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从保障再生水微生物安全的角度,考察了北方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以及臭氧消毒对大肠杆菌和总细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大肠杆菌数和细菌总数分别为10^5-10^9个/L和10^9-10^11个/L,经过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后两者分别降为10^3-10^6个/L和10^6-10^9个/L,再经后续混凝沉淀过滤工艺(混凝剂PAC投加量:15 mg/L Al2O3)处理,再生水中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仍分别高达10^2-10^5个/L和10^5-10^8个/L。对上述再生水进行臭氧消毒批量实验,在臭氧反应量为12 mg/L的条件下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完全灭活,此时臭氧消毒运行费用为0.13元/m^3左右。  相似文献   
62.
进水氨氮浓度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颗粒化SBR反应器中,研究了进水氨氮浓度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的提高将刺激丝状菌的生长;当氨氮负荷达到0.80 kg/(m3·d)时,颗粒开始明显解体,大量污泥流失;但氨氮负荷过低[0.0 kg/(m3·d)],好氧颗粒污泥同样不能正常的形成.同时,氨氮负荷的提高,会出现颗粒污泥结构松散,粒径增大,沉降速度减小,颗粒化率下降以及生物量降低等现象.反应器对有机污染物和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90%和70%,进水氨氮浓度的提高对其影响不大;但高氨氮负荷能抑制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活性,当进水氨氮负荷由0.48 kg/(m3·d)提高到0.80 kg/(m3·d)时,反应器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由90%和80%下降到70%和50%.  相似文献   
63.
漂浮型N-TiO_2/EP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轻质、多孔的非金属矿物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EP)为载体,采用载体表面水合沉淀法制备出漂浮型N-TiO2/EP光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N-TiO2/EP进行了表征。以辛烷模拟水面溢油,探讨了N掺杂对TiO2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N掺杂可以抑制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焙烧温度为400℃时,N-TiO2/EP的催化活性最高。0.15g的N-TiO2/EP催化剂用于光降解0.5mL辛烷时,紫外光照射4h后,辛烷去除率达到96.02%。改用氙灯模拟太阳光照射,N-TiO2/EP的辛烷去除率达到82.14%,TiO2/EP的辛烷去除率为53.57%。  相似文献   
64.
民航“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应用实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是前沿的应急管理理论之一,为我国民航主管部门及民航企业在应对民航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预防和处置重大飞行事故方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针对国内外重大飞行事故特点和我国民航在应对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对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所要求的"情景-应对"模式进行描述说明,建立了某一飞行事故情景的构建方案,以此为实例对如何应用该理论进行了示范和探讨。认为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对于改进、完善我国现行民航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以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链作为案例,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对城市洪涝灾害的节点和传播路径进行建模,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选用度、边介数、平均路径长度、连通度等指标定量分析城市洪涝灾害链的脆弱性、关键节点和关键传播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断链减灾策略,并对其减灾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结果表明郑州“7·20”特大洪涝灾害链中节点度数、点介数和特征向量中心度都将关键事件指向交通中断、抗洪物资供应不足、应急指挥不力、地铁进水、生产线爆炸等,而“抗洪物资供应不足-暴雨洪涝”“交通中断-抗洪物资供应不足”“应急指挥不力-暴雨洪涝”这三条边对整个灾害链网络的结构起到关键作用。应急供电、应急通信、应急交通和停工停产可以有效断链减灾,并且以应急供电的断链减灾效果最显著。相关结果可以为有效应对城市洪涝灾害链提供知识图谱,辨识关键节点和传播路径,并建立断链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66.
随机性混合数据评价技术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和环境规划等方案评价中,如何综合利用定性和定量信息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将方案评价中常见的定性信息分为三大类,并用数学式来描述各类定性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处理的方法对定性信息进行处理后与定量信息进行综合,以求得各个方案的优劣排序概率,并由此概率确定最优方案。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往同类方法只能利用定性信息中的排序信息的缺点,从而使得方案评价更客观。最后,本文给出了方法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67.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270℃、8.8MPa条件下用催化湿式氧化法试验处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反应时间10 ̄15min时,废水中TOC浓度可由17900mg/L降至100mg/L以下。针对这一多相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以TOC为目标污染和,研究建立了涉及液、气、固三相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时间、瓜器TOC浓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反应器净化TOC性能影响的试验表明,该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  相似文献   
68.
双酚A(BPA)和三氯生(TCS)是两种受广泛关注的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而长江口-杭州湾是我国最主要的海产品生产海域之一,因此,长江口-杭州湾海洋生物中BPA和TCS的污染特征应引起重视。检测了长江口-杭州湾26种海洋生物体(17种鱼类、6种软体动物、3种甲壳类)肌肉组织中BPA和TCS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所有海洋生物样品中都可检出BPA,其浓度为0.14~18 ng/g(平均5.2 ng/g);73%的海洋生物样品中含有TCS,其浓度为P<0.01);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中BPA和TC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8、5.2、2.3 ng/g和12、15、28 ng/g;据估算,浙江普通居民通过食用海洋生物对BPA和TCS的每日摄入量均值分别为5.6 ng/kg和15 ng/kg。  相似文献   
69.
聚丙烯纤维是一种很好的吸油材料 ,以它作为吸油罐内的滤料吸附含油废水中的油 ,使水达标排放 ,再用蒸汽吹扫滤料上的油进行收集 ,使油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0.
我国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问题严峻,尤其农业产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地下饮用水安全,急需引起重视.通过综述发现,我国地下水中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沉降、土壤氮、农业施肥和粪便污水等,其中粪便污水和农业施肥是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主要原因.总结了水化学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和微生物源追踪等技术在地下水硝酸盐溯源中的应用.各种溯源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采用多种方法联合识别地下水中硝酸盐来源,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同位素定量解析模型计算不同污染来源贡献率.硝酸盐污染溯源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过程,目前基于δ15N-NO3 -δ18O-NO3 -解析硝酸盐来源的SIAR和MixSIAR模型已经相当成熟,但由于不同输入端元同位素特征值范围相互重叠,不同时空变化等条件下δ15N-NO3 -δ18O-NO3 -值具有一定差异,以及氮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等的影响,导致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还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优化模型的解析方法,以更精准地获取硝酸盐污染来源及其贡献率,服务于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