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5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滇池水环境演变与藻类监控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滇池水环境的演变,藻生物量发展变化导致原有的监测技术难以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进行分析。采用水面快速蓝藻生物量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大大提高了对滇池蓝藻水华发生、发展、暴发、分布以及变化的预警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东海近岸的1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正构烷烃的分布及其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均呈双峰群分布,前峰群短链烷烃无明显奇偶优势,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和细菌;后峰群长链烷烃具有明显的奇碳数优势,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短链和长链烷烃分布均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趋势,这可能与沉积物的粒度有关,粒度越小越易吸附有机质,造成了海源和陆源都在中部出现高值。陆、海源烷烃比(ΣT/ΣM)和陆、海源烷烃优势比(TAR)对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是一致的,空间分布呈现近舟山群岛有高值分布,指示有较强的陆源输入。陆海比(Pmar-aq)、平均链长(ACL)、烷烃指数(AI)、奇偶优势指数(OEP)指示研究海区主要以陆源输入为主且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输入比例相近且没有受到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53.
大气湿沉降对营养盐向长江口输入及水域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卫红  王江涛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3):208-210,216
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大气湿沉降对营养盐向长江口输入及其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口区降水中无机氮浓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增长的趋势,到90年代后期又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水平.长江口湿沉降的营养盐年输入通量远小于河流,但短期输入通量很大.降水过程本身可形成很重要的非点源污染,加速水域短期富营养化,此外降水会改变表层的营养盐结构、盐度、pH等,进而影响到水域生物的群落结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增加,暴雨出现日数增多,降水对河口水域富营养化的短期效应更加突出,应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4.
中国对虾养殖系统中无机和各形态有机N、P浓度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对虾养殖系统中无机和各形态有机态N、P浓度的周日及连续7 d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周日变化中,NO3-N在上午5:00观测到浓度最大值;而NO2-N、NH3-N和PO4-P在下午5:00观测到最低值,次日上午5:00出现最高值,养殖体系内有机态N、P的浓度小于无机态,且有较小的变异系数。连续7 d观测结果显示DON和DIN分别约占DTN组成的44%和56%,其中NH3-N占DIN的67%,是DIN的主要组成部分;CON仅占总DON的22.5%,但相较DON和UOC有较大的变异系数;胶体态有机物质具有最高的C/N值,表明胶体有机部分中的N含量较为匮乏,而低分子有机物质中的N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5.
纳米铜粉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肋骨条藻作为受试藻种,研究铜离子、纳米铜和微米铜对它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3种铜试剂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藻密度和叶绿素的增加值与铜试剂加入量基本呈负相关.在整个实验周期96h内,当Cu2+浓度大于0.1mg/L时会对藻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而纳米铜浓度大于0.15mg/L会严重影响藻密度和叶绿素,在24h内当微米铜浓度低于2mg/L时会促进藻的生长,在96h时高浓度(>1mg/L)会抑制其生长.纳米铜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作用一方面是溶出的铜离子,另一方面是纳米粒子本身.  相似文献   
56.
为初步了解青岛近海生物体内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和组成特征,于2007年10~11月采集了青岛近海13个站位的鱼、虾和软体类动物,分析了其肌肉中的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更易在鱼类体内富集,其含量远大于软体类和虾类.高氯代联苯和高环芳烃在同系物中的比例在鱼类体内最小,这可能是由鱼类和虾类、软体类不同的生活习性造成的.有机氯农药中,滴滴涕的含量显著高于六六六.  相似文献   
57.
分别于2015年12月、2016年4月和2016年9月,分3个航次采集了昌黎近岸海域扇贝养殖区沉积物柱状样品和原位底层海水,通过实验室培养法对该水域沉积物-海水界面DIN,DIP和尿素的扩散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昌黎近岸海域扇贝养殖区沉积物-海水界面DIN的扩散通量平均为52.72 μmol/(m2·h),DIP年平均通量为0.074 μmol/(m2·h),尿素年平均通量为1.00 μmol/(m2·h),扩散方向总体表现为从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昌黎近岸扇贝养殖区沉积物-海水界面尿素的通量为胶州湾通量的2~3倍,为黄海通量的2倍多,沉积物所提供的尿素为北戴河抑食金球藻褐潮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沉积物每年向养殖系统输入的DIN总量估算为1680.73 t,溶解无机磷为2.36 t,尿素为136.66 t,表明沉积物是昌黎近岸海域扇贝养殖区水体氮磷,尤其是溶解无机氮和尿素的重要输入源。  相似文献   
58.
利用发光技术测量海水总有机碳(TOC)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化学是声学与化学相互交叉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作为一种新颖的声化学技术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超声化学主要是利用超声空化效应而进行的,文章对超声空化效应氧化降解有机物以及反应过程中的多泡声致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用多泡声致发光技术来表征海水总有机碳(TOC)的可行性,同时指出了应用超声空化效应-多泡声致发光技术测量海水总有机碳(TOC)的巨大潜力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9.
分析了海洋功能区划层级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的层级和控制体系,以及"反规划"的主要思想,考虑行政区划体制对海洋功能区划层级设置的影响,初步设计了以层级体系的指导思想、原则、层级控制方法、层级设置和任务内容等为构架的海洋功能区划层级体系,旨在为海洋功能区划目标层层落实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0.
崇明东滩围垦区芦苇湿地土壤盐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2013年对崇明东滩围垦区芦苇湿地10 cm和30 cm两个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水分、温度和相关微气象因子进行了为期5 a的原位同步连续监测,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湿地土壤盐分动态。结果如下:(1)在年际动态方面,1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在5 a间逐年递减,年均降低8.10%,3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在前4 a逐年递减,年均降低6.06%,但2013年较2012年上升了16.34%。各个年份1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均值皆显著低于30 cm土层,且年均值的差异逐年递增。(2)在季节动态方面,各年份内,两个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多表现为春、夏、秋升高,冬季下降的趋势,也多在秋季和冬季分别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各年份间,10 cm土层春季和夏季以及30 cm土层春季的土壤溶液电导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3)在日动态方面, 10 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波动幅度大于30 cm土层,并且30 cm土层土壤溶液电导率日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时刻较10 cm土层有一定的滞后性。综上所述,研究区在围垦后,耕层土壤每年都能以一定的速率脱盐,但在季节性气候影响下,严重的返盐现象仍可能在秋季发生,因而在秋季可以通过增加人工措施以防止土壤返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