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研究了芬太尼在溴酸钠/亚硫酸氢钠体系中的降解行为,考察了影响芬太尼降解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溴酸钠与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在1∶0.48至1∶1.26之间,体系的氧化能力强.体系对芬太尼的氧化降解效率与溴酸钠/亚硫酸氢的浓度呈正比,1 mol·L-1的溴酸钠/亚硫酸氢钠、29倍于芬太尼用量可在2 min完全降解芬太尼.有机溶剂具有富集有效氧化成分和芬太尼的作用,有机/水两项体系更利于芬太尼的氧化降解.向完成降解反应后的溴酸钠/亚硫酸氢钠废液中补加亚硫酸氢钠中和剩余氧化剂,可使反应液彻底环境无害化.此外,采用气质联用技术鉴定了芬太尼在溴酸钠/亚硫酸氢体系中的降解产物,探讨了可能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492.
以某斜拉桥施工为工程背景,运用BIM技术进行参数化设计,采用Revit软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建立施工场地和桥梁结构。基于该模型模拟施工现场、进行碰撞检查、施工进度管理、虚拟漫游等。分析大型桥梁建设中的需求,针对传统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视化程度低、施工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实际项目,开展桥梁参数化建模、碰撞检查、虚拟漫游等BIM技术应用研究,望能为其他类似桥梁BIM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3.
新建隧道近接上穿将诱发下卧盾构隧道隆起变形,预测既有盾构隧道位移发展对近接上穿施工控制和既有盾构隧道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两阶段法,提出新建隧道近接上穿引发既有盾构隧道纵向位移解析解;通过可考虑环间接头弱化的非连续盾构隧道模型模拟既有盾构隧道,采用Riftin地基考虑盾构隧道-土层相互作用,同时通过Mindlin经典解得到新建隧道开挖卸载应力,并作用于既有盾构隧道之上,建立新建隧道上穿作用下既有盾构隧道纵向变形解答;通过将杭州圆形顶管隧道上穿既有地铁1号线、上海地铁8号线隧道上穿既有地铁2号线两个工程案例实测值与本文方法和常用Euler-Bernoulli(EB)等效连续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和EB连续梁模型预测的隧道纵向位移均接近实测值;本文方法预测的隧道弯矩和接头张开量均大于EB连续梁模型;但EB等效连续梁模型预测的纵向位移曲线整体呈现为光滑连续,而本文方法预测的位移曲线是由一系列短直线连接而成,在接头处存在“尖点”。  相似文献   
494.
温室盆栽试验表明,冬作季节土壤持续淹水处理稻田平均CH4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干燥处理,前者是后者的5.58倍和4.16倍。冬作季节土壤水分状况明显影响土壤Eh和CH4排放的季节变化。淹水处理土壤Eh在整个水稻生长期皆处于适宜CH4产生的水平,所以整个水稻生长期皆有CH4排放,而干燥处理水稻移栽42d后土壤Eh才降为负值,在此期间几乎没有CH4排放。  相似文献   
495.
一组含氟取代苯化合物土壤吸附系数的QSP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环境行为,测定14个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土壤有机碳吸附系数Koc的值,运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及分子连接性指数和量子化学参数进行了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分析,得到2个回归方程。回归方程表明Kow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结合可较好地预测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Koc而量子化学参数的引入证明了极性作用地土壤吸际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6.
用醌式染料的合成反光度法测定水中NO^—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以N、N-二甲基苯氨,对氨基苯乙酮为偶联,重氮试剂,利用醌式染料的合成反应测定NO^-2的新方法,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无试剂空白。NO^-2在0-800μg/L内服从比耳定律。醌式染料及试剂均稳定,已用于环境水中NO^-2的测定。  相似文献   
497.
在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体中Cu的含量和形态以及主要营养盐水平及形式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水体中Cu的总浓度、总溶解态Cu、颗粒态Cu以及游离态Cu与水体中主要营养盐及其主要赋存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水体中Cu的总浓度和各营养盐之间存在着对数分布的函数关系,其相关性N>Si>P,水体中游离态Cu与养分的相关性顺序为:NO2->SiO32->PO43->NO3->NH4+。通过计算得到研究水域中的N Si原子比为0 78,接近浮游生物体内的比值,说明水体中Cu的分布与N,Si养分的再生循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98.
优化绿地空间配置(如破碎度)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途径。然而绿地破碎度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可能随绿化覆盖率的变化而变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提出了巨大挑战,但相关研究十分缺乏。以长沙市为例,利用Landsat地表温度表征城市热环境,使用解译于高分2号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图在1 m像元尺度量化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破碎度(用绿地边界密度表征)。以419个1 km格网为分析单元,应用分段线性回归揭示绿化覆盖率与绿地破碎度间的非线性关系,识别绿化覆盖率阈值并以此为标准将419个1 km格网划分为高绿化覆盖率区和低绿化覆盖率区。以1 km格网平均地表温度为因变量,绿化覆盖率、绿地破碎度、水体覆盖率和裸地覆盖率为自变量从研究区、高绿化覆盖率区和低覆盖率区3个方面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阐明绿地破碎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最后进行方差分解分析绿化覆盖率、绿地破碎度和其他土地覆盖率对地表温度的独立和联合影响。结果显示,1)绿地破碎度随绿化覆盖率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阈值为44.9%。2)整个研究区,4个指标可解释69.1%的地表温度变异,地表温度随绿化覆盖率、水体覆盖率、裸地覆盖率和绿地破碎度的增加显著降低。3)低绿化覆盖...  相似文献   
499.
探索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微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重金属离子时,在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考察MFC电化学传感器在恒定外电阻、开路和恒定外加偏压这3种模式下不同浓度的Cu2+对传感器的电压抑制率或电流下降量。结果表明,Cu2+浓度检测范围为0~10 mg·L-1时,恒定外电阻模式下的Cu2+对传感器的电压抑制率范围46.98%~80.12%,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79 4;开路模式下的Cu2+对传感器的电压抑制率范围为63.15%~89.12%,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72 6;恒定外加偏压模式下,加入Cu2+,传感器的电流下降量范围1.214 4~3.730 mA,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47 6。开路模式下的MFC电化学传感器对Cu2+的检测性能更优秀。这为利用微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中的重金属含量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微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500.
基于GIS-ESDA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中型城市热岛效应愈显严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计算各因子作用及温差,以长沙市为例,研究了城市热岛分布、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与城区人口密度、用地类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热岛及热岛区域人口呈集聚分布;(2)地块间的温差与用地类型及人口密度有密切联系,商服公共设施用地上的人口密度与热岛强度呈正相关性,工业热源地区该关系则呈二次方程曲线形式;(3)人口密集、建筑紧凑的街道在人口密度超过200人/hm2后将有可能形成新的热岛。(4)商服公共设施和工业热源因素对城市下垫面热量有互生性及放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