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21.
在新形势下,环境宣教工作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急先锋重任,以新的思维和理念,科学、有效地开发和运作,“敢画龙、会点睛”,化“虚”为“实”。人心齐,泰山移。宣传工作具有“育人”、“化人”功能,社会聚焦环境问题,对环保宣教工作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当务之急,我们既要站位全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又要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关注,号准脉搏、对症下药,把解决实际问题和引导公众理性参与结合起来,用科学、理性的方式向群众讲清事实、化解矛盾,把社会各界的注意力、兴奋点转移过来,聚焦过来,营造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环保氛围。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所有镧结构、土地管理镧度、土地市场以及由土地获得的利益再分配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我国现有的土地镧度对乡镇企业集聚、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已经起到了严重的镧约作用。在进一步探讨了乡镇企辈集聚与小城镇建设、土地镧度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后。论文介绍了国内土地镧度改革的几种成功方式和经验,并指出,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与乡镇企业集聚趋势的增强。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土地使用镧度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生物修复、生物强化和生物刺激的基本概念。综述了基于生物强化和生物刺激技术处理石油污染海岸线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不同处理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影响溢油污染海岸线生物修复的重要因素,包括石油类型、波浪和水流能量、温度、盐度、氧气含量等。对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概况、存在的问题及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现状.重点介绍了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提出了2006年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25.
江苏农村"三格式"化粪池污水处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三格式"化粪池是江苏农村改厕中普遍使用的1种污水处理方式,约占全省农村卫生厕所的50%,其处理效果直接影响农村水环境质量.在江苏省9个县(市、区)中选取168户农民正常使用的"三格式"化粪池作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6月至8月每隔5 d、连续3次分别在其进、出口采取水样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三格式"化粪池对CODCr、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48.51%、6.83%和23.92%;苏南地区好于苏中地区,苏北地区最差;"三格式"化粪池处理效果差于沼气化粪池,处理后的尾水未达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排入环境会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6.
对南京市不同功能绿地类型的26种主要绿化树种净化大气固体悬浮物的能力进行监测分析,研究不同功能区主要树种叶片滞尘量的季节变化,应用SAS软件,综合考虑单位面积滞尘量、单叶滞尘量、干重滞尘量3种指标对绿化树种滞尘能力进行聚类评估.结果表明,大部分绿化树种叶片滞尘量的季节变化为春季高、夏季降低、秋季增高、冬季达最高,这与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季节变化的规律相一致;同一树种在不同地点的叶片滞尘量可以反映树木所在环境空气质量,灵谷寺公园和栖霞山空气质量优于梅山钢铁厂和宁镇公路;不同树木类型间滞尘能力差异较大,灌木滞尘量最大,常绿乔木其次,落叶乔木最小.  相似文献   
27.
以太湖流域某养殖场为例,按照政府补贴和不考虑政府补贴两种情景,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养殖场沼气工程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规模养殖企业的角度看,沼气工程内部收益率与社会企业平均内部收益率相当;但考虑到沼气收益的不稳定性,养殖户的内部收益率低于社会企业平均内部收益率。综合养殖户和社会利益考虑,政府对沼气工程给予一定的补贴,既可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营,又符合整体经济性。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中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体系为依据,对呼伦湖、乌梁素海和岱海3处自然保护区2020年生态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一湖两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指数(NEI)分别为77.42、82.20和78.94,生态保护状况等级均为“优”,属于主要保护对象的原生生境保护状况较好,有开发干扰现象,但程度较低的自然保护区。为擦亮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这几颗草原上的“明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严格监管保护区人类活动,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