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9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介绍了基于“静态气化清灰原理”的我国自主研制的静态清灰袋式除尘技术,分析了它的技术经济优势,并对其应用于600 M研燃煤机组锅炉烟气除尘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结合袋式除尘行业发展态势、国家环保政策导向及静态清灰袋式除尘技术的优势,对静态清灰袋式除尘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2.
污泥用作渗透性反应壁填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渗透性反应壁(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现已被广泛用来治理酸性采矿废水.寻求高效的有机反应填料是运用渗透性反应壁技术的关键.采用批式吸附实验和批式微生物培养实验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作为渗透性反应壁有机填料的可行性.批式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对Zn2+和Cd2+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62mg·g-1和15.60mg·g-1.在批式微生物培养实验中,SO24-浓度从实验初期700mg·L-1左右下降到结束时的300mg·L-1以下,去除率为60%~70%;Fe和重金属污染物(Zn、Cd)都得到了完全去除.结果表明,污泥是一种合适的渗透性反应壁填料.  相似文献   
13.
扶育伐生产是木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季节性强。能否组织好装车,是保证木材由山场安全运输到贮木场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木材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网道是指木材生产过程中,根据森林调查设计用于人力、畜力、机械集材的道路。承包人因个人的利益,为减少投入而不集材,不顾林地保护,满山开道装车,给木材运输、天然林保护、生产作业人员安全都带来诸多隐患。1 网道装车的危害1.1 网道装车超出运材里程  扶育伐原木运输是按每公里立方米,经地衡换算为吨公里结算运费。各林场在原木下运前,请示运输单位…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呈现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事故死亡人数总量也较大幅度下降。但是,在危险化学品行业非但没有得到扭转,事故死亡人数反而上升了16.2%。对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在安全评价方面,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后是否对企业的发展有实际的绩效,对此,我们对全国320家实施过安全评价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尤其在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水平、事故发生频率等方面,并从中得出结论,进而了解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合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开展膨胀指数和渗透系数测定试验,研究干湿循环与垃圾渗滤液渗透耦合作用下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和土工合成黏土衬垫(GCL)防渗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与垃圾渗滤液渗透耦合作用对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和GCL的防渗性能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在7次干湿循环后,垃圾渗滤液饱和的膨润土的膨胀指数从20mL/2g降低至7.5mL/2g,GCL的渗透系数从1.65×10-11m/s增加到1.89×10-7m/s.膨胀指数下降和渗透系数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膨润土渗透膨胀性能的丧失.单纯的垃圾渗滤液渗透不会改变GCL的渗透系数.将有效应力从20kPa升高至150kPa,可以促使GCL的渗透系数降低4个数量级,满足填埋场防渗要求(< 5.0x10-11m/s).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静态清灰袋式除尘技术,并从该技术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趋严的工业烟尘排放标准两个方面分析得出静态清灰袋式除尘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基础,进而结合该专利技术拥有企业自身的情况,探讨了4种可能的产业化推广模式,并对相应的市场效果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对该技术实施产业化推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660家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绩效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6个行业的660家生产经营单位的调研,依据安全评价前企业的安全状况,安全评价过程中企业对项目厂址选择、工艺方案调整情况、企业对提出的对策措施的整改情况,安全评价后企业在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水平、事故发生频率等方面的改进情况,得出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后的实际绩效,并指出目前企业安全评价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而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