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以蛭石、丝光沸石、膨润土及经改性后各物质为吸附剂,N2气氛下,在固定床实验台上进行了对烟气中单质汞脱除的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的改变对改性矿物吸附剂脱除气态汞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膨润土、蛭石对汞的吸附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未改性的吸附剂对汞的吸附能力均比较差;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改性吸附剂对单质汞的脱除,说明改性后的吸附剂的脱汞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真正起作用的活性组分CeO2占据了丝光沸石的大部分表面积和空隙;丝光沸石经CuO改性前后吸附能力几乎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2.
环境因素对硫酸盐还原菌除铊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的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初步鉴定的基础上,探讨pH、温度以及初始铊浓度对硫酸盐还原菌除铊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株耐铊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反应适宜pH为6.0,该pH环境下3个菌株的铊去除率分别为96.71%、97%和96.23%;最适温度在28~32℃范围内,此条件下3株菌株对铊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3.11%、91.84%和92.83%;初始低浓度铊对菌株除铊效果影响较小,3株菌株除铊率均达到99.4%以上。对反应过程中的pH、温度以及初始铊浓度进行调节,对于改善硫酸盐还原菌去除铊污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卧式燃气锅炉结构紧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因而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尤为重要,文中从锅炉设计以及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整理,针对燃气锅炉特点,提出定期检验提出一些建议,加深检验人员对卧式燃气锅炉安全运行的理解。  相似文献   
94.
因为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的不同,劳动者遭受伤害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造成工伤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如何判定特殊身份、特殊场合、特殊原因中的工伤,本文分三期进行案例剖析。  相似文献   
95.
王景龙  孙艳  振贵 《劳动保护》2012,(10):76-77
因为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的不同,劳动者遭受伤害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造成工伤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如何判定特殊身份、特殊场合、特殊原因中的工伤,本文分三期进行案例剖析,本期讲解了几种特殊原由下的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96.
微塑料既是一种新兴污染物,还能作为载体吸附污染物,对河流等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但目前针对我国北方河流中微塑料污染问题的研究鲜见.基于对北京市通州区内6条河流共19个点位的水样采集和分析,研究了微塑料的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微塑料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微塑料在所有点位上的检出率为100%,其中小中河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是所有河流中最高的(3.50×104 n·m-3),是运潮减河中平均丰度的4.04倍.粒径上,90.49%微塑料的粒径小于2 000μm,且仅在2个点位上监测到了粒径大于4 000μm的微塑料.微塑料呈现出纤维状、薄膜状、碎片状和颗粒状等4种形态,其中纤维状的微塑料占比最高(90.23%).微塑料以透明色和蓝色为主,共占比84.29%.人造丝的占比最高,且在各点位上的占比都在66.67%以上,而其他成分微塑料的分布在不同点位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微塑料丰度还是成分种类,河流上游均高于下游.根据微塑料的形状、成分、颜色和丰度的空间特征,解析了不同类型微塑料的来源.对于河流中占比最高的纤维状微塑料,其主要来源可能为服装洗涤、渔具...  相似文献   
97.
采用复合添加剂 (Ⅱ ) ,主要成分为 :重钙、磷酸、亚硫酸氢钠和碳酸钙等 ,以稻草 (或麦杆 )为原料 ,用硫酸酸化水解制取糠醛 ,硫酸浓度为 6 % (摩尔 % ) ,液固比为 1∶1~ 2∶1 (wt /wt) ,复合添加剂 (Ⅱ )与原料的比为 0 .0 5∶1 (wt/wt) ,出醛率 :稻草为 1 0 % ;麦杆 1 1 % ,废渣全部转化为中性复合肥。  相似文献   
98.
99.
如何规范事故的调查处理,从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落实安全措施,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事故调查处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事故调查处理相关法规不完善、部门职能未法定化、部门职能交叉等问题凸显,给事故调查处理带来一系列问题。事故的定义需要明确,有关法规适用范围需要调整目前,我国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法规依据是《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  相似文献   
100.
初中环境教育评价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定 《环境教育》2002,(4):18-19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检测、导向等多种功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对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2001年以来,笔者在进行初中《环境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重版)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校教改的实际,进行了初中环境教育评价模式的初步研究和实践。确立评价指标环境教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初中单独设课的学校不多。笔者所在学校承担了扬州市“十五”立项课题——《农村初级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其中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