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考察了测定水生腐殖酸分子量分布及其平均分子量的串联凝胶色谱法。结果表明,使用Sepbadex G-25和G-100两种凝胶的色谱柱系统的分离范围可从分子量1000左右到数万,几乎包括了水生腐殖酸分子量分布的整个区段。这样的串联凝胶色谱柱的标定曲线为一折线,可用分段函数近似地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42.
43.
针对目前脱硫工艺的评价绝大多数都是基于专家主观经验来确定,难以精确量化、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双碱法脱硫工艺进行了效果分析,主要从脱硫效果、运行费用、系统可用率、二次污染程度、设备投资与占地面积六方面进行了评价分析,构建了因素集、评语集、权重集、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工艺评分为76.297,工艺评价为良好。其结果有利于数字化描述、指导脱硫工艺的选型,具有较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44.
大气棕碳(BrC)是对大气颗粒物中具有吸光能力的一类有机物的总称,其对空气能见度及气候系统均有重要影响.自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底于南京北郊利用黑碳仪测定了气溶胶中BrC的光吸收系数,利用最小相关性法分别定量一次(BrCpri)和二次棕碳(BrCsec)贡献,结合后向轨迹、潜在来源和日均变化,分析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BrC的平均光吸收系数(370 nm)为(7.76±7.17)Mm-1,对于总气溶胶光吸收贡献率为(22.0±8.8)%.不同波长下棕碳吸光系数在四季呈现U字形变化,即春季和冬季高,夏季和秋季低.BrCpri和BrCsec(370 nm)全年光吸收贡献分别为(62.9±21.4)%和(37.1±21.4)%;前者在四季均占主导,但随着波长增加,BrCsec的贡献逐渐增加并最终占主导(如在660 nm时).除冬季以外,BrC在其他季节受到来自海上气团的显著影响,而冬季受当地及周边地区排放影响更为显著.交通排放在春、夏和秋季对一...  相似文献   
45.
为了评估分析枣庄市不同来源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与大气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使用统计方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对枣庄市2020年第一季度大气污染变化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探究了枣庄市大气固体悬浮微粒浓度变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20年第一季度PM2.5、PM10、NO2、SO2浓度较2019年同期显著下降,但枣庄市采暖季内社会活动造成的正常排放仍高于大气环境容量;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较2019年PM2.5源因子浓度削减最大的为机动车源(46.5%)和工业源(17.9%),应长期采取机动车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科学规划“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46.
47.
免耕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紫色水稻土自然免耕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土免耕耕作制度有利于土壤动物的生长繁殖.并能改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动物平均密度是垄作免耕>垄作常耕>平作免耕>平作常耕。免耕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分别高于常耕土壤。  相似文献   
48.
有机污染物分子连接性指数与其它理化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的发展和计算方法作了简要介绍,主要讨论了有机污染物分于连接性与其分配行为、水溶解度、土壤吸附、毒性和生物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X与Kow,Sw,Kom,LC_(50)和BCF等呈良好线性关系,因而分子连接性指数可以用来预测有机污染物的上述理化参数。  相似文献   
49.
活性污泥模型研究及其工艺软件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活性污泥模型从基于Monod方程的稳态模型到以ASM1、ASM2、ASM3为代表的动态模型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各代表性模型的特点并对当前典型的活性污泥工艺软件作了评述,提出其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0.
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  杜梅先 《环境工程学报》2012,6(7):2367-2372
以HNO3、NaOH、FeCl3和海藻酸钠(SA)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6种改性粉末活性炭,研究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FeCl3直接改性和NaOH/FeCl3复合改性的粉末活性炭(分别标记为PAC-3和PAC-6)对Cr(Ⅵ)的吸附能力最强,在室温(20±1)℃下,处理质量浓度为30 mg/L的Cr(Ⅵ)溶液25 mL,pH为4.02,PAC-3用量为0.25 g,静置吸附90 min,吸附率可达98%,吸附后的PAC-3可用0.1 mol/L NaOH溶液洗脱,可回收Cr(Ⅵ)。共存物质中,NaNO3和PO34-对Cr(Ⅵ)的吸附基本无影响,Na2CO3和Na2SO4有抑制作用,其中Na2CO3抑制作用最大。初步推测,吸附机制是静电吸引、络合反应、离子交换和还原反应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