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7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49篇 |
综合类 | 228篇 |
基础理论 | 9篇 |
污染及防治 | 31篇 |
评价与监测 | 20篇 |
社会与环境 | 21篇 |
灾害及防治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综合分析当前氰化物污染土壤处理方法的特点,提出异位筑堆淋洗-废水解毒工艺处理氰化物污染土壤的技术方法。采用装柱淋洗-废水解毒工艺对天津某氰化物污染土壤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H值10~11的石灰水,控制淋洗强度60 L·(m2·h)-1,淋洗时间22 d时,土壤中总氰化物平均含量从47.91 mg·kg-1降低至3.73 mg·kg-1,达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中住宅类用地小于9.86 mg·kg-1的要求;采用碱性氯氧化法对淋洗产生的废水进行了处理,在局部氧化阶段反应pH值12.5,漂白粉用量3.5 g·L-1,反应时间1.5 h;完全氧化阶段漂白粉用量4.5 g·L-1,反应pH值8.0,反应时间1.0 h的条件下,废水中总氰化物含量可由83.9 mg·L-1降低至0.33 mg·L-1,达到GB 8978-1996中小于0.5 mg·L-1要求。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采用异位筑堆淋洗-废水解毒工艺处理氰化物污染土壤具有实际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AB工艺A段耐(低PH值)冲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AB工艺A段受到低PH值的恢复情况,从水力学和生物学方面分析了A段缓解冲击的原因,总结出A段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后的恢复特性及影响因素,对A工艺A段缓解PH值冲击原因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4.
严峻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导致的能见度下降和城镇灰色景观可能会阻碍居民压力恢复路径,损害居民身心健康。为研究大气PM_(2.5)污染对人体压力恢复的影响,基于压力恢复理论设计了一项生理心理学实验。随机招募127名被试(女性63名,男性64名),并随机分为6组(编号为G10、G30、G50、G100、G160和G260),每组被试在压力恢复阶段分别对应观看ρ(PM_(2.5))平均值分别为10,30,50,100,160和260μg/m~3的实景照片。结合压力自评量表和皮肤电、心电等电生理技术测量了被试观看不同环境ρ(PM_(2.5))实景照片时的压力恢复比例。结果显示,G10、G30、G50组被试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恢复比例约为40%~50%,50%~70%和60%~80%,G100、G160、G260组被试的皮肤电水平、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恢复比例约为20%~40%,10%~40%和30%~50%,即观看ρ(PM_(2.5))低于50μg/m~3实景照片的被试在3 min内的压力恢复比例比观看ρ(PM_(2.5))高于100μg/m~3的实景照片的被试高20%以上。基于皮肤电的逐10 s压力恢复比例分析显示,2min内的清洁空气照片(G10、G30、G50组)暴露能使压力恢复至初始水平的60%左右,而暴露时间的增加可能会使被试产生疲劳和厌倦,从而导致压力恢复比例下降。指出,电生理技术是对自评量表测量的有力补充,能够客观、有效地测量压力水平变化,丰富了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手段,可为大气污染心理健康风险管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在概述了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系统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自然资源系统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采集狩猎社会、原始农业社会、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演化过程及其主要特征,并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探讨了自然资源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一次环境应急预案演练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是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可以检验环境应急部门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检验城市各相关部门和各单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保证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高效、有序和针对性地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