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A2/O-BCO)组成的反硝化除磷系统处理模拟生活污水,通过调节进水乙酸钠、丙酸钠的配比(乙酸钠:丙酸钠分别为1:0,2:1,1:1,1:2和0:1),考察了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以及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不同配比下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乙酸钠丙酸钠配比对有机物和NH4+-N的去除影响较小,对厌氧段有机物的消耗和TN的去除率以及磷的释放和吸收影响较为明显;TP去除率仅为50.3%~56.8%,需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运行参数.当乙酸钠:丙酸钠=1:1时,厌氧段有机物消耗量最大,占有机物流入量的61.2%,厌氧释磷量最大(23.2mg/L)且缺氧吸磷率最高(71.4%),而TN的去除效果则随丙酸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A2/O反应器中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混合碳源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比单一碳源更丰富;驯化后的污泥中绿弯菌(Chloroflexi)和螺旋菌(Saccharibacteria)减少,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增加.BCO反应器中Nitrospira和Nitrosomonas总占比为2.1%~31.4%,且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有利于短程硝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冲压现场作了介绍,对多计算,少实验及冲模降低粗糙度及硬度的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3.
84.
本文着重探讨为什么由于电场的存在,能增强织物对气体微粒过滤性能这一技术问题。这一技术被称为“电强化织物过滤”,即EsFF。从基本原理上看,这一方法可应用于各种高比电阻粉尘的过滤,但是现阶段仍是专门针对粉状飞灰过滤的研究。电场是由施加在金属丝电极线上的高电位所产生,  相似文献   
85.
为确定红—克长输玻璃管线常温输送方案,根据现场管线工况,利用Pipephase 软件建立了管道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原油含水率、输送流量、管道内壁粗糙度、环境 温度、入口温度等因素对管线沿程压力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原油含水率 、输送流量、管壁粗糙度的增加会导致管线沿程压降增大;环境温度、入口温度的增加 会造成管线沿程压降减小,且压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原油含水率、入口温度的增加, 会引起管线沿程温降的增大;输送流量、环境温度的增加,会造成管线沿程温降的减小 ;管壁粗糙度对管线沿程温降影响较小。该研究工作为玻璃钢管线长输方案的制定提供 了参考依据,对保障油气安全运输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6.
在pH=9下,镍离子浓度为5562.71mg/L的镍废水经充分沉淀后,以0.5μm孔径陶瓷膜微滤处理,发现浓缩时膜通量(J)先快速降低,经缓慢下降后,再较快降低,镍截留系数(RNi)接近1,当体积浓缩因子(VCF)从1增大到10时,截留液镍浓度(Cr)从5562.71mg/L浓缩至55507.76mg/L,渗透液镍浓度(Cp)为13.26mg/L.以陶瓷膜渗透液为料液,以聚乙烯亚胺为络合剂,考察聚合物与金属质量比(rp/m)、pH值、温度和操作压力对恒容超滤RNi和J的影响,并研究超滤浓缩过程.结果表明,RNi随rp/m或pH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略下降,与操作压力无关;J随温度或操作压力增大而增大,随pH增大而增大至不变,rp/m对J影响甚微.超滤浓缩时,控制rp/m=7和pH=9,当VCF从1增大到30时,J仅下降9.76%,Cr从13.26mg/L增大至396.64mg/L,Cp约0.04mg/L,镍离子被浓缩,超滤渗透液可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87.
利用2013年8月,以Y-12飞机为空中观测平台,搭载PCASP、SMPS、AMS、CCN200、TSI-3563型积分浊度仪和美国MAAP-5012型多角度吸收光度计等多种气溶胶观测仪器,首次对黄土高原大气气溶胶特性开展联合观测的资料,对大气气溶胶粒度,散射和颗粒吸收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区域气溶胶的空间分布及理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特殊地形区域气溶胶的微物理特性较稳定,但随探测时气象条件的变化,散射系数仍然出现波动;区域气溶胶中以细粒子为主;三个波长散射系数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可以认为探测过程中气溶胶的微物理特性基本不变,而仅仅是浓度在改变;散射系数的变化趋势与体积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高值区与大气高湿区的正相关性比较明显;四次探测过程中小尺度粒径的气溶胶粒子为优势粒子;后向轨迹分析可知研究区域大部分气溶胶粒子都来源于高空,由蒙古、内蒙、甘肃、陕西等地远距离输送而来.  相似文献   
88.
刘宝林 《中国安防》2014,(21):44-47
正目前,市场上出现的CIF、DCIF、D1、720P/1080P高清、4K超高清,或IPo IT、DVRX.0等概念,都只是对技术的描述或某种包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和技术发展趋势,而满足可视化安全为基础的业务管理和个人安全生活的需求才是视频监控发展的源动力。正是这种源动力让视频监控技术与IT、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融合,不断推出家庭监控、手机监控、智能  相似文献   
89.
纵观安防市场发展现状,民用安防无疑成为近年来安防领域的“黑马”,无论从商家的发展方向,还是民众对于技防设备的认可,无不体现着民用市场的渐渐成熟。虽然仍有部分消费者处于观望态度,或对民用设备存有疑虑,或分不清民用安防与传统项目安防应用的区别,但不管出于何种考虑,笔者认为民用安防仍是今后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0.
山西云凝结核时空分布特征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11年1~12月山西太原云凝结核(CCN)观测数据,对CCN的季节、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内外同类研究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冬季CCN数浓度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CCN数浓度最低.CCN数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月,最低值出现在6月.夏季较多的降水天气对CCN的湿清除作用明显,冬季供暖期间(11~12月及1~3月),CCN数浓度明显增大.CCN数浓度日变化一般呈现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07:00~11:00和17:00~20:00.利用公式N=CSk拟合了不同季节地面CCN核谱,得到春夏秋冬四季对应的拟合参数C值分别为10983、2454、7614、16421,k值均小于1,为典型的大陆型核谱.通过2013年夏季在山西中部地区开展的CCN飞机观测,研究了CCN数浓度的垂直廓线.CCN数浓度在近地面最大,随高度逐渐降低.在0.3%和0.4%过饱和度下,2000m以下CCN数浓度平均量级均为103cm-3, 3000m以上CCN数浓度平均量级降低至102c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