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491篇
  免费   18626篇
  国内免费   41414篇
安全科学   40191篇
废物处理   6873篇
环保管理   25433篇
综合类   127217篇
基础理论   25569篇
污染及防治   34608篇
评价与监测   14124篇
社会与环境   11431篇
灾害及防治   9085篇
  2024年   2489篇
  2023年   8045篇
  2022年   7348篇
  2021年   7098篇
  2020年   8322篇
  2019年   9514篇
  2018年   10694篇
  2017年   6492篇
  2016年   7186篇
  2015年   9126篇
  2014年   14854篇
  2013年   11941篇
  2012年   16745篇
  2011年   18117篇
  2010年   13159篇
  2009年   13808篇
  2008年   16228篇
  2007年   15046篇
  2006年   14225篇
  2005年   11963篇
  2004年   10889篇
  2003年   10423篇
  2002年   8590篇
  2001年   6972篇
  2000年   5581篇
  1999年   3408篇
  1998年   2069篇
  1997年   1824篇
  1996年   1875篇
  1995年   1721篇
  1994年   1644篇
  1993年   1333篇
  1992年   1448篇
  1991年   1216篇
  1990年   1181篇
  1989年   1667篇
  1988年   1614篇
  1987年   1488篇
  1986年   1168篇
  1985年   1116篇
  1984年   1071篇
  1983年   1006篇
  1982年   822篇
  1981年   674篇
  1980年   478篇
  1979年   278篇
  1978年   188篇
  1977年   94篇
  1976年   86篇
  1974年   10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基于太原市2015年1月~2019年2月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太原市近地面臭氧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5~2018年太原市臭氧年平均浓度为78.42、82.33、95.87、103.77μg/m 3,臭氧浓度存在加速上升趋势;臭氧浓度逐日变化范围为5~270μg/m 3,共有181 d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160μg/m 3),超标时段主要集中于5~8月份;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与谷值时段分别为14∶00~16∶00和6∶00~7∶00;臭氧浓度有明显的月变化规律,峰值与谷值时段分别为6~7月和1月、12月;臭氧浓度还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按浓度高低依次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和冬季;臭氧浓度与NO 2、CO、PM 2.5浓度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2.
973.
生物炭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977.
978.
利用ETP模型对比了BASE和GLO两种能源方案,分析了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对煤炭市场、天然气市场、石油市场和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CCS技术可以有效减少CO_2排放量,降低环境政策成本,并对能源优化、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的使用产生积极作用; CCS技术对煤炭市场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石油、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影响依次减弱;对于煤炭市场,在不同的罚款政策背景下,2025年之前的使用量无明显变化,但CCS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煤炭清洁高效的使用量,煤炭使用量在GLO100和Base情景下约分别增加150 EJ/Yr和400 EJ/Yr;在不同罚款政策背景下,CCS技术对石油、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市场均有积极的影响,可使能源使用率增加1%~45%。  相似文献   
979.
为掌握八里河流域污染成因、污染集中期和重污染地带,在八里河流域设置了7个河道监测断面及3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连续1年监测了地表水COD、氨氮、TP和地下水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分析了八里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受淀粉加工污染影响,各项指标在10~12月迅速上升,COD在第二年4月以后逐渐降低恢复至正常值,氨氮和TP难以达标;地表水污染以柳沟最为严重,五里湖沟次之,第三湖沟水质相对最好;淀粉废水还会通过淋滤进入浅层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氨氮污染;氨氮污染最初主要集中在流域西南方,逐渐向全流域扩散。针对当地突出的红薯淀粉加工废水污染问题,建议推广低污染的淀粉生产技术,制定适用于八里河流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构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80.
介绍了自然环境中砷、汞的污染来源与污染现状,探讨了砷、汞对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了缓解砷、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可以添加新一代植物激素、营养元素和改良剂。分析发现,植物对不同浓度砷和汞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可利用特定植物的富集作用进行环境修复。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对砷、汞的吸收和转运生理机制,今后还需要加强对超积累植物分子基础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