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79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142.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与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虽进展迅速,但加权与分级仍为其中最无把握、且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迄今仍未妥善解决。本文基于上海某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的应用,即模糊聚类分析,它自然而简捷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它在被分级的元素之间建立一个模糊相似关系,再通过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由细到粗地逐步绘出一棵动态聚类树,最后根据地方环境状况确定一个λ值以后,就可获得一个客观的模糊聚类的质量分级。通过将其结果与系统分级的比较。显示了两者的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3.
叶面施硅对水稻籽实重金属积累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盆栽方法,以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分别配制纳米硅制剂,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优优128"为供试植物,在Cd(5mg·kg-1、10mg·kg-1、50mg·kg-1三个水平)、Pb(200mg·kg-1)、Cu(250mg·kg-1)、Zn(300mg·kg-1)复合污染土壤进行种植,在水稻生长期内(苗期、分蘖期、抽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纳米硅,研究纳米硅对水稻籽实生长状况及吸收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并对两种不同硅源的纳米硅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Cd污染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Cd、Pb、Zn在籽实中质量分数均增高,而Cu在籽实中质量分数降低。金属元素在籽实中的吸收系数顺序为Cd>Zn>Cu>Pb,表明Cd极易向籽实中迁移。随土壤Cd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籽实中各金属元素的积累量都有所降低。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叶面施用两种硅制剂均可以缓解水稻的毒害效应,且和施无机硅相比,施有机硅对水稻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效果更显著。表现为叶面施用硅后,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籽实中Cd、Pb、Cu、Zn的吸收量在喷施硅制剂后均显著降低(P<0.05);籽实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系数和积累量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高,施硅对重金属在籽实中积累的抑制效应越显著。这表明叶面施硅在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田污染防治中具有应用价值。文章所用的纳米硅制剂,制备简单,对于大面积推广硅肥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4.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普遍存在于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在环境地球化学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消落带独特的"干湿交替"使土壤有不同的季节特征,但有关不同季节土壤DOM的性质、组成及来源差异还未见报道。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EEMs)与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消落带表层土壤DOM在不同季节的组成、结构,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消落带土壤DOM的组成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冬季土壤的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浓度、土壤DOM的芳香性、缩合度、腐殖化程度、所含疏水性组分都高于夏季土壤,但参与光漂白的活性要低于夏季土壤。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和生物源指数(BIX)表明该区土壤DOM的来源在不同季节都有明显的自生源特征,且腐殖化程度和生物可利用性都不高,并未表现显著差异。该区土壤DOM存在两个主要的荧光峰:紫外光区类富里酸峰、可见光区类富里酸峰和类腐殖酸峰。研究提出消落带淹水期间产生的DOM对水环境有很大影响,以内源为主的库区在水质改善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内源物质的管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消落带的水体修复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5.
医疗废物中有机质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空气气氛下,对医疗废物中几种有代表性的有机质进行非等温热解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热解失重曲线与N2气氛下不同,出现多个DTG峰。利用Freeman Carroll法求出了各有机质的表观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能较好反映各物料失重过程的表观多步反应动力学模型。针对混合物料无法直接求出表观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多组分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6.
在空气气氛下,对医疗废物中几种有代表性的有机质进行非等温热解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热解失重曲线与N2气氛下不同,出现多个DTG峰。利用Freeman—CarroⅡ法求出了各有机质的表观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能较好反映各物料失重过程的表观多步反应动力学模型。针对混合物料无法直接求出表观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多组分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7.
深层过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深层过滤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单元操作。近年来 ,在滤料、过滤工艺的研究开发及过滤理论研究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本文评述了一些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8.
结合草甘膦的性质及其生产废水的特性,论述了草甘膦生产废水的适宜处理技术.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对取自上海某草甘膦生产厂家的废水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的CODcr去除率.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处理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江苏省地质遗迹的详细调查,选出了江苏十大地质遗迹,即:宁镇山脉岩石地层建组层型剖面群,南京汤山古人类遗址及洞穴群,连云港—东海超高压变质带及科学深钻,南京六合火山群、雨花石群、石柱林群,溧阳上黄水母山高级灵长类及古哺乳动物化石遗址,泗州城地质灾害遗址,南京江宁娘娘山破火山口与碱性火山杂岩体,茅山薄皮构造—飞来峰,盐城海岸带变迁及湿地,太湖及周边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均具很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稀有性,应加强保护,在保护中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150.
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量,最终实现增产不增污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同时节约新水使用,自1998年以来,沧州炼油厂以清污分流和污水回用作为提高全厂环保水平的关键和重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沧炼清污分流、污水回用搞的有声有色,成效比较显著。1 清污分流工作炼厂污水排放种类多,污染程度轻重不一,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将污水分为四类:即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含碱污水和假定净水,分别收集进行预处理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达标排放。具体实施措施是:将常减压装置、蜡油催化装置、渣油催化装置、延迟焦化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