239.827、346.172 ng/...  相似文献   
110.
磁悬浮列车试验场位于德国北部的下萨克森州拉滕,总长31.5公里,车道微似“8”字形,架设于10米高的墩柱上,气势宏伟。被命名为”超速07”的列车稳“坐”在车道上,随时待发。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电磁原理,它通过磁场原理运行。研究人员将产生磁悬浮效应的两个磁场安置在车道两侧下方,当电流通过电动机定子时,就会产生一个沿轨道曲折移动的磁场,这个磁场与安置在车道下方的相排斥,列车抬升,处于悬浮状态,并在磁场引导下向前飞速滑行。 早在1922年,一个名叫肯帕尔的德国工程师就提出了这一设想,并于1934年申请到了专利,但当时不可能生产并传输瞬间大电流。因此,这一技术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