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西鸡西煤田位于鸡西市郊西北角,与城市比连。该煤田开发,除了遵循一般的环评程序及规律外,作为城市近邻,还必须将来自城市的信息纳入环评轨道。一、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减轻对城市的污染是市郊煤田开发环评工作的首要目的。西鸡西煤田的东南部地区已进入城市发展规划区域。煤田开发产生的“三废”排放将明显冲击城市。竭尽全力减  相似文献   
662.
近 5 0年来 ,海河流域水环境衰退严重 ,已危及到区内人类的生存。人类干扰与海河流域水环境衰退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并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海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和近代人类干扰活动的基础上 ,探讨了海河流域潜在的水循环特征及调节因素 ,以及人类干扰与水环境衰退的关系 ,文章指出 :破坏山区森林 ,加快了山区径流向平原区的输送过程 ,增大了流域水循环速度 ;大量修建水库减慢甚至中断山区径流向平原区的输送过程 ,降低流域水循环速度 ;筑堤防、建水库改变水资源分布 ;修建水库、围湖造田及开挖新河减少流域水资源数量 ;遵守自然法则是改善海河流域水环境的唯一途径。研究结论可为规范人类活动提供指导 ,为改善海河流域水环境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663.
张晓明  罗淑英 《青海环境》1996,6(4):203-205
介绍一个用PC计算机进行偏度检验法和峰度检验法检验数据正态性的程序。  相似文献   
664.
粉煤灰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处理含磷废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其价廉易得的特点,在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研究.综述了利用粉煤灰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粉煤灰的基本性质,分析了粉煤灰除磷的机理,并讨论了pH值、初始浓度、粒径大小、温度和吸附时间对粉煤灰除磷的影响,指出了目前应用粉煤灰处理含磷废水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65.
温度环境试验中试件温度稳定时间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温度环境试验中试件温度稳定时间的估算方法。以非稳态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分别用集中参数法和有限元法计算、分析试件的温度稳定时间。给出了集中参数法确定试件温度稳定时间的计算公式,确定了集中参数法的适用范围。研究了试件外表面与试验介质之间的传热系数确定方法,考虑风速、试件外形和试验介质性质对传热的影响。将集中参数法与有限元法计算、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相符性较好。  相似文献   
666.
基于2000—2020年数据,利用IPCC法对珠三角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然后运用STIRPAT模型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划分为7个维度,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珠三角碳排放影响因素,并依据广东省发展目标提出8种预测方案。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对2021—2035年不同政策方案下的珠三角碳排放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1)既定政策情形下,珠三角2030年可实现碳达峰;2)一定的政策干预可以减少碳排放,但若政府放松管理,将无法实现碳达峰;3)实行单一减排政策情景下,碳达峰时间集中于2025—2030年;4)多种碳减排政策协调控制情境下可在2024年实现碳达峰,优于单一碳减排政策。结合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与碳排放预测结果,提出增加城市绿化、重视政策间协调配合与城市间空间联系、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电力系统、加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等政策建议,将有助于碳达峰的实现。  相似文献   
667.
陈娟  袁贝  任杰  罗会龙  张云慧  张昊  杜平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12):2792-2800
为科学评估利用累积概率分布曲线研究土壤有效态Cd含量安全阈值的可行性,该研究参考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的方法原理,以江西省上饶市Cd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分析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总量、有效态含量和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土壤总Cd含量-土壤有效态Cd含量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基于Logistic函数分布模型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模拟计算,分别推导土壤中有效态Cd的安全阈值并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土壤存在较大范围的Pb、Cd超标现象,点位超标率分别为54.70%和68.38%,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22 mg/kg;研究区有34.98%的点位存在糙米Cd含量超标,Cd是研究区农用地土壤和糙米中的主要污染物. 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土壤筛选值,反推计算研究区农用地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的阈值为0.149~0.183 mg/kg. 利用Logistic函数分布模型拟合基于有效态Cd含量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保护当地95%的糙米不超标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安全阈值为0.160 mg/kg. 研究显示,基于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法推定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安全阈值较为科学,建议用作当地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土壤钝化修复目标值,并对其他Cd污染农用地土壤的修复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68.
为了考察不同Pb2+浓度(3、5、10 mg/L)下,SBR活性污泥系统对模拟含铅废水中Pb2+的去除效果,分析了活性污泥去除Pb2+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动力学模型、红外光谱及X射线能谱对活性污泥吸附Pb2+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Pb2+浓度分别为3和5 mg/L时,SBR活性污泥系统对模拟含铅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均在98%以上,该系统中活性污泥的Pb2+吸附量为6.2 mg/g;Pb2+浓度为10 mg/L时,SBR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后期Pb2+的去除率有所下降,这与该系统Pb2+累积量(351.6 mg)过高有关. ②在Pb2+长期作用下,SBR活性污泥系统各试验阶段的MLSS均会经历先下降再恢复的过程,且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可逐渐筛选出对Pb2+耐受性较强的微生物. ③SBR活性污泥系统去除Pb2+的适宜pH范围为6~7,最佳温度为25 ℃. ④活性污泥对Pb2+的吸附机理主要表现为化学吸附作用,包含表面有机络合、离子交换等过程. 研究显示,SBR活性污泥系统更适用于处理低浓度(3、5 mg/L)的含Pb2+废水.   相似文献   
669.
为定量揭示暴雨径流对大型水库外源总磷(TP)负荷量的影响,构建新安江模型,结合TP浓度高频在线监测数据,计算千岛湖主要入库河流新安江街口断面逐日TP负荷量,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暴雨径流携带TP负荷量对新安江TP年总入库负荷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近60年来,千岛湖流域年暴雨雨量占年降雨总量的28.1%,平均暴雨频次为6.2次/a,年暴雨雨量和频次均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呈上升趋势;(2)基于逐日流量模拟和高频水质监测数据计算的入库TP负荷量为基于逐月常规监测数据计算结果的2.9倍;(3)典型年(2020年5月1日—2021年4月30日)通过街口断面进入千岛湖的径流量和TP负荷量分别为96×108 m3和1 506 t,其中由暴雨产生的径流量和TP负荷量占比分别为47.9%和69.4%.研究显示,暴雨事件对水库外源磷负荷的贡献较大,暴雨径流携带高浓度磷的汇入对水库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构成较大威胁,采用高频监测网络与水文数值模型高效融合的方法,能有效提升水库TP外源负荷量的计算精度,可为加强认识水库磷污染过程、保障水库水质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70.
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利用200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188组农田总氮(TN)地表径流试验样本,基于Bayesian递归回归树模型建立了长三角地区农田肥料部分(不包括土壤本底含量)总氮流失估算模型.同时,在ArcGIS平台上,估算了200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与安徽)1 km×1 km农田肥料总氮地表流失率和流失负荷.结果表明:基于长三角地区化肥施用量、年降雨量、土地利用现状与水系等数据构建的长三角地区农田肥料TN地表流失率估算模型是有效的,模型校准和验证R2分别达到0.820和0.744,模拟结果相对可靠.长三角地区农田TN流失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其中位值为3.36%(R50为3.09%~3.63%),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粘粒比重、施N量等;相应地,2008年流失负荷为88.1 Gg·a-1(71.9~104.4 Gg·a-1,以N计).TN流失率较高的区域集中在淮河北部及江苏东部沿海区域,流失负荷贡献最大的市依次为盐城、徐州、阜阳、亳州,共占研究区域农田肥料TN流失负荷的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