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长江洪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湖北等省份多年水灾资料,并对水灾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根治水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滇池表层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矿化能力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利用滇池5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其不同形态氮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滇池沉积物氮潜在矿化能力及其污染特征,以期揭示滇池沉积物氮污染影响因素及沉积物氮释放风险.结果表明:1滇池全湖表层沉积物总氮(TN)平均含量为3 515.60 mg·kg-1,其中草海北部疏挖区、盘龙江入湖口及海口入湖区域含量较高,宝象河河口疏挖区域TN含量相对较低;总有机氮(TON)含量较高,占TN的85.86%;溶解态无机氮(DIN)含量较低,占TN的14.10%,TON与TN空间分布趋势一致,而DIN则不同;与我国其他湖泊相比,滇池沉积物氮含量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其污染程度仅低于污染严重的城市湖泊;2滇池全湖表层沉积物潜在可矿化氮(PMN)平均含量1 154.76 mg·kg-1,占TN的32.90%,潜在释放风险较大;其中草海湖区、外海北部盘龙江入湖口湖区、中部洛龙河和梁王河入湖口湖区及白鱼口湖区显著高于其它湖区;目前滇池p H值有利于其沉积物氮矿化,有机质通过释放NH+4-N影响其沉积物氮矿化;污染较重的水域,滇池上覆水氮浓度受其沉积物氮矿化影响较大,而污染较轻水域,则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3.
在温室条件下,利用PCR-DGGE技术和Q-PCR技术分析了两种转Cry1Ac基因抗虫棉及其亲本棉花在不同取样时期的根际真菌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以评价其生态安全.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与对照棉根际真菌优势条带组成在不同的取样时期极为相似,三者间差异条带多为不清晰的条带.转Bt棉SGK321根际真菌的生物量在苗期明显低于亲本对照,转Bt棉XP188根际真菌的生物量在花铃期较对照有轻微降低,其它时期两种转Bt棉根际真菌生物量没有显著降低,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不过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和生物量的差异不仅存在于转基因棉和其亲本对照棉之间,它同样存在于对照棉SHIYUAN321和JM20之间以及转基因棉SGK321和XP188之间.可见Bt并不是造成转基因棉和非转基因棉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多样性改变和生物量减少的唯一诱因,品种的不同也对它们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4.
有机质含量及其组分对洱海沉积物磷吸附-释放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洱海不同湖区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组分及其吸附-释放磷的特征,试图揭示有机质含量及组分对沉积物磷吸附-释放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洱海沉积物磷释放潜能随着沉积物中有机质(TO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沉积物磷的最大释放速率(V释,max)和最大释放量(Q释,max)随沉积物中轻组有机质(LFO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释放平衡时间随活性有机质(ASOM)含量的增加而缩短,磷释放强度随LFOM占TOM比例的增加而减弱.沉积物磷的最大吸附速率(V吸,max)、最大吸附量(Q吸,max)和吸附效率随沉积物TO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随TOM含量的增加而缩短,吸附强度随ASOM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吸附-解析平衡浓度(EPC0)随ASOM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沉积物磷释放后再吸附过程中磷释放的Q释,max和再吸附的V吸,max随TO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TOM含量相当时,则随沉积物ASOM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再吸附强度随沉积物中LFOM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沉积物磷吸附释放容量随有机质总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释放平衡浓度随有机质活性的增加而降低,释放强度和速率随有机质分解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吸附强度和速率随有机质活性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5.
滇池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从滇池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滇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同时探讨了不同磷形态对磷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滇池不同形态磷含量顺序为:有机磷钙(O-P)钙结合态磷(Ca-P)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Al-P)残渣态磷(Res-P)可还原态磷(Fe-P)弱吸附态磷(NH4Cl-P);2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分为2个阶段,即快吸附和慢吸附阶段.快吸附阶段主要发生在0~0.5 h内,而慢吸附阶段主要发生在0.5~4 h.滇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过程主要在4 h内完成.3外海北部上覆水磷酸盐(SRP)浓度低于沉积物中磷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可初步判断该区域沉积物有向上覆水体释放磷的风险.4不同区域沉积物磷的最大吸附量(Qmax)和总最大吸附量(TQmax)均以外海南部最大.5沉积物本底吸附态磷含量(NAP)与钙结合态磷(Ca-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5139,p0.05),而其他吸附特征参数与磷形态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6与洱海、太湖等湖泊相比,滇池沉积物磷的本底吸附态磷(NAP)和最大吸附量(Qmax)均处于较高水平,磷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6.
荔之 《环境》2020,(5):14-16
正广东,是海洋大省,濒临南海,海洋资源丰富。广东省海域辽阔,东起潮州市饶平县大埕湾,西至湛江英罗港和北部湾,南到琼州海峡中心分界线并向东、西、东南方向自然延伸,管辖海域面积6.5万平方公里,加上专属经济区海域总面积41.9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岸线漫长,拥有全国  相似文献   
37.
城市化战略环境评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环境评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连接可持续性原则的实施从抽象、宏观的战略落实到实际.可操作的具体项目的桥梁。介绍了战略环境评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以城市化战略环境评价为例探讨战略环境评价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系统规划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在分析战略环境评价研究对象、技术方法和工作程序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化战略环境评价中城市生态工业多级评价及预测。  相似文献   
38.
目前,对电焊烟尘净化处理装置的研究和生产越来越得到科研单位和企业的重视,小型电焊烟尘净化机组由于使用方便、灵活,已在室内电焊作业场所得到较多的使用。市场上这种烟尘净化机组的型号很多,但是,各个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技术参数往往不一致,给用户的选用和有关部门对产品的鉴定带来了很多麻烦。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89年制定了《除尘机组性能及测试方法》国家标准,根据该标准要求,我们设计制造了一套电焊烟尘净化机组性能测试装置,并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公路交通噪声实地监测的结果及其对沿线社会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预防与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大气化学: 烟雾问题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给了很大的推动,但是这决不是它的开端。在大气中的烟雾产生之前的很长时间内,大气科学工作者是研究大气中与臭氧和氮氧化合物有关的问题。大气化学的中心似平是上下循环的,实验室研究首先是关于大气的一般组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