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洋环境中石油污染监测的标准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中介绍了国内外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使用标准油的情况,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标准油简况,讨论了选择标准油的复杂性、随机性、相对性,提出了标准油的性质要求。本文对从事石油污染监测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使用在较为接近自然环境条件的实验室模拟技术,探讨了近岸沾污沉积物中石油烃类物质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溶出/吸附过程。静态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所选沾污沉积物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最大溶出浓度出现在固液混合后17~26d,反应接触面积与该值的出现时间关系密切;沉积物中石油烃类物质的溶出/吸附达到溶出平衡点的时间,一般出现在反应物混合后50d左右;在其他反应条件确定的前提下,油类物质的溶出强度,取决于沉积物与水相接触面积,而与滞留在表层沉积物以下的沉积物数量关系甚微;溶出石油浓度的垂直分布显示,其实验水体中石油的溶出浓度为:底部≥表层>中间。  相似文献   
23.
一、前言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微量石油,是目前国外较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在荧光法中,各种萃取剂与溶剂的结合使用,例如,四氯化碳-正己烷、二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氟里昂-环己烷等体系,均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其中,氟里昂-环己烧体系荧光分光光度法更适用于海水中微量石油的测定。今对本法在操作过程中的各  相似文献   
24.
通过实验室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固/液比例,溶出温度,搅拌强度,沉积物的粒度等条件下,近岸海洋污沉积物中石油烃类化合物的释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烃类化合物的溶出浓度与参与溶出过程的固/液相比例成正比;当固液相比例为1/8时,可在30min之内确定溶出/吸附过程的动态平衡点。沉积物中石油烃类物质向海水中的释放,在10min之内,可基本达到最大初始浓度;未经处理的新鲜沉积物样品较烘干研磨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