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持和释放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包被作用决定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该研究以三峡库区消落带上部(165~175m)、中部(155~165m)、下部(145~155m)3个海拔梯度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从未水淹样地(175~185m)为对照,采用湿筛法分析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和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研究表明: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加,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1~2 mm团聚体粒径内有机碳含量最大,其对团聚体稳定性的改善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水位消涨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有极显著影响,从未水淹样地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消落带区域.在消落带区域,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变化趋势均为中部>上部>下部.消落带水位波动显著降低了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消落带下部区域土壤结构和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12.
上海市臭氧污染的大气环流客观分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T-mode主成分分析法(PCT)对上海2013—2017年3—10月925 hPa低层位势高度和全风速场进行大样本客观分型,总结了有利于和不利于促发上海地面臭氧污染的大气环流类型.发现有利于促发臭氧污染的环流形势都和副高有关,分别为副高控制(HC)和副高西北侧(HW),对应的臭氧超标率分别为68%和24.2%.前者的气象特点表现为辐射最强、温度最高有利于臭氧的光化学生成,臭氧浓度较弱副高形势平均偏高约50%;而后者以西向风为主,呈现明显的输送效应.相反不利于促发臭氧污染的环流类型都和低值系统相关,分别为低压北侧(LN)、低压东侧(LE)和低压西侧(LW),臭氧超标率均低于7%.其中LN影响下上海水平风速最大、扩散条件最好,不利于臭氧积聚;LE和LW影响下上海多云雨天气导致辐射降低,抑制了臭氧的光化学生成.  相似文献   
113.
统计分析了上海地区2013~2017年PM2.5-O3复合污染事件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a上海PM2.5-O3复合污染天气占O3总污染天气33.4%,仅出现在3~10月,呈逐年减少的趋势;PM2.5-O3复合污染时的O3峰值浓度和平均浓度较单O3污染时高,维持时间较单O3污染时长,主要气象原因是地面辐合和较低的边界层高度;PM2.5-O3复合污染的天气形势往往与弱气压场有关,可以分为低压底部和前部、高压顶部和后部、均压场5种天气类型,其中均压场出现次数最多,占比53%;复合污染对气象因子的阈值要求更为严格,并且阈值区间总体向有利于PM2.5浓度上升的方向偏移;当温度介于27.9~34℃,湿度介于43%~58%,风速介于2.1~3.3m/s,混合层高度介于1122~1599m,并且存在辐合时,最有利于PM2.5-O3复合污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4.
建立了热-渗流-力(T-H-M)三场耦合能量桩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力学荷载组合不同热聚集度(桩的放热量与吸热量之比)温度荷载下黏土地基中能量桩的长期热-力学特性,包括桩身温度、桩头沉降、桩身轴向应力、 地基土温度和超孔隙水压力特性等。计算结果表明:冷-热平衡时桩头沉降随温度荷载循环的增加逐渐增大,桩头发生沉降累积,桩身轴向应力和地基土温度变化的幅值不随温度荷载循环而变化。当桩的放热量大于吸热量时, 桩身温度随温度荷载循环的增加而升高,桩头沉降随之减小,但热荷载循环对桩身轴向应力没有影响。桩周土温度随热循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产生热聚集现象。温度荷载的热聚集度数值越大,桩身和桩周土的温度越高,桩身最小压应力越大,桩头沉降越小。温度荷载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数值很小。  相似文献   
115.
116.
云南省昆明监狱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模范遵守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举办了一期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这期培训班特邀请了省级有关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专家、学者到培训班进行讲授。来自所属各单位、各生产业务部门的正、副职领导,设备安全员共65人,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安全生产法》、监狱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设备管理及设备维护、职业病防治及现场救护等基础理论知识、还进一步学习了《宪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章节条款内容。经过考试,80%以上…  相似文献   
117.
采用液液萃取前处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初步建立了水中四乙基铅的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萃取剂、pH、盐度、萃取时间等条件的选择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其中萃取溶剂种类对萃取效率影响最显著。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长沙地表水和地下水实际样品中四乙基铅的含量,检测结果令人满意。检出限为0.03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6%~7.8%(n=6),加标回收率为88.0%~108%。  相似文献   
118.
城市生活垃圾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研究其碳排放评价模型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履约机制和垃圾处理碳排放的常用评价模型,并重点强调了CO2ZW模型的适用性和优点,为垃圾处理碳排放的评价引入了新工具.选择适合中国国情和各地特点的碳排放评价模型,有助于推动固废处理行业的低碳生产和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9.
抓斗式疏浚设备如何进行效率高、底泥污染物释放少的疏浚是环保疏浚面临的难题。根据环保疏浚的要求和三峡库区常年回水区的具体情况,要解决库区淤积和一般疏浚工程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必须从减少扰动,防止泥沙悬浮等方面寻求最优参数。采用传统的抓斗式疏浚设备通过抓斗开度、飘斗角、抓泥频率等参数的控制模拟三峡库区常年回水区底泥疏浚,以寻找底泥污染物释放量最小的参数组合。建议三峡库区常年回水区疏浚以试验最优参数组合为基础,结合实际通航要求进行工程疏浚。  相似文献   
120.
今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安全、道路和水上交通安全、煤矿安全、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5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安全生产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国各地认真部署落实、治理工作进展较快,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本刊根据几个省的整治情况,编发了这篇稿件,供各地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