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述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溢流消毒处理的必要性。提出采用粪大肠杆菌群数≤104个/L作为污水消毒的卫生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达到CSO紧急消毒要求的几种氧化性消毒剂最佳投加量为次氯酸钠30mg/L,次氯酸钙25mg/L,二氧化氯20mg/L(均以有效氯计);二氧化氯>次氯酸钙>次氯酸钠>双氧水。  相似文献   
32.
为有效提高剩余污泥溶胞效率并减少剩余污泥产量,采用水力空化与臭氧反应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剩余污泥溶胞。系统探究了二者协同作用下剩余污泥的减量效果、有机质的释放、胞外聚合物(EPS)的解聚,分析污泥形态结构和各类溶解性有机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当臭氧浓度为(160±10) g/m3,水力空化联合臭氧处理135 min后,污泥的挥发性悬浮固体和总悬浮固体去除率分别为79.12%和68.55%,DDCOD达到90.67%,ρ(NH+4-N)由(3.15±0.07) mg/L增加至(42.75±0.21) mg/L,蛋白质和多糖总量分别提高了627.05%和957.28%。剩余污泥经水力空化联合臭氧氧化处理后,粒度扫描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其颗粒较原泥显著变小;三维荧光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有效增强污泥溶胞效果,在促进污泥溶胞和减量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3.
鲍协文  海非路 《环境技术》2000,18(3):12-15,40
作者在三年的反证后发现,近五年来,市场上叫卖防电磁辐照的小商品,纯属伪科技,撑得百姓不得安宁。为了还科技之本来,特研写本文,好让公众了解生态环境电平的量值及趋向,知道如何判别环境电平是否安全,避免在无知中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34.
主要阐述了扑火人员在扑火中应具有的安全装备 ,扑火中的注意事项 ,火场上的自救方法及生活安全等。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初步研究了以草甸土、亚沙土、黑土、江沙、氧化塘底质五种渗滤材料净化城市混合污水的效果.旨在为深入开展土地快速渗滤技术处理城市混合污水实用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沸石颗粒在污泥絮体中的形态及其对污泥泥水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投加沸石粉提高了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性能。通过对沸石颗粒表面生物膜和投加了沸石粉的活性污泥絮体生长过程及成熟形态的微观观察,结果表明沸石颗粒不仅可以作为微生物载体长成生物膜,而且成为菌胶团核心和污泥絮体骨架,改善了污泥絮体的颗粒结构,从而增强了絮体强度,提高了絮体密度,降低了污泥塑性。研究结果表明沸石粉适宜的投加量为4g/L;在活性污泥中投加4g/L沸石粉后,SVI从193降低到155,污泥比阻从27.36×1012m/kg降低到5.67×1012m/kg;在沸石粉含量小于10g/L时,随着沸石粉含量的增加,污泥呈现压缩沉淀时界面沉速和出现压缩沉淀的时间持续减小。  相似文献   
37.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林火扑救中扑火队员应遵守的安全规则。  相似文献   
38.
珠江广州河段局部水体溶解氧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珠江广州河段10多a来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BOD5不高,但DO较低.这种特征至今仍未改变,甚至发展到局部水质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文章从污染物耗氧、污染物降解能力、水体氧平衡和水文条件等方面剖析这种水质污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39.
前因后果     
正~~  相似文献   
40.
黑液水煤浆技术在造纸黑液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惠民  海颖 《环境科学研究》2000,13(3):55-56,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