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91.
河水DOC络合特性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燃煤过程中铅的排放量及其环境效应,对西安市燃煤电厂的原煤、底灰、飞灰的含铅量,采暖期燃煤锅炉的原煤和炉渣的含铅量,采暖期和非采暖期降尘的含铅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 燃烧1 t含铅量为30 g左右的煤,排放到大气中的铅为20 g左右.燃煤中铅的排放率为66%左右.西安市及邻区每年工农业和民用燃煤1000万t左右,主要为渭北石炭-二叠系煤,含铅量为30 g/t左右,其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铅为200t左右.  相似文献   
292.
为了验证高岭土颗粒吸附态铜对鲤鱼鳃部的生物有效性并从形态的角度对其可能的机理进行说明,本研究在保持水相溶解态铜浓度不变、高岭土颗粒吸附态铜浓度递增的条件下进行了暴露实验,并利用MINTEQA2化学平衡计算软件分析了鱼鳃微环境中铜的形态分布特征.暴露实验的结果表明鲤鱼鳃样的铜吸收率随颗粒态铜浓度的递增而增加; 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颗粒吸附态铜在鱼鳃微环境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离解,从而转化为可被鱼鳃直接吸收的形态.  相似文献   
293.
人居生活废弃物生物黑炭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居生活废弃物生物黑炭为材料,探讨生物黑炭对Cd^2+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通过平衡吸附法研究吸附时间、Cd^2+初始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值以及黑炭粒径对Cd^2+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为2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生物黑炭对Cd^2+的吸附过程。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生物黑炭对Cd^2+的等温吸附过程,根据该模型模拟得到25℃条件下Cd^2+最大吸附量为6.22 mg·g^-1 Cd^2+去除率随生物黑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生物黑炭对Cd^2+吸附量随其粒径减小而增大;溶液初始pH值为4.0-7.5时,pH值变化对Cd2’吸附量的影响不显著。采用人居生活废弃物生物黑炭去除水溶液中Cd^2+时,控制溶液Cd^2+初始质量浓度30mg·L^-1,粒径小于0.25mm,投加水平8g·L^-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2h,Cd^2+去除率可达80%。人居生活废弃物生物黑炭可以作为去除污染水体中Cd^2+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294.
人居生活废弃物生物黑炭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居生活废弃物生物黑炭为材料,探讨生物黑炭对Cd2+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通过平衡吸附法研究吸附时间、Cd2+初始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值以及黑炭粒径对Cd2+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为2h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生物黑炭对Cd2+的吸附过程.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生物黑炭对Cd2+的等温吸附过程,根据该模型模拟得到25℃条件下Cd2+最大吸附量为6.22mg·g-1.Cd2+去除率随生物黑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生物黑炭对Cd2+吸附量随其粒径减小而增大;溶液初始pH值为4.0~7.5时,pH值变化对Cd2+吸附量的影响不显著.采用人居生活废弃物生物黑炭去除水溶液中Cd2+时,控制溶液Cd2+初始质量浓度30mg·L-1,粒径小于0.25 mm,投加水平8g·L-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2h,Cd2+去除率可达80%.人居生活废弃物生物黑炭可以作为去除污染水体中Cd2+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295.
黄河是典型的多沙河流,其水体中砷的来源有自然本底砷和外来砷2种.随着砷污染的日益加剧,给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黄河泥沙对砷污染物具有吸附能力,其吸附量取决于砷污染物在水、沙两相间的分配比例.为了研究自然状态下黄河泥沙对砷的吸附规律,以黄河原型沙为对象,采用静态吸附微污染含砷废水试验,考察了接触时间、含沙量、泥沙粒径对泥沙吸附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含沙量在200 kg/m3以下时,泥沙对砷的吸附在5 min以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②相同含沙量情况下,细沙对砷的吸咐量最大,中沙次之,粗沙最小;③同一颗粒级配下,泥沙对砷的吸咐量随含沙量的增加呈对数增长.   相似文献   
296.
辽河口近岸海域水体营养物推荐基准值的制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确定水质参照状态是近岸海域营养物及其响应指标基准制定的关键,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分析确定参照状态并提出推荐基准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以辽河口近岸海域为例,根据1995年~1999年和2003年~2009年的数据分析,主要应用频数分析法确定了参照状态,并结合1976年的数据分析,提出了该海域营养物(溶解无机氮、总氮、活性磷酸盐、总磷)及响应指标(叶绿素、溶解氧)的推荐基准值.分析显示,辽河口近岸海域营养物溶解无机氮、总氮、活性磷酸盐和总磷的推荐基准值分别为0.11, 0.19, 0.006, 0.032mg/L;响应指标叶绿素、溶解氧的推荐基准值分别为0.0009, 6.14mg/L.  相似文献   
297.
太原市冬季灰霾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太原市灰霾发生期间大气PM2.5质量浓度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采样时间为2011年12月27日16:00~2012年1月3日04:00,使用TH-150C中流量大气PM2.5采样器(采样膜为直径90mm的石英纤维滤膜)在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5层楼顶每隔4h采样一次,得到灰霾样品34个,非灰霾样品5个.采样期间对大气PM2.5质量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初起、进展、鼎盛、减弱4个阶段)大气PM2.5平均浓度达(692±272)μg/m3,是非灰霾期间(即灰霾消失阶段) (54±12)μg/m3的12.8倍;在灰霾发生期间,大气PM2.5中Hg、Pb、As等重金属污染物、OC以及水溶性无机离子SO42-、NO3-、NH4+、K+、Cl-、F-浓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在灰霾初起、进展阶段不断增加,在灰霾鼎盛期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灰霾的减弱和消失而不断下降,最终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与燃煤关系不大的Zn元素、Ca2+、Mg2+等在灰霾各个时期浓度变化较小.以上结果说明冬季灰霾天气使太原市大气PM2.5浓度显著上升,并增加PM2.5中重金属、有机物和二次气溶胶含量,使其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同时也反映了冬季燃煤和生物质燃烧对太原市大气PM2.5的化学组成影响大于交通源和土壤扬尘.  相似文献   
298.
国际能值研究热点和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发  曹莹莹 《生态环境》2014,(6):1084-1092
能值用以表征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所包含另一类别能量的数量,即产品或者劳务形成过程中消耗的总能量,常以太阳能为度量标准。能值作为生态经济学中的新概念,它的提出实现了物质流、能量流、经济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的统一量化,架设了“环境与经济间的桥梁”,能值理论和应用目前已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能值分析方法正日益发展成为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基本工具。文章首先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8─2013年间收录主题为“emergy”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对能值研究的学科、时间、区域和机构等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能值研究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及能源相关学科,中、美、意大利3国及锡耶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佛罗里达大学等研究机构表现出较强的研究实力。其次,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能值研究文献的共被引知识图谱,对其知识基础及核心作者的影响力进行了探讨。图谱研究显示,Odum H T、Brown M T、Hau J L、Ulgiati S等学者及其代表作品对能值理论知识基础的构建及相关研究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通过对能值研究领域出现关键词及膨胀词的共词分析与词频分析,绘制出能值领域的研究热点演进脉络,并探测环境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电力生产、能值核算、生命周期研究法等前沿命题,可见系统可持续发展及能值与其它理论方法的结合应用将成为能值研究的新热点。目前能值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长,但其理论研究速度落后于应用范围及领域的延伸速度,能值转换率及评价指标体系已无法满足小区域、微观小系统的研究需求,核心作者及代表作品较少,且欠缺与动态模型及仿真技术的结合应用。因此,未来能值研究  相似文献   
299.
屠宰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与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宰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油脂浓度高等特点,采用隔油沉淀-气浮-UASB-接触氧化的主体处理工艺对屠宰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达到GB 13457—92《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00.
以水华藻种铜绿微囊藻为例,在实验室内模拟内陆电厂温排水中温升和游离余氯的联合作用,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与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一定程度的温升会促进其生长,且水域温度本底值较低时,温升更有利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铜绿微囊藻对游离余氯非常敏感,在大于0.1mg/L情况下,光合活性会下降,抑制作用非常明显,联合作用下,温升对于0.1mg/L游离余氯作用下铜绿微囊藻光合活性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0.2mg/L作用下则没有.电厂排水口铜绿微囊藻会受到很强烈的抑制作用,藻细胞受到严重破坏,当加氯方式为连续加氯时,0.1mg/L余氯作用下的水域,微囊藻生长也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