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03年青海大雨天气成因及预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利用2003年5至10月逐日资料分析,对青海大雨天气过程的空间分布、高空环流形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探讨了低频重力波指数、假相当位温在大雨预报中的作用,初步得到了低频重力波指数、假相当位温配合高空环流形势制作青海高原地区大雨、暴雨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82.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Ⅱ:氮素沉降动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福建南平地区 ,对两片杉木人工林 (标记为FFC和XQF)的氮素沉降进行了为期 3a(1994~ 1996 )的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降水通过林冠后 ,穿透雨的氮素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但树干径流的养分富集现象则十分显著 .降雨、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的氮素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均以夏季最低 ,冬季最高 ,春秋季居中 ,这种格局强烈受降雨量的控制 .在FFC和XQF监测场 ,每年从降雨中输入的NH 4 N分别为 8.73kghm-2 和 4.6 2kghm-2 ,NO-3 N分别为 9.36kghm-2 和 6 .83kghm-2 ,总计氮素输入分别为 18.0 9kghm-2 及 11.45kghm-2 ,其中16 .4% (2 .97kghm-2 )和 4.9% (0 .5 6kghm-2 )在降水过程中直接被两林分的林冠所吸收 .吸收行为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 ,这是杉木生长旺盛的阶段 ,而在秋、冬季则主要表现为淋溶 .林龄和密度是影响林冠对氮素吸收量的两个主要因子 .图 3表 1参 2 2  相似文献   
83.
在福建南平地区,对要龄和密度不同的两片杉木人工林的调落物和森林降水化学进行了3a(1994-1996)的定位研究,株密度n=2370hm^-2的16a生林分(标记为FFC)和株密度n=1180hm^-2的41a生林分(标记为XQF)的年调落量分别为6210.7kghm^-2和3146.2kghm^-2,其中落叶分别占总重要的76%和68%,凋落物中5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年归还量别为173.92kghm  相似文献   
84.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优化。德国对循环经济的建设已经多年,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本文通过对德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全面解读了德国循环经济法的构成、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5.
土壤微生物活性对石油原油、铅镉及其复合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石油原油及重金属等原材料的广泛开采与使用,使石油原油、重金属及其复合污染日趋加重,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利用人工模拟污染土壤,研究石油原油、铅镉及其复合污染胁迫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1新鲜土壤(S)作为对照;21000 mg·kg~(-1)石油原油污染土壤(SP);3500 mg·kg~(-1)铅和50 mg·kg~(-1)镉污染土壤(SH);41000mg·kg~(-1)石油原油污染、500 mg·kg~(-1)铅和50 mg·kg~(-1)镉复合污染土壤(SPH).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H、SP、SPH处理土壤基础呼吸强度最高分别增加约100.99%、36.61%、25.80%,铅镉污染(SH)对土壤基础呼吸影响最显著,反映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基础呼吸的激活作用最强;石油原油污染(SP)与石油原油及铅镉复合污染(SPH)刺激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SP处理最高增加了90.25%,而铅镉污染(SH)则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减少.不同土壤酶对污染处理的响应不同,其中,石油原油污染(SP)对FDA水解酶及脱氢酶活性表现为激活作用;石油原油或石油原油及铅镉复合污染(SP、SPH)对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表现为激活作用,而铅镉污染(SH)对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该研究表明,石油原油及铅镉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与石油原油或铅镉污染的影响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6.
浅谈重庆黑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出现黑色降士,颜色酷似黑墨水。黑雨可燃物含量43.84%,pH4.01,主要化学组分是硫酸铵,属“酸雨”和“酸化雨”。黑雨是由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产生的酸度很高,对环境危害很大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87.
大气有机物在酸雨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对我国贵阳、重庆、成都等酸雨地区的大气环境及降雨中的有机成份和酸性物质进行了系统监测,研究了各种有机物质在促进SO_2向SO_3转化,进而生成硫酸以及各种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反应生成有机酸中的作用。用计算机模拟贵阳地区大气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模式计算和现场各种酸的实际测定,对主要酸性物质H_2SO_4,HNO_3及有机酸对酸雨的相对贡献率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88.
国内外规模化猪场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发展动态,并得出结论:控制猪场废水污染较经济合理的方法是以厌氧工艺为主,辅以好氧、物理、化学处理的组合工艺系统。  相似文献   
89.
人工降雨对植物颗粒物的冲刷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降雨过程对植物颗粒物冲刷的动态变化,选择侧柏、冬青卫矛和小叶黄杨3种常绿树种,控制降雨强度为28.4 mm/h、69.0mm/h和102.4 mm/h,通过6次历时为30 min的人工降雨试验,比较叶面颗粒物的冲刷率和穿透雨中颗粒物浓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树种间的叶面TSP(总悬浮颗粒物)冲刷率没有显著差异,其均值为35.57%±17.63%。但树种间细颗粒物、粗颗粒物和大颗粒物的冲刷率均差异显著,其值分别为15.4%、21.2%和39.1%,且粒径越大的颗粒物越容易被冲刷掉。2)颗粒物的冲刷率受降雨条件影响,即随降雨强度和降水量增大,颗粒物冲刷率增加,暴雨强度下总颗粒物冲刷率最大为51.4%。3)颗粒物质量浓度受降雨历时和累积降雨量影响,降雨历时越长,降雨量越大,穿透雨中颗粒物质量浓度越低。一般细颗粒物和粗颗粒物质量浓度在10 min时达到滞缓阶段,此时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别比1 min时降低了73.6%和62.0%,但暴雨能够缩短其初始滞缓时间至5 min,并提高降水对颗粒物的冲刷效率。  相似文献   
90.
马鞍山市农用化学品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了解和掌握马鞍山市生态环境现状,按安微省生态调查工作要求,作者对马鞍山市近十多年来农村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里逐年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与破坏。为此,本文提出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该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为今后马鞍山市农村生态环境的防治规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