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1.
为研究不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通过分层填装土柱,在土柱0~5 cm深度范围内添加Pb、Ag、Bi、In、Sb和Sn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并在自然条件下淋溶4 a,分析各重金属在红壤、潮土、黑土和砂土中的迁移速率及其形态组成. 结果表明:①在>30 cm深度范围内,红壤、潮土和黑土中各重金属质量分数与其相应本底值相比变化不大;与试验前土壤相比,砂土整个剖面中6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较高. ②6种重金属在4种土壤中的残留率表现为砂土<潮土<黑土<红壤;对于0~10 cm土壤中Pb的残留率,在潮土中大于Ag和Sb,在黑土中大于Ag,在红壤中大于In,在砂土中则大于Sn. ③模拟试验后残留在土柱中的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0~30 cm),而深层(>30 cm)较少;6种重金属在红壤、潮土、黑土和砂土中的残留率平均值分别为98.0%、65.1%、65.9%和56.5%. ④与添加污染土壤之前相比,试验后土壤中残渣态等稳定形态重金属质量分数较低,其中Pb、In和Sb均以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金属络合态为主,Ag和Sn分别以有机金属络合态、双氧水可提取有机结合态和有机金属络合态、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而Bi则以碳酸盐结合态和双氧水可提取有机结合态为主. 结果显示,红壤中Pb的迁移风险较低,潮土和黑土中Ag、Sb的迁移风险较高,而砂土中Sn和Sb的迁移风险需要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不仅能够警示潜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融合基于In 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评估及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识别生态源地并进行分级。综合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因素构建阻力面,依据随机游走理论提取生态廊道,基于电路模型辨识生态夹点、障碍点等关键生态节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构建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生态源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和东部边缘,空间分布不均且破碎化,总面积1.08×104 km2,其中核心生态源地2.45×103 km2;识别生态廊道257条,总长度6.06×103 km,其中关键陆地生态廊道22条,长度50.7 km,关键河流生态廊道40条,长度494 km;识别生态夹点109处,面积206 km2,识别一级生态障碍点37处,面积1.59×103 k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生态因子对维西糯山药品质性状的影响,寻找影响维西糯山药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该研究采用GPS定位及“点对点”采样方法采集了不同生态区维西糯山药块茎样品和土壤样品各60个,对维西糯山药品质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分析了维西糯山药品质与土壤养分相关性,筛选出了影响维西糯山药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并对品质指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维西糯山药在不同生态区种植时,其品质存在明显差异。(2)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可知,对维西糯山药品质指标影响最大的是粘液蛋白含量、皂苷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多糖与灰分含量;维西糯山药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综合评价结果为:扎子村>碧罗村>保和镇周边。(3)影响维西糯山药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全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铜、交换性钙。(4)Pe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RDA)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最低温度和海拔是影响维西糯山药品质的显著气象因子。生长季最低温度与多糖和多酚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外,与糯山药其他品质均为正相关关系;海拔与多酚、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粘液蛋白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与多糖...  相似文献   
14.
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指导,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有关技术,结合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实际,提出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狠抓系统危险控制为核心,进行安全检查改革,危险预知活动和标准化作业,安全评价为控制机制的一整套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并开发了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价模型12种有关计算机软件。所获成果既可作为大中型企业自主安全管理,实施危险控制有效手段,又为主管部门进行宏观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劳动安全监察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仅就微量元素锌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累积、转化规律及人为的不合理耕作造成生态系统中锌的失调进行研究讨论,为合理开发管理土地资源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一、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一)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样系用铁铲挖掘剖面,按野外观察划分自然发生层,取土1—2公斤,用布袋分层盛装,经室内风干,挑去植物根及大于1毫米的石砾后,用玛瑙研  相似文献   
16.
饶欣  王菊先 《环境化学》1994,13(6):519-524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三氯苯、邻苯二甲酸正丁酯,2,4,6-三氯酚-^14C的分布、迁移、转化行为。实验周期后,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了89%,80%,95%以上,三氯苯在底泥和浮游生物中有积累。测定了标记物在水、悬浮物、^14CO2吸收溶液,XAD-2树脂上的放射性强度。假设水中标记物的降解遵循一级速率过程,24d后,水中2,4,6-三氯酚-^14C浓度已降为原来浓度的5%  相似文献   
17.
南开菊酯(高效反体氯氰菊酯),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虫剂,经研究可被微生物降解。其溶液中细菌总数的消长,与其降解速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南开菊酯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在研究土壤混合菌对其降解作用的同时,发现筛选出优势菌株(NK102)。  相似文献   
18.
姚江水源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滤膜法对宁波姚江水源水进行了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小分子量有机物占50%以上,同时也用超滤膜法对梅林水厂的常规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9.
1 监测条件的选择和控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三版)要求高锰酸钾浓度准确到0.01mol·1-1,实际调配较难,只要在标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在10±0.5ml范围内即可.滴定、标定 高锰酸钾与草酸钠反应,合适温度为60-80℃,这就促使滴定、标定要迅速,时间要短.取出处理后的样品,先观其颜色,如仍为紫红色,那么滴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常在5ml以下,如为棕红色,则滴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常在7ml以上.知道所需高锰酸钾的体积,就能控制滴定速度  相似文献   
20.
荒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信息联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生物与水分、植物与植物以及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信息传递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中的作用。阐明了把握荒漠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特征及过程对认识干旱环境形成机制、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构建退化生态系统重建及恢复模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