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人员、物资、能源资源等要素在不同层级空间的频繁流动,持续重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并对国土空间安全产生影响。从流动性视角进行国土空间安全探讨,提出在活动承载安全、资源与生态安全基础上,应考虑要素流动与人类活动、资源环境的耦合性及其潜在风险。流动性与国土空间安全的关系可以从“流”空间与场所空间耦合、“供—流—需”协调与资源配置安全、要素流与国土空间系统韧性三个方面来表征。以生态、水、粮食、经济、社会等安全塑造为目标,立足于各类要素流对人地关系系统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极端条件下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合理引导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国土空间要素等手段,实现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自适应与良性反馈调节,形成安全韧性的国土空间格局与框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进行要素流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耦合协调性分析评价,建立“形”与“流”结合的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分析方法,增强不同空间的功能弹性以适应要素流动和活动集聚的不确定性,建立供需协同的国土空间支撑体系。研究对提升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保障人类生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城市人地系统的监测与调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更会对城市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耦合关系及动态演进等产生深刻影响,探索并构建面向智慧城市的人地系统理论势在必行。从流空间、“人—技术—空间”一体化耦合、复杂韧性系统等方面探讨了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的概念模型。面向未来,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研究需要聚焦要素时空耦合过程、要素构成及影响机理、建模方法与评价、综合调控与优化路径等内容。从智能技术带来的人类行为模式与活动变化、空间智能化、虚实关联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理论、方法创新与可持续调控的未来展望,以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理论方法体系,支撑城市地理学创新及“智慧大脑”、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等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三甲医院作为区域性医院,研究其空间配置的均衡性,有助于从区域层面统筹好优质医疗资源,为推动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思路.研究以区县为单元,运用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量化分析了不同服务半径和距离衰减参数β对三甲医院可达性的影响,并对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县三甲医院供需协调发展水平.结果 发现:(1)通过缩小服务半径以及增大距离衰减参数,能够提升三甲医院供给的平均水平,但是各区县间差距将会增大,盲目扩大服务半径则会降低供给的平均水平,并且在距离衰减参数较高的情况下,各区县间差距也会显著提升.关键在于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的空间布局使其服务半径相对合理,同时引导居民在一定范围内有序就医.(2)三甲医院可达性的两极化特征较为明显,高铁的发展能够促进交通优势地区形成可达性高值的连绵地区,以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以及南京都市圈为代表,但是也会加剧交通劣势地区居民就医困难的问题,以皖西、浙西以及苏东地区为代表.因此,需要持续推进区域三甲医院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3)当下各区县三甲医院整体供需关系较为协调,但是协调等级相对较低.供需失调地区集中分布在安徽、苏北与浙南地区,浙北与苏南地区则形成了连绵成片的供需均衡地带.供给高于需求区县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江苏省,是提升三甲医院利用效率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连云港埒子口海域潮流动力特征及其对周边海岸工程的响应,以及为治理埒子口闸下淤积问题提供参考,建立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二维浅水方程的数值模型。采用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率定和验证,应用模型分析埒子口潮流动力特征和建设徐圩港防波堤和灌河口导堤后埒子口海域潮流动力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建设工程后潮流动力变化较大,埒子口海域涨急流和落急流方向改变,涨、落潮平均流速均减小,距离工程区域越近,流速变化越大。埒子口海域潮流动力减弱将会加重上游挡潮闸的闸下淤积问题,致使埒子口排水不畅,进而增加沂北地区的洪涝风险,所以,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埒子口排涝畅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脆弱性不断加剧。近年来频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凸显了传统风险治理范式的局限性。源头防控、多元参与、数据驱动是当下生产安全风险治理的重要议题,而多元主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是治理的焦点。以整体性思维为指引,建构“三生”空间相互作用下的“双环模型”,为安全多维及时空多维视角下生产安全风险的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总体思路。挖掘信息技术对国土空间动态监测、风险认知积累和风险防控能力成长的积极作用,提出“扁平化”的风险监测评估框架体系并探讨信息平台的需求与架构。以风险交织的化工行业为例,重点关注工业园区主导下的生产安全风险多元防控范式和基础框架,为不同行业的多类型风险防控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城市化战略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一直处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前列,对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近些年来,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在空间格局及动力机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表现为:大中城市成为城市化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城市化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城市化发展动力也日趋多元化。同时,江苏省城市化仍然面临着区域差异显著、集聚效应不强、公共服务能力不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将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指出以城市土地空间扩张及城市数量增加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已经基本不适应江苏省新时期新战略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城市化战略重点的调整方向,即质量提升战略、统筹协调战略及空间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