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2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Rick Russo和Bob Silva及委内瑞拉安第斯大学的访问科学家Dorys Rojas研制出一种利用热透镜光谱学和光学纤维测定地下水中放射性元素的小型遥控系统,该系统还可用于监测其它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如各种溶剂和杀虫剂,在使用中,一束“抽运”(pump)激光扫过一系列波长并经由一光学纤维输送用以激发溶液中某种污染物的共振吸收谱带,当这些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2.
为了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采用紫外(UV)、臭氧(O3)以及UV/O3作为切削废液再生的处理方法。研究了3种技术对切削废液pH、腐蚀性以及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技术处理后的切削废液pH均能达到《合成切削液》(GB/T 6144—2010)的要求;UV/O3处理的切削废液阻抗膜值最大,杀菌率高达98%,且碳钢试样符合GB/T 6144—2010的要求,说明腐蚀性可以达到再生的目的;UV/O3处理后切削废液攻丝扭矩从185N·cm下降到131N·cm,最接近切削新液的127N·cm。综上所述,UV/O3处理技术效果最佳,可以达到再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3.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问题是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难题之一,在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影响下,巷道支护难度急剧增加。为了研究水岩耦合作用对软岩巷道变形的影响规律,基于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变孔隙水压力作用下软岩巷道围岩位移场和应力场演化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对软岩巷道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且孔隙水压力的演化趋势与应力场演化特征具有同步性。在巷道围岩均布孔隙水压力的条件下,孔隙水压力对两帮的影响范围大于顶底板,圆拱形巷道弧顶正上方1.435~4.21 m范围内应力集中程度可达到原孔隙水压力的3.09~4.03倍,逐渐向外围扩展为扇形面的孔隙压力等值区域,在巷道的下方孔隙水压力呈"W"形分界面。  相似文献   
124.
奥式热水锅炉是由澳大利亚引进的系列热水锅炉(以下简称奥炉)新技术,详见附图1、2所示,本锅炉结构紧凑,炉膛容积大,燃烧效果好,热效率高,是其显著优点。奥炉有其利也有其弊,其它炉型也一样,凡是有它先进的一面,优越的一面,同时也会存在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滨海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环湾型、陆岛型、新城型等空间模式,造成的生态效应错综复杂.新近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进一步明确将沿海地区作为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轴线,生态效应更应得到高度关注.对此,完善生态管治是规避生态风险、应对生态问题的关键举措,要从加强滨海生态过程的链式管治、优化滨海城乡规划的综合效应、促进滨海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等方面着力推进,为我国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与陆海统筹战略的深入推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6.
带地线或带负荷合隔离开关 ,是一种极易导致触电恶性事故的人为误操作行为 ,操作者稍一疏忽 ,其后果就不堪设想。因此 ,必须严格规范操作者的作业行为。但是完全依靠人的自我约束来避免误操作是不客观的 ,也是靠不住的。鞍钢第一发电厂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多年实践研究成功了一种用电磁锁拉出隔离开关大把插销的方法 ,来防止作业者带地线或带负荷合隔离开关的误操作行为 ,经十多年上万次的操作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有效地杜绝了因误操作而导致的触电事故。此种方法的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如上图 :图中 ,DX -在接地螺栓处设置位置接点。只要接地…  相似文献   
127.
四、从被人遗忘的角落走向世界 有人说辛根富保守,其实他的思想是稳中求快,稳中求好。他看问题比一般人要深、要远。 1986年,他就构思了公司产品走向世界的蓝图。 1988年到1989年,他不断完善了“一定、两高、三突破”的方针。 一定——制定出口创汇的总体规划。建立出口创汇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相似文献   
128.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安龙地区主要贵州"红土型"金矿的主要产区,也是贵州省湿法炼金的主要生产基地,区内金矿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乃至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对当地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产生很多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矿渣、废渣等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该地区矿山有害废物种类、含量变化范围和污染程度及分布,通过对调查区42件矿渣、废渣所含As、Sb、Hg及73件浸出液中As、Sb、Hg、CN-、S2-有害元素分析,确定晴隆、兴仁、安龙各调查区存在的主要的有害元素及污染程度,根据综合污染指数(GTi)划分出中度、轻度污染区域,提出今后该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建议和有待研究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29.
利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的结构特性,采用滴涂法制备了一种nano-TiO2/Nafion修饰金电极,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实现了水样中痕量铜的检测。详细研究了Cu2+在nano-TiO2/Nafion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行为,并讨论了nano-TiO2/Nafion膜的厚度、溶液pH值、富集电位、富集时间等对Cu2+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2.0硝酸溶液中,-0.5 V恒电位搅拌富集240 s,静置10 s后阳极化扫描,Cu2+在0.25 V左右出现阳极溶出峰。相比于裸金电极,该峰电流大大提高,表明nano-TiO2对Cu2+的溶出具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10~900 nmol/L范围内,Cu2+的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3.2 n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将其应用于国标样品和实际自来水样中Cu2+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0.
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所产电能并提高零价铁(ZVI)去除污染物工艺的效率,构建了微生物燃料电池-零价铁(MFC-ZVI)耦合工艺,并将其应用在三价砷水溶液的处理中。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耦合系统中,ZVI直接利用了MFC所产生的低压电能,铁腐蚀速率和除砷效率因此得到显著提高。实验所用MFC的最高稳定产电电压为0.52 V,电解过程中MFC的库伦效率为4.59%,以二价铁离子计算的电流效率为72.74%。反应结束后,溶液的pH值由反应前的8.0升高到8.5。两体系中铁氧化物产生量的差异以及铁氧化物形态分布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其除砷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