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从立法目的和调整重点、管理体制、调控机制、防治战略、管理措施和实验保障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进行了初步比较,并对完善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2.
秦天宝 《陕西环境》1999,6(1):20-21
1998年的洪灾告诉我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完善环境法制;亦即完善环境地,加强行政执法,提高环境法制观念,建立环境法制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3.
国外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立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公平合理分享确保遗传资源的惠益,很多生物多样性大国在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基础上,采用公法管制的模式来调整遗传资源ABS问题。在此框架下,各国又采取了修订/解释、综合性立法、专门立法以及超国家立法等四种形式。这几种立法形式各有千秋,但其趋势是制定专门的立法,具体步骤是先制定行政法规,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为国家立法。这一趋势,值得我国相关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24.
论我国国家公园立法的几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并在立法保障部分提出了"在明确国家公园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有关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为顺应新时期我国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要求,为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法律保障,本文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等国家政策要求以及我国环境法治基础,从体系性、超前性、渐进性、本土性、协调性、针对性六个维度,对我国国家公园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5.
《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以下简称《新伙伴计划》)是国际气候政策中相对较新的一项机制。这项新伙伴计划由一些重要的国家参与组成,旨在应对一些严峻的长期挑战,其中包括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参加该计划的伙伴——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以及最近加入的加拿大一起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超过50%的国内生产总值,其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因此,这样一个“温室气体排放国的联合体”是国际气候政策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中国来说,伙伴计划也是“和平发展”战略中气候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6.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坦桑尼亚一直重视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保护、持续利用及其惠益分享问题。本文对坦桑尼亚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指出其未来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7.
加入WTO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人们对生态平衡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主张被人们所认同,一个新兴的产业———环保产业正在全世界迅速兴起。环保产业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环保产业内涵的界定不仅是狭隘的单纯的污染防治,而是包括环保产品开发、生产和营销、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技术转让和交易、环保咨询、生态保护开发经营、低公害产品、洁净技术等领域的综合性新兴产业。据统计,在 1996年的国际贸易中,环保产品(包括淡水净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空气污染控制、环境监…  相似文献   
28.
《欧洲气候法》:以“气候中和”引领全球行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莹  秦天宝 《环境保护》2020,48(9):61-67
2020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及理事会提交《欧洲气候法》提案,该法作为欧洲绿色转型战略必不可少的法律杠杆,将碎片化的欧洲气候法律政策统一安置在欧盟的监督评估之下,完成了欧盟从分散立法模式向分散立法与专门立法并存模式的转变。在2050年达成气候中和的法定目标指引下,欧盟除了发挥模范领导力,还将加深全球气候行动格局分化、升级国际经济贸易绿色壁垒。尽管存在执行困境,《欧洲气候法》释放的施压信号仍值得警惕。在全球气候容量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应尽早实现气候谈判重心从"发展权"向"气候正义"的转移,国内立法从分散到集中的调整。  相似文献   
29.
李一丁  秦天宝 《绿叶》2013,(10):64-68
两高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降低了包括环境监管失职罪在内的环境犯罪的适用条件。但刑法并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途径,环境法律的多元化和环境法律关系的多样性也决定了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参与、多种法律手段并存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0.
在社会价值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多元共治因具有平衡多主体间利益、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等特点而开始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的新理念。随着我国提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传统的行政主体与社会主体在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关系也将由"命令管制"向"沟通协作"发展。环境多元共治具有促成保障环境利益的法律秩序、实现公众与行政主体互动协作、提升环境行政的制度化能力等功能,不仅为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法治化路径,而且也为构建政府主导、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