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01.
分析了绿色设计的特点;论述了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介绍了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前景,并对我国回收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2.
重点介绍了染料工业碱性紫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酸化渣子)含CuS废渣回收结晶硫酸铜的原理及工艺流程,经GB437-80分析检测,产品可达工业一级产品标准,并且回收率较高,本工艺与大工业制的CuSO4 5H2O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本地资源进行深度加工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3.
聚硅酸金属盐类混凝剂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聚硅酸金属盐类混凝剂的概念,介绍了该类混凝剂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其物化特性和混凝特性,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4.
Ce3+(La3+))改性Cu-ZSM-5催化剂分解NO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一步离子交换法用稀土Ce3+(La3+对Cu-ZSM-5分子筛改性,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剂分解NO活性和耐氧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分子筛铝羟基和桥联羟基上,其中交换后的铝羟基为活性中心.Ce3+更易于交换到桥联羟基上,使铜离子占据活性中心,较低的交换温度和浓度有利于制备高催化活性催化剂.改性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活性反应温度和提高空速,在310~390℃的温度范围内,La-Cu-ZSM-5催化剂上NO转化率均在8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较宽的反应温度范围.在O2体积含量低于9%时,Ce3+掺杂Cu-ZSM-5表现出良好的氧稳定性,NO转化率基本保持在84%.  相似文献   
205.
<正> 一、什么是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以环境问题或公害问题为转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但其研究范围不单局限于研究公害对策,而是具有目标远大、发展前景广阔的科学.从不同角度看环境科学可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可以把环境科学看作是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生态学通常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就是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图1).然而,环境科学则以人类为主代替了以生物为主.如果环  相似文献   
206.
本文从系统分析的原理出发,将最优化技术和数学模拟的方法运用于工厂用水废水系统的分析和决策中,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建立工厂用水废水系统数学模型的程序和优化计算、模拟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7.
绿色设计及其对汽车回收的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业领域的体现。本文试图通过对绿色设计及其对汽车回收的指导分析,探索自然资源有效、综合、循环利用的途径,并希望能为我国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8.
本文通过盘锦有机化工厂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工艺中的废水废气的利用及处理.分析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侧面说明环境保护工作保证和促进了企业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9.
为给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和自然衰减修复提供理论支撑,以四川省红层区某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集了11组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通过水化学分析和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了红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其周围农业、生活污染源共同作用下,地下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不同污染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地下水水质尚未超标;但相对于背景井,地下水已普遍受到不同污染源的影响,其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扩散区地下水中(RDPD)的主要污染物为NO3-(Pi (背)=7.320)和Cl-(Pi (背)=7.136);农业区中(RDAS)的主要污染物为NO3-(Pi (背)=15.185);农业生活混合区中(RDHP)的主要污染物为NO3-(Pi (背)=25.040)和SO42-(Pi (背)=8.259).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Proteobacteria (43.6%~84.1%)为该研究区域地下水中的优势菌门.Bradyrhizobium和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内一个未划分的属为农业区地下水中的优势菌属,甲基珠菌科(Methylococcaceae)内一个未划分的属、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内一个未划分的属和sulfuritalea为农业生活混合区地下水中的优势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扩散区无明显的优势菌属,但其群落丰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受不同污染源的综合影响,不同区域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RDPD、RDHP、RDAS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背景监测井(RDBJ)中的无显著差异,其中RDPD和RDHP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较为相似.环境因子对水样品微生物群落影响程度依次为SO42->Cl-> NH4+-N>NO3--N>ORP>pH值,因此,调查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生活污染源和填埋场污染源的影响,其次为农业污染源,最后是自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0.
为提高煤矿生活污水脱氮效果并优化反应方式,采用限氧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污染物去除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第一反应室DO为1.5~2 mg/L、第二反应室DO为1~1.5 mg/L、HRT为3.13 h、ρ(COD)=69.8~85.2 mg/L、ρ(NH4+-N)=14. 6~17.9 mg/L、ρ(TN)=17.3~21.2 mg/L的进水条件下,反应器出水COD、NH4+-N、TN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18.3 mg/L、0.23 mg/L和8.92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8%、99.3%和59.3%,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SND率)为45.4%~56.5%;在2.78 h≤HRT≤4.17 h范围内,反应器出水COD和NH4+-N浓度达到GB 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出水ρ(TN)10 mg/L且SND率达到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