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20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31.
欧洲酸雨控制历程及效果综合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欧洲酸雨发展和控制的主要历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酸雨控制主要经历了EMEP建立与达成共识,CLRTAP公约形成与实施平均减排方针,基于临界负荷与生态敏感性制定减排策略,以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追求多重环境效应等4个发展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 1980—2007年,欧洲硫排放减少了84%,NOx排放减少了37%;大气中ρ(SO2)从10.32 μg/m3降至1.26 μg/m3,ρ(NO2)从10.38 μg/m3降至7.15 μg/m3;欧洲降水酸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最后,基于欧洲酸雨控制先进经验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我国酸雨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32.
为分析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在千年尺度序列上的演变趋势,采用统计历史洪涝记录的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洪涝灾害的响应过程,探讨了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同El Nio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 000 a来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的频度总体是趋于上升的,这种变化趋势同气候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研究结果显示:公元1000~1400年洪涝记录偏少,同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中世纪暖期出现的一次200 a以上的干旱化过程有较好的对应性。1400~1800年是洪泽湖流域洪涝的多发期,这一事实同我国东部1550~1850年小冰期期间总体偏湿的环境特征相一致。分析洪涝灾害变化同El Nio事件对应性关系表明:在El Nio事件年及其次年是洪泽湖流域洪涝的多发年份。这可能是由于El Nio事件通过改变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度与位置,以及大气环流形势而引起的降水异常所致。了解洪泽湖流域洪涝的演变趋势及其同El Nio的关系对于长期防灾减灾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3.
大气气溶胶酸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气溶胶的环境效应、气候效应和健康效应均与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直接相关,其中大气气溶胶酸度是其重要的性质之一。大气气溶胶酸度对酸沉降、灰霾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大气非均相化学反应,相关研究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在大气气溶胶酸度对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气溶胶酸度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大气气溶胶酸度/酸化缓冲能力的测定与计算方法、大气气溶胶酸性成分采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系统的综述,并对大气气溶胶酸度研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4.
随着“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势必也将增大,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及高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极大的制约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以巫山为例,在世界经合组织建立的PSR模型框架下,将熵值赋权法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巫山县各指标2001~2011年统计数据,用熵值法赋予权重值,计算各指标灰色关联度,得到了其生态安全状态,并对巫山县生态安全等级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巫山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0.59(Ⅲ级)发展到2011年的0.66(Ⅳ级),个别年份有些许波动,整体生态安全状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各分项指数较高,巫山县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  相似文献   
135.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通过统计全国多家实验室的测定数据,对水中微囊藻毒素测试的平行样测定相对偏差、空白加标回收率、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空白加标回收率平行样相对偏差以及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相对偏差5个质控指标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质控指标评价标准,提出在概率P和γ均为0.90时,其平行样测定允许最大相对偏差应控制在7.3%;空白加标质量浓度为0.005~20 μg/L时,回收率的控制范围为61%~125%;样品测定浓度为未检出、加标质量浓度在0.2~3.6 μg/L时,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66%~108%;空白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最大相对偏差应分别控制在3.9%和8.9%。在概率P和γ均为0.95时,其平行样测定允许最大相对偏差应控制在8.3%;空白加标质量浓度为0.005~20 μg/L时,回收率的控制范围为49%~137%;样品测定浓度为未检出、加标质量浓度在0.2~3.6 μg/L时,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为60%~114%;空白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平行样最大相对偏差应分别控制在5.2% 和14.8%。  相似文献   
136.
采用全自动监测系统测定长江饮用水源地中18种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动态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18种有机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7~0.50μg/L,在0~2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混合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 RSD<10%,饮用水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2.1%~119.4%。同时,探索了4种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的方法,建立了数据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7.
利用苏州市2005—2010年土地利用以及能源消耗数据,对苏州市碳排放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5—2010年苏州市碳排放呈逐年增加趋势,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并根据结果提出了关于减少碳排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8.
陆地表面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是地表能量平衡组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反演成为获取区域LST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学者提出多种基于遥感数据反演LST的算法,其中劈窗算法被证明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算法。基于Landsat-8卫星30 m空间分辨率的陆地成像仪(OLI)数据和100 m分辨率的热红外传感器(TIRS)数据,采用劈窗算法计算了无锡地区的LST,并采用地面实测水温数据和同步的MODIS温度产品对Landsat-8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8数据和劈窗算法获取的LST精度较高,误差1K。在计算的LST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取了热场变异指数来分析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给出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定量化描述,并就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9.
随着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湖泊资源的利用,太湖水草的爆发性生长已经成为提高太湖水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严重阻碍。水草枯亡后可能会导致水质异常,进而给苏州市饮用水安全带来威胁。依据4年来对太湖主要湖区水草的群落结构、分布范围、季节更替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太湖水草监管体系,为政府部门实施系统性监管提供支撑,并在全国湖泊水草监管方面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0.
连云港市泥砂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年9月对连云港市某泥砂质潮间带3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大型底栖动物57种,其中多毛类23种,甲壳类18种,软体动物10种,其他类群6种。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2 119.1 m-2,总平均生物量为66.34 g/m2,其中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ar)在高潮带的丰度高达3 082.7 m-2,整个潮间带丰度呈现由高潮带向低潮带逐渐降低的趋势。潮间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3.26;整个调查潮间带的沉积物环境较清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