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焦化废水含有毒物质多,生物降解性能差,对环境危害大。实验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好氧(高效复合菌+活性污泥)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进水COD、BOD5浓度分别为:698.13mg/l、232.0mg/l,经12h厌氧水解、18h好氧曝气后出水COD、BOD,浓度分别为136.93mg/1、39.3mg/l,NH3一N的去除率为68.37%。出水COD、BOD,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22.
"7·28"南京丙烯管道爆燃事故和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管道事故反映出我国在地下管道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事故原因分析与共性问题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欧美国家在管道安全管理中的成功做法,从加强法制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进行重大危险源普查并建立监测监控系统、强化城镇地面开挖施工安全管理、加强风险沟通提高公众应急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阐述了定量风险评价的指标、模型和一般程序,给出了定量风险评价的标准,采用定量风险评价的方法对某企业规划建设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进行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水平计算。个人风险计算结果表明,该炼化一体化项目所在厂区内没有出现1×10-3的风险等值线,1×10-4、1×10-5和1×10-6的风险等值线也没有超出厂区边界,说明该炼化一体化项目厂区内部和周边人员所面临的个人风险是可以接受的。社会风险计算结果表明,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社会风险曲线处在可容许区范围内,没有进入不可容许区和ALARP区,说明该项目的社会风险也是可以接受的。本文采用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可为规划或已建炼化一体化项目进行风险水平评估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4.
一、产品技术慨述 USP (Universal Security Platform)多业务网络交换平台是一种设计在单一平台上,面向行业用户提供视频、音频、数据、百兆/千兆以太网、对讲、报警等多业务接入的综合接入平台.其综合了矩阵的视频交换技术、光传输技术、千兆以太网交换技术等多方种技术,是真正解决传输、交换、存储、管理等全数字化的统一管理平台.丰富的前端接入设备和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各种业务板卡共同完成多种业务的接入与传输,高达40G的背板总线带宽,提供大容量、高速率、延时小的数字视频信号和其他业务信号的传输和交换,可以集中处理来自不同传输介质的大量的视频信号和其他数据、网络、报警等信号.  相似文献   
125.
本文研究我国目前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状况及特点。近十年来,我国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选择合理的工艺过程,采用袋滤器高效净化炭黑烟气,成功地开发了炭黑工业气体余热的回收及利用。为此,我国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实现了炭黑微粒和可燃气态污染物的高效净化,炭黑工业气体余热绝大部分得到了回收及利用,余热利用率达60%以上。我国炭黑工业一跃成为低能耗、有效能高效利用,大气污染物高效净化的清洁生产的化工厂,和生产热力及电力的能源部门。  相似文献   
126.
为给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和自然衰减修复提供理论支撑,以四川省红层区某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集了11组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通过水化学分析和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了红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其周围农业、生活污染源共同作用下,地下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不同污染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地下水水质尚未超标;但相对于背景井,地下水已普遍受到不同污染源的影响,其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扩散区地下水中(RDPD)的主要污染物为NO3-(Pi (背)=7.320)和Cl-(Pi (背)=7.136);农业区中(RDAS)的主要污染物为NO3-(Pi (背)=15.185);农业生活混合区中(RDHP)的主要污染物为NO3-(Pi (背)=25.040)和SO42-(Pi (背)=8.259).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Proteobacteria (43.6%~84.1%)为该研究区域地下水中的优势菌门.Bradyrhizobium和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内一个未划分的属为农业区地下水中的优势菌属,甲基珠菌科(Methylococcaceae)内一个未划分的属、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内一个未划分的属和sulfuritalea为农业生活混合区地下水中的优势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扩散区无明显的优势菌属,但其群落丰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受不同污染源的综合影响,不同区域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RDPD、RDHP、RDAS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背景监测井(RDBJ)中的无显著差异,其中RDPD和RDHP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较为相似.环境因子对水样品微生物群落影响程度依次为SO42->Cl-> NH4+-N>NO3--N>ORP>pH值,因此,调查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生活污染源和填埋场污染源的影响,其次为农业污染源,最后是自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当前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规划不合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出现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耗竭,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各级政府须科学合理规划、切实推进农村城镇化,转变农村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8.
人群感知是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形成的重要信息基础,基于对中国北方草地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沙地、农牧交错带等地区1292个牧户的问卷访谈,分2轮调查研究了不同草地类型地区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气候实值比较分析,并研究了牧民气候变化感知的偏差途径,结果表明:1980~2009年间研究区温度变化倾向率为0.63℃/10a(P0.05);温度较强的趋势性与牧民对其感知的分歧存在偏差,降水无明显变化与不同地区牧民感知明确的趋势性判断存在偏差;受草场变化等环境信息的传导是气候变化感知偏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其中,降水感知与环境感知之间具有较强的关系,存在明显的传导过程,而温度感知的传导性不明显;通过Probit模型分析显示,气候变化传导感知与否主要与牧户距离行政中心距离、户主年龄、教育背景、载畜水平、草畜资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9.
油气管道长期埋设在土壤环境中会受到各种侵蚀介质的腐蚀并引发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针对土壤腐蚀因素复杂多变的特点,建立基于物元、可拓集合和关联函数的埋地油气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评价模型;选取土壤电阻率、自然电位、氧化还原电位、pH值、含水率、Cl-含量、SO42-含量7个评价指标,将土壤对油气管道腐蚀的严重程度划分为低、较低、中、强和较强5个等级;采用客观赋权的变异系数法(CV法)来确定土壤腐蚀性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以往评价方法的主观性,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效率。以某埋地天然气管道5个管段土壤为例,可拓评价结果表明4#土壤的腐蚀性较强,其他土壤腐蚀性中等,这与外腐蚀检测结果吻合,证明所想出的模型简便、高效、精确,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工程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0.
为了研究化工园区内发生地震灾害后的事故演化过程,利用事故链模型对地震次生灾害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确定各节点的变量与状态取值范围;通过相关文献及专家经验判断分析,获得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的条件概率;依据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策略,比较不同地震烈度下,各化工事故发生的后验概率值,并探讨应急救援的及时性对地震次生灾害发生概率的影响,从关键要素遏制化工事故的发生,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化工事故,有效的降低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