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层次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相结合,构建了多准则群体决策模型,对生态工业园区(EIP)建设模式的决策进行了探讨.从影响EIP建设模式决策的建场基本条件、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及社会制约因素等出发,建立多准则的层次分析模型,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对专家群进行分类,对于人数多的类赋予较大的权重系数,最后计算了综合多数专家意见的群体决策的判断权重,得出EIP建设模式的先后次序.将该法应用于郑州市惠济区的实证分析,9位专家进行群体决策,新建型、改造型、虚拟型EIP的综合权重分别为0.206,0.322和0.472,故惠济区的最佳建设模式是建设虚拟型EIP,该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该模型可综合专家决策意见,使结果更为可靠,可为其他EIP建设模式的决策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T413和NK5449分别作为供体菌和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研究氯消毒处理供体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性基因接合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体菌质粒上的blaCTX-MblaTEM基因可接合转移至受体菌,接合转移频率为6.57×10-2.当氯消毒接触时间为30min,有效氯浓度在0.25~1.5mg/L时,接合转移频率未出现数量级的降低,而有效氯浓度为2mg/L时,接合转移频率则骤降至2.02×10-5.在CT值为60(mg·min)/L的各种组合中,4mg/L×15min对接合转移的抑制效果最佳.氯消毒后的供体菌数量与接合转移频率呈正相关.经高剂量氯消毒后的供体菌具有较高的再生长率,但接合转移频率却很低.高剂量氯消毒会损伤供体菌菌体结构和功能,使胞外分泌物减少,阻碍质粒传递.  相似文献   
23.
在"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下,电力行业作为首要的碳排放行业,将承担起更大的减排份额及减排责任.筛选了13种电力行业的关键减排技术,评估并比较了各减排技术在碳达峰年前后的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的变化趋势,以每5年为1个时间节点,对边际碳减排成本曲线进行分析,最终从技术选择的角度确定电力行业情景年的最优减排成本方案.结果 表明:筛选的13种电力行业技术在2020,2025,2030,2035年的总碳减排潜力为4.7亿,7.0亿,5.0亿,5.4亿t,对应平均碳减排成本为8,67,242,464元/t.其中,2020年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为-295~376元/t.从技术类型而言,各项减排技术在边际减排成本曲线(MACC)上表现出特异性,相较于系统灵活性提升和技术升级改造,电源结构优化具有更高的碳减排潜力及更低的碳减排成本.研究为电力行业在选择最优减排技术方案时提供了成本角度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4.
一、概述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业的不断发展,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的需要量日益增多。扬声器是三机主要元件之一,扬声器质量的好坏,成本的高低对三机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导磁体又是扬声器中主要零件之一,常规生产工艺是由导磁板及导磁柱两个零件铆合而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5.
新西兰自然保护区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西兰以具有最完善的保护区管理系统而著称,是世界上最早成立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之一,其保护区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据最新调查表明,新西兰的保护区体系已基本完善,面积达到700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1/3和国土总面积的10.7%;保护区系统的类型多样,包含国家公园、海洋公园(海洋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普通的以保护某种动植物为目的而设立的保护区等。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已建立了不同级别、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926个,总面积7698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64%。但其管理水平尚不能跟上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发展速度,目前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基本建设、法律政策及保护措施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新西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就与其成功的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它所建立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严格的法律与政策、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公众参与机制,对我国保护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半封闭硅铁电炉的烟尘特性,通过对除尘器型式,结构的设计以及滤料的选用,设置火花捕集器,冷却器的必要性及型式的选定,主排风机的控制等有关问题的讨论,说明工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7.
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安全,水资源利用必须综合考虑生态因素.从生态市水资源供需的生活与生态优先性、循环性、层级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出发,结合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建立了包含5个子系统的水资源供需系统模型框架,并以此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于沈阳市生态市建设的案例研究中.结果表明,"东水西调"工程将有效解决沈阳市水资源供需的近期矛盾,但远期仍需大于供.2020年缺少低水质要求的水量约3.8×108m3.沈阳市应从开辟新水源,节约用水,中水回用,科学管理等方面着手解决水资源供需平衡矛盾.  相似文献   
28.
张崇淼  杨昊明  王真 《环境科学》2021,42(10):4807-4814
水环境中的病毒对常见的消毒技术有较强的抵抗力.为了开发水中病毒的高效灭活技术,以噬菌体MS2为对象,研究紫外活化过硫酸钠(UV/PS)体系灭活病毒的特性和机制.采用双层平板法对噬菌体MS2进行定量检测,研究UV/PS对水样中噬菌体MS2的灭活率和动力学特征,并考察PS用量、pH值和噬菌体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灭活效果的影响.利用透射扫描电镜观察UV/PS处理前后噬菌体的形貌,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确认反应体系中存在的自由基种类.在自由基淬灭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计算UV/PS体系中各因素对噬菌体灭活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当紫外辐照强度为160 μW·cm-2时,UV/PS处理4 min即可去除4.39 lg的噬菌体MS2,较单独使用同样辐照剂量的UV消毒灭活率高1.44 lg.UV/PS体系对噬菌体MS2的灭活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增加体系中的PS初始浓度能明显提高对噬菌体的灭活率和灭活速率,而pH和噬菌体初始浓度对UV/PS灭活噬菌体的影响较小.UV/PS处理可导致噬菌体的衣壳破损,促进了噬菌体颗粒团聚.UV/PS体系中存在SO4-·和·OH,是噬菌体MS2灭活的重要因素.·OH比SO4-·对噬菌体MS2灭活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29.
利用离子色谱法-抑制型电导检测了城市污水中的持久污染物高氯酸根,以IonPac AS20高容量强亲水阴离子交换柱分离,NaOH流动相等度淋洗,高氯酸根在12min内出峰。高氯酸根在0.01~50 m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50μl进样时检出限可达到3μg/L。方法可用于多种城市污水中高氯酸根的监测,样品测定的标准相对偏差在0.60%~0.94%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7.3%~105.8%之间,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