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39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4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41.
活性污泥法快速培菌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宁  洪焰 《环境与开发》2000,15(1):37-38,42
介绍了一种快速培养、驯活性微生物的方法,大大缩短了微生物生长的停滞期,使活性污泥在培菌,驯化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做到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减轻培菌期间的环境污染,使活性污泥法更加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242.
简述了低压用电设备保护接地的意义,保护接地范围,以及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3.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不再受食物需求的限制,在种植结构选择方面自由度更大。论文通过农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从三个方面分析农户作物选择机制:作物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农地地块的差别、农户资源禀赋与家庭特征。研究发现,在劳动力普遍非农务工的背景下,劳动力约束成为农户作物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作物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农户倾向于在质量较好的土地上种植这些作物。在农牧交错区,农户种植决策受到养殖业的强烈影响,兼有饲料用途的莜麦得到普遍种植。  相似文献   
244.
渤海辽东湾附近海域在严寒季节海冰分布广泛,核电厂向受纳海域排放的温排水带有大量乏热,将导致海域内水温升高而引起海冰融化。某核电厂址西侧海域有一斑海豹国家自然保护区,电厂温排水及其融冰效应可能影响斑海豹的生存、繁殖环境。文章根据核电厂温排水融冰模型对其融冰量的预测和环境影响分析,表明了电厂温排水对斑海豹保护区的影响是在较小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245.
采用过硫酸钠/双氧水双氧化体系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考察了过硫酸钠/双氧水的投加比例、紫外光强、溶液pH以及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并在优化条件下对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室温下,过硫酸钠和双氧水浓度均为0.2mol/L且体积比为1:1,pH=7.0,光照距离为0.5cm,反应80min,DOP降解率达98%以上,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过硫酸钠/双氧水双氧化体系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DOP反应为表观一级。优于相同条件下两种氧化剂单独使用对DOP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46.
核电厂污染控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管理主要遵循国际上通用的可合理达到尽量低条件下的公众剂量约束管理,同时辅以明确的年排放总量管理要求,对于排放浓度的管理则是间接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47.
根据阿维菌素废水水质的特性.采用高负荷UBF厌氧处理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进出水COD浓度的变化情况及有机负荷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测定了UBF的产沼气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中温(37±1)℃条件下,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7500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18h时,UBF的COD有机容积负荷达到11.5kg/(m^3·d),出水p(COD)约为2000mg/L,COD去除率可达到75%左右,每去除1kgCOD平均可产生0.6m^3沼气,且反应器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48.
紫杉醇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紫杉醇原料药中多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用气相色谱法同时进行了测定.提出该药品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的标准及方法,本法准确、灵敏、简便、快捷,为紫杉醇原料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9.
黑河中游绿洲区地膜残留特征及农户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地膜施用量及覆盖面积快速增加,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农膜污染,在西北干旱区的表现尤为突出。论文利用实地采样数据及农户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黑河中游绿洲区地膜的残留水平与影响农户地膜施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目前张掖市农用地膜覆盖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有69.9%的农作物播种面积覆盖了地膜;2)仅2014年1 a研究区地膜的残留率平均为25.7%;耕地中地膜的残留总量达到了63.75 kg/hm2,相当于2014年单位玉米种植面积的地膜用量,已经接近我国国家标准限定值(75.0 kg/hm2),明显高于内蒙古与华北地区;3)在低温少水的黑河中游山区,农户并未大规模施用地膜进行保温保湿,而是采用种植春小麦与大麦作物应对气候不足。地膜施用与否的高程界线约为2 100 m。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来看,农户地块数量和农户的非农工资水平对农户地膜回收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农业劳动投入时间与高程则具有明显的正面影响。从原因上看,农户非农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地膜回收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农业补贴与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地膜回收率的影响不明显。为提高地膜回收率,减少地膜污染,需要提高地膜质量,防止破碎以便于捡拾;加快地膜回收机械的研发与推广,替代逐步提高的人工费用;加快研发与推广可快速降解的地膜技术。  相似文献   
250.
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论文将北京市耕地作为一个整体,构建了北京市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4-2011年统计数据,运用极差标准化法统一数据单位,分析了耕地多种功能的演变;运用改进的灰色T关联度分析了耕地各功能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①2004-2011年北京市冬小麦、玉米和花卉生产功能显著增强,蔬菜和饲料生产功能显著减弱;生态环境功能用逆向指标表示且各指标变化不一,公路密度和农用塑料薄膜强度显著上升,农药强度波动下降,化肥强度波动上升。②耕地文化休闲功能显著增强;就业保障功能和生活保障功能显著减弱,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处于波动状态。③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冬小麦生产功能和人均粮食保证率发展趋势最相近,其次为饲料生产功能与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④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越大,省工性作物可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耕地文化休闲功能和玉米生产功能越强,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越小;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比例越小,增产性投入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