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冠疫情爆发,造成中国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快速增长。对于疫情严重地区,医疗废物更是呈现井喷式增加,因此正确、安全处置医疗废弃物刻不容缓。对医疗废物热解焚烧和蒸汽灭菌+焚烧发电这两种常规处置技术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量化分析这两种处置技术的环境影响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蒸汽灭菌+焚烧发电技术的综合环境影响最好;在全球变暖潜能(GWP)指标中,热解焚烧技术达到了1.35×103kg的二氧化碳当量,是蒸汽灭菌+焚烧发电技术2~3倍。由于有电力的产出,蒸汽灭菌+焚烧发电技术在大多数环境指标中都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122.
杨菁  管崇武 《环境工程学报》2012,6(8):2507-2511
以枯草杆菌为絮凝产生菌,优化养鱼污水对其培养条件,探讨其降解污水有机物效果及增殖变化,并讨论分析絮凝活性分布、成分组成。结果表明:pH 6.7~7.8、碳氮比20~40、COD≥85 mg/L养鱼污水(灭菌)培养该菌36 h,其培养液(2 mL投量)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39.5%,养鱼污水COD去除率达47.2%,絮凝菌生长良好;该絮凝菌其絮凝活性物质是菌体分泌物,成分主要为多糖。  相似文献   
123.
管铁流 《劳动保护》2022,(11):66-67
基本案情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法院一审查明:铁山河铁矿在铁山河流域拥有许多矿洞或矿体,其中包括548洞、风井平洞等。铁山河铁矿在经营过程中,将所属的矿洞或矿体分别交由不同的自然人即所谓的“带班长”开采,开采出的矿石由铁山河铁矿以一定价格收购,而这些“带班长”在开采过程中招用了一些劳动者。张愿军在1992年至1998年、2004年期间,先后在548洞、风井平洞等处工作。  相似文献   
124.
<正>本案争议的焦点是,被告某县人社局在仅依据某医院矽肺叁期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作出的认定老张患职业病予以认定为工伤的决定,是否应予以撤销的问题。律师认为:本案人社部门的工伤认定程序有点急,未能顾及到用人单位对职业病诊断结论的继续寻求救济程序的权利,因此,案涉工伤认定程序确实违法,理论上其所作工伤认定决定因存在事实调查不清而被撤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5.
<正>用人单位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是其法定义务,该项义务并不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而免除。终止劳动关系往往意味着患者后续保障的丧失,或者至少会给后续保障的享受带来诸多障碍。但由于现有职业病与工伤保险相关规定对职业病后续治疗缺乏统一、合理的制度设计,仲裁与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恐亦难有建设性司法政策。职业病后续治疗保障,亟需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26.
<正>本案是一宗未依法缴费参保导致职业病病人享受工伤待遇受阻的典型案例。本案中用人单位在雇佣劳动者全程中只为其参保一段时间,是实务中常见的一种社保违法情形。律师认为,本案中用人单位停保属于劳动关系正常存续期间的未依法持续参保,将职业病病人的工伤待遇支付义务判给用人单位,于理于法都能解释得通。  相似文献   
127.
管铁流 《劳动保护》2023,(11):72-73
<正>基本案情何某某于2002年9月16日入职广东肇庆某金属制品公司,从事抛光工作,接触噪声,2013年6月11日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5年开始经职业健康检查,何某某出现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症状。为此公司要求何某某调岗至仓库从事上下货工作,工资从6千余元下降到不足4千元,何某某自然不愿意,但仍于2016年1月1日无奈签署调岗申请,随后调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