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历史大地震的烈度对烈度区划编制、建筑设防、城市规划、震灾情景模拟和历史灾害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和余震数据推断历史大地震烈度的新方法。以1668年郯城■级地震为例讨论了不同模型和数据组合的效果,并使用1556年陕西华县■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最短断层距模型和主震、强余震数据组合计算的结果最佳;计算的烈度值接近权威机构发布的烈度值,能较准确反映烈度的分布范围;该方法考虑了场地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以展示区域内烈度分布差异。在综合考虑史料和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可以用于校正精度差的历史大地震等震线,为区域地震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2.
王秋红  李维杰  王勇  傅俐  高敏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5069-5078
以我国5个特大城市群为研究区,采用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标准,将2000~2015年划分为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探讨不同发展阶段排放强度、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等4种社会经济因素对PM2.5浓度变化的可能驱动机制及贡献率.结果表明,5个特大城市群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PM2.5浓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上,经济产出和人口规模产生正效应,且经济产出效应是促进PM2.5浓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产生负效应,且排放强度效应是抑制PM2.5浓度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的累积贡献率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有正有负,但在工业化后期和发达经济时期均为负.从工业化初期至发达经济时期,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的累积贡献率均在增加且经济产出效应的累积贡献率增加更为显著;排放强度效应的累积贡献率为负且累积贡献率的绝对值不断增加.探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PM2.5浓度的影响因素可为政府部门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3.
浙南某光伏太阳能企业生产高效太阳能电池,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氟废水,采用传统化学沉淀工艺,处理成本较高,处理效果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基于此原因,采用HMTL工艺处理该类含氟废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浓氟和稀氟的总去除率分别可达99.9%、99.8%。出水F-低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24.
对无锡市XZ片区污水系统实施了在线流量监测,详细介绍了监测数据核查修正的过程,分析了污水泵站、系统干管以及典型小区的污水排放规律,以期加深对系统污水管网排水特性的认识,掌握系统的旱天、雨天运行规律。结果表明:XZ片区污水系统存在显著的雨水混接现象;下游基本都处于过载状态,管网负荷偏大且坡度平缓,管网水力状态主要受泵站启闭状态影响,表现出相似的水深-流速变化规律;干管流速不超过0.3 m/s,易发生淤积。监测结果为污水系统的管理和建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分析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含义、法律地位和作用,介绍了欧盟指令中基本安全要求的主要内容以及和标准的关系等,重点论述了特种设备安全与风险的关系、特种设备基本安全要求的范围、本质安全的含义、特种设备损伤机理和失效模式分析的要求,提出了特种设备基本安全要求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26.
曝停时间比对间歇曝气SBR短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温条件下(20~25℃),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1#、2#、3#,研究了不同曝停时间比(3:1、3:2、3:3)对亚硝酸盐氮积累、亚硝化稳定性、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单元停曝时间所占比例越大,即曝停时间比越小越有利于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启动速度越快,三者分别经35,30,29d实现了亚硝化的启动;稳定运行阶段,三者的氨氮容积去除负荷分别为0.57,0.48,0.40d-1,曝停时间比越小,则氨氮去除负荷越小,COD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区别;1#运行至第82d时,亚硝化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3#仍能稳定运行,因此曝停时间比越小,越有利于抑制NOB的增殖,维持亚硝化的稳定,且污泥沉降性能越好,越有利于抑制丝状菌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27.
石家豪  韩非  邱磊  丁珣 《化工环保》2012,40(2):180-185
将粉煤灰(FA)与Na2CO3混合焙烧后浸渍负载Fe2+,制备了复合改性粉煤灰(CMFA)。通过多种手段对CMFA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含磷废水的吸附处理。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粉煤灰表面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增大了21倍,产生了金属盐类熔出物及羟基氧化铁和羟基官能团。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磷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温度为20 ℃、溶液pH为4.3、CMFA投加量为5 g/L、吸附时间为30 min时,磷去除率可达98.01%,较FA的50.10%大幅提升;20 ℃时,CMFA对磷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2.15 mg/g;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准确地描述CMFA对磷的吸附过程,该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以离子交换为主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28.
独头巷道中利用可控循环风通风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9.
防毒面具指采用过滤方法,将空气中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去除后用于呼吸的一类防护用品,其构成主要是面具部分和过滤元件部分,有些产品还用呼吸管连接面具和过滤元件。面具分全面具和半面具,过滤元件分防毒、防尘和尘毒复合防护(参见图1和图2)。任何防护都是有限的,防毒面具也不例外。它不适合任何缺氧环境,因为它不产生氧气,其防护性能往往取决于过滤的有效性和面罩的密合性。虽然人们对防毒面具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但仍然无法发明出适合所有有害物的过滤方法,因为过滤材料都有自身的适用范围。面罩的作用是将有害环境与过滤后的洁…  相似文献   
130.
US/O_3/TiO_2/UV氧化处理苯胺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US/O3/TiO2/UV氧化技术处理模拟苯胺废水,考察了各种技术组合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以及技术组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S单独使用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需要与其它技术联用;纳米TiO2/UV对苯胺废水的降解速度较慢,停留时间需保证纳米TiO2与废水污染物的充分接触,并且需要对纳米TiO2膜及技术参数进行优化以保证光催化的效果;技术组合中有O3时,COD的去除率有很大的提高;比较而言,US/O3/TiO2/UV技术组合对苯胺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采用US/O3/TiO2/UV技术处理苯胺废水时,苯胺废水浓度的增加会导致COD去除率下降;废水pH值的增加会导致COD去除率轻微下降;随反应的进行,废水pH值会向4~6的区间靠拢;臭氧浓度要适中,过大或过小均会导致处理效率的下降;在优化条件下,该技术组合处理苯胺废水20min时的COD去除率达85%以上,60min时则达到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