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71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表层岩溶带及其植被、土壤构成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本文系统分析了兰电堂泉域的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样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从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土壤水到岩溶泉水的水文过程中,电导率、暂时硬度、总碳量不断增加,不同阶段各阴、阳离子的吸附和淋溶存在差异,对大部分离子,植被层和浅层土壤有较强淋溶作用,深层土壤吸附作用较强。表层岩溶带水文过程是碳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植被层是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土壤层是无机碳、有机碳和HCO3-转化的重要化学场,植物-土壤系统主导了碳的转化和转移,影响表层岩溶动力系统。随植物群落正向演替的进行,表层岩溶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能有效调控水文地球化学性质变化。  相似文献   
552.
采用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手工采样重量法和基于微振荡天平原理自动监测法监测PM2.5质量浓度。通过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两种方法的监测数据比对显示出季节差异,冬、春两季手工法获得质量浓度高于自动法,夏、秋两季手工法低于自动法,可能与两种采样方法下膜置于不同的温度有关。当受沙尘影响、持续污染或者高温污染时,两种方法结果偏差较大,可能与仪器的粒径切割效率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53.
为了解决低熔点含氟氯类危险废物(简称"危废")在回转窑焚烧炉内燃烧时,灰渣熔化导致窑内结圈的问题,实验采用氧化物分析纯(SiO2、Al2O3、CaO、Fe2O3、Al2O3)和NaCl、KCl、NaF分析纯来模拟危废炉渣组分,研究了危废焚烧炉灰渣的熔融特性,并采用神经网络预测危废灰渣的熔融温度.结果表明,SiO2、Al...  相似文献   
554.
按照<海洋监测规范>相关方法要求,分别于2010年3月、5月对江苏如东滩涂文蛤产地环境中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以及各环境因子进行调查检测,分析研究该环境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分布特征、污染程度以及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其受大肠菌群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表层海水细菌总数范围10~4.8×104/mL,平...  相似文献   
555.
为进一步强化经办机构内部控制,近日,江苏省南通市社保中心在全面梳理业务环节的基础上,从组织机构、业务运行、基金财务、信息系统等各方面建立完善内控制度,对重点环节实行“初审-复核”双轨制监控,将内部控制建设贯穿于经办流程之中,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各业务环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既有内部控制又有外部监督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556.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及目前处理工艺普遍无法达标的问题,提出应用生物酶催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可以高效迅速降解污染物,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减少投资及处理费用,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升级与工艺探索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57.
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在室内模拟了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对燃料油(0#柴油)和东海平湖原油乳化液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释放过程中缢蛏体内石油烃的动态检测以及对检测结果的非线性曲线拟合,获得缢蛏对0#柴油、原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释放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平衡状态下缢蛏体内石油烃含量C Amax、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拟合结果得到的各动力学参数平均值分别为:缢蛏对0#柴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为10.67、k2为0.0795、BCF为122.56、C Amax为129.07 mg·kg-1、B1/2为9.61 d;缢蛏对原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为7.79、k2为0.0948、BCF为89.38、C Amax为110.68 mg·kg-1、B1/2为7.88 d.缢蛏对0#柴油、原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BCF均随外部水体中石油烃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对0#柴油、原油乳化液的释放速率常数k2与外部水体中石油烃浓度无明显相关性,C Amax随外部水体中石油烃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0#柴油在缢蛏体内的富集量高于原油乳化液、释放量低于原油乳化液,其原因与不同种类石油的烃类组分有关.  相似文献   
558.
分别采用微波、微波耦合高铁酸钾对印染污泥进行脱水预处理.结果表明,适宜的微波辐射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2320、3240、4000 W·L-1对应的最适时间分别是140 s、100 s和80 s.在3240 W·L-1的微波下辐射100 s后,污泥的沉降速率(SV30)、污泥比阻(SRF)和粘度较原污泥分别减少4.00%、18.89%、35.05%.同时,高铁酸钾的加入能更好地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其最佳投加量为0.1767 g·g-1(以SS计,下同),对应的污泥SV30、毛细吸水时间(CST)、粘度相比原污泥分别降低了13.50%、51.18%、40.79%.泥饼含固率相比原污泥则增加14.58%.微波耦合高铁酸钾能有效破坏污泥絮体结构.随着高铁酸钾投量增加,上清液的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多糖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559.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物理修复方式(翻耕、压沙加翻耕)和投放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物修复方式下滩涂文蛤(Meretrix meretrix)养殖区底质中TN、TP及TOC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物理修复组中,翻耕20 cm组底质TN、TOC的去除效果及翻耕30cm和翻耕加压沙组底质TN、TP及TOC的去除效果较对照组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不同修复组对3种指标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一致,均表现为翻耕加压沙组最佳,翻耕30 cm组次之,翻耕20 cm组最差;生物修复组中,双齿围沙蚕对底质修复效果明显,0.28 kg·m-2密度组对TN、TP的去除效果及0.14 kg·m-2、0.21 kg·m-2密度组对TN、TP及TOC的去除效果均较对照组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0.21 kg·m-2密度组对TN、TP及TOC的修复效果均最佳,而较高密度的0.28 kg·m-2组的修复效果反而降低,说明沙蚕总体修复效果并不完全随投放密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60.
在苏南部分地区采集稻谷样品12组,利用高效液相液相色谱对15种PAHs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其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种PAHs浓度水平为124.85~344.38 ng/g,平均值为200.80 ng/g,地区分布的差异性比较明显;单体PAHs以菲、芴和荧蒽等3-4环为主;具有致癌性的多环芳烃单体在稻谷中普遍检出,且有一个样品中苯并(a)芘超出我国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研究区域内稻谷样品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