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05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42.
通过考察污泥停留时间(SRT)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和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降解有机物速率的影响,探讨了污泥活性与胞外聚合物(EPS)的关系.结果表明:MBR和.PAC-MBR中COD降解速率随SRT延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39~48d和48d时达到最快,对应速率常数为2.586和3.856,PAC-MBR中COD降解速率普遍高于MBR,说明投加PAC使污泥活性提高,SRT对污泥活性影响较大;MBR和PAC-MBR中胞外聚合物质量浓度与COD降解速率常数K1变化趋势一致,且胞外聚合物质量浓度与K1呈良好正相关关系,说明系统的胞外聚合物质量浓度可以作为衡量污泥活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3.
以苯、联苯和萘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厌氧滤池(AF)反应器在反硝化及连续运行条件下对含这几种芳香族化合物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以葡萄糖为补充碳源,考察了不同C/N对有机物反硝化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连续流运行及反硝化条件下,AF反应器对废水中几种典型芳香族化合物具有良好地去除效果,当进水COD浓度约为1?000mg/L,苯、联苯和萘总浓度为60mg/L时,出水COD去除率可达到90%,芳香族化合物的去除率可达到84%.苯比萘和联苯更易于反硝化降解.C/N在5~30范围内,苯的降解率均达到90%,C/N对苯的降解没有明显影响;COD、萘和联苯去除率受C/N影响较大,C/N为15时,COD、萘和联苯去除率最大,分别为90%、78%和82%.  相似文献   
44.
马景赟  全向春  熊维聪 《环境科学》2010,31(11):2824-2828
在长期运行的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中,考察了以葡萄糖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混合碳源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在转换为2,4-D唯一碳源废水后,其形态、结构及对目标污染物去除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基质转换为2,4-D单一碳源后,好氧颗粒污泥仍保持了对目标污染物高效的去除能力.当进水2,4-D浓度为361~564mg/L,其去除率为99.2%~100%,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5.6%.混合碳源向2,4-D单一碳源转换对原好氧颗粒结构产生一定破坏作用,使其发生部分解体,粒径由513μm下降到302μm.但好氧颗粒污泥良好的耐负荷冲击使其保持了颗粒主体,通过一段时间适应调整后能够重新聚集生长,最终获得能够利用2,4-D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具有良好沉降性(SVI20~40mL/g)的好氧颗粒污泥,粒径为489μ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表明,混合碳源转向单一碳源使好氧颗粒生物相丰富度降低.  相似文献   
45.
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库湾消落带沉积泥沙特征及重金属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三峡库区支流消落带沉积泥沙的理化特征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变化特征,选择9条典型一级支流,共采集54个消落带沉积泥沙样品,测定了粒径分布、容重、有机质(TOC)、总氮(TN)、总磷(TP)、钾(K)等养分元素含量特征以及运用地累积指数评价铬(Cr)、铜(Cu)、镍(Ni)、铅(Pb)、锌(Zn)等重金属.结果表明消落带沉积泥沙粒径分布在空间上(乌江-磨刀溪)中值粒径呈波动变化;支流消落带下部(160~165 m)沉积泥沙相比上部(165~175 m)偏粗,不同高程带砂粒和黏粒体积分数变化属于中等变异,粉粒属于弱变异.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消落带上部和下部之间沉积泥沙特征差异不显著.地累积指数评价表明支流消落带沉积泥沙只有Zn元素在珍溪河、龙洞河和龙河属于无-中的污染程度,Pb元素在磨刀溪属于无-中的污染程度,其他元素在所选支流消落带均为无污染.  相似文献   
46.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稀释法测定废水 BOD_5,但是由于分析时间过长、操作繁琐、影响因素多,致使分析结果误差大,可靠程度低。本文着重就引起误差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如稀释水、接种、稀释倍数、pH 以及计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消除干扰、减少误差、提高分析可靠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47.
信息交流     
·a啥·化工环保1986年第6卷a啥匕H牟易仲魏巾埃匕菜边日窖匕买效日解匕买效日聊认纂效比碧匕日牟宾探峭粉褪匕H牟11姗妞娜匕H牟日姗日书匕日牟概惬L日竿棋樱认H汉棋掇匕H牟芝征认H牟揭健创识沼侧哥娜回督。。T巡努鲜娜回毋件邻回营。。甘汁带淞娜回扮 。次O闪令龙喇节撰哈恢自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基础条件,提出了发展垦区绿色食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9.
日本的青木功和松山卓藏二人作了两台静电除尘器的模型实验。这个除尘器的特点是:(1)体积小,有效尺寸是, I号机为 150毫米× 280毫米 × 320毫米; Ⅱ号机为 250毫米 × 400毫米。 400毫米。( 2)工作电压低,为 10千伏。( 3)两极采用窄间距 15毫米,约为通常设计法的十分之一。(4)采用刮板式清灰法。通过实验研究,对于粉尘向集尘极附着的机理所提出的看法,可供我们参考。 一、实验装置和方法 图1表示除尘器的各部分及刮板的结构。图2是实验观测装置。 实验在从高比 电阻、中比电阻和 低比电阻三类粉尘 中,选取了四种具 有代表性的粉尘为 试料…  相似文献   
50.
退酒     
齐齐哈尔钢厂新开张的饭店卖各种炒菜,还卖酒。 按照厂规,职工在工作中不准喝酒。饭店开业的第二天中午,当不少职工正在那里喝酒吃饭时,三名安全监察人员走进了饭店。他们先来到小卖部了解每天中午卖多少酒,接着又到后边餐厅里巡视,发现服务公司的6名基层领导同志开完会来用餐,桌上摆着几盘炒菜和一瓶酒,还没有喝。监察人员当即上前请他们带头不喝酒。这六位同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立即把酒退了。 安全监察人员把饭店卖酒的情况向厂领导作了汇报,厂领导作出决定:饭店今后不准再卖酒。退酒@春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