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命名为B—27。考察了碳源、氮源、pH、温度、培养时间等多种因素对絮凝剂(命名MBF—27)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pH为7.0、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72h时,絮凝剂MBF—27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3.8%。红外光谱扫描分析表明,该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同时,生物絮凝剂MBF—27对气田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0.77%和86.1%,优于传统的絮凝剂聚乙烯丙胺(PAM)和三氯化铁(FeCl3)。  相似文献   
12.
通过振荡吸附实验,研究了粉煤灰-膨润土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颗粒吸附材料在含铅离子废水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制备颗粒吸附剂的优化条件为:粉煤灰∶膨润土=5∶5(质量比),在600℃下焙烧2h.在温度25℃、pH值为5、Pb2+初始浓度为40mg/L、吸附剂用量为2g/L、吸附时间为1h条件下,吸附剂对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可达95.27%.  相似文献   
13.
以三七渣为基质,采用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淀粉酶,考察了硫酸铵(氮源)添加量、三七渣粒径、固体培养基含水率、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悬液接种量等因素对产淀粉酶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黑曲霉固态发酵三七渣产淀粉酶适宜的硫酸铵添加量为40~60mg/g(以干药渣计),最佳三七渣粒径为100目,最适固体培养基含水率为55%,最佳发酵温度为34℃,最适发酵时间为7d,最佳菌悬液接种量为10%(质量分数)。正交实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优化的发酵条件为:硫酸铵添加量50mg/g,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5d,在此发酵条件下,黑曲霉固态发酵三七渣产生的淀粉酶的酶活可达84.15U/g(以湿物料计)。  相似文献   
14.
絮凝剂产生菌B-7的培养条件优化及生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成都市土壤中筛选分离了1株具有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7。考察了碳源、氮源、温度、培养时间、pH等多种因素对絮凝剂(MBF-7)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淀粉,氮源为硫酸铵,培养时间为72 h,初始pH为7.0,温度为30℃,对0.4%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1.3...  相似文献   
15.
软锰矿-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掺杂一定量的软锰矿,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一种软锰矿-污泥活性炭,并运用比表面积测定、电镜扫描、红外光谱分析及O2-TPO等表征手段对软锰矿-污泥活性炭及纯污泥活性炭进行了结构特性的比较分析,证明添加软锰矿将污泥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提高52.33%,是由于在制备过程中软锰矿催化了污泥中有机质的分解,同时也为新生炭提供了更多的骨架,促进了积炭反应的发生。软锰矿-污泥活性炭和纯污泥活性炭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实验表明:当Pb2+初始浓度为40 mg/L、pH为5.0、活性炭用量为2 g/L、吸附时间为1 h时,软锰矿-污泥活性炭对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可达88%,效果明显优于纯污泥活性炭。常温下软锰矿-污泥活性炭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剩余污泥制备吸附剂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碳污泥吸附剂.通过对比不同活化剂活化效果,并对影响活化产物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3mol/L的ZnCl2为活化剂,活化温度为550℃,固液比为1:2.5,热解时间2h,制备的活性碳吸附剂吸附碘值为317.4mg/g,活性炭吸附剂比表面积为232.526m2/g.采用制备的活性碳吸附剂处理模拟废水COD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养猪废水培养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群B-737及发酵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养猪废水作为产絮菌群B-737的廉价替代培养基,研究了养猪废水COD浓度、外加草酸铵、磷酸盐的量对B-737菌群生长和产絮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优培养基下进行发酵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该养猪废水本身具有较合适的碳氮比(COD约为3 000 mg.L-1,TN约为170 mg.L-1),无需外加碳、氮源,只添加1.6 g.L-1K2HPO4,0.8 g.L-1KH2PO4时,菌群B-737在其中发酵18~24 h便能达到1.5 g.L-1产絮量,同时对废水本身COD、TN削减率分别为61.9%和53.6%.不仅将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基成本降低90%左右,也为养猪废水提供了一条新的资源化途径.用Logistic和Luedeking-Piert方程分别研究产絮菌群B-737分批发酵的生长和产絮动力学,获得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钢渣对直接大红4BE染料的脱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拌吸附的方法,在混凝搅拌装置中考察了钢渣对直接大红4BE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7.0、染料初始浓度为100 mg/L、钢渣目数为100~120目、用量为10.0 g时,按染料与钢渣的质量比2∶1(mg/g)、转速为200 r/min搅拌吸附,脱色效果较好。当反应时间为100 min时,脱色率为97.14%,可达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色度的Ⅰ类标准。吸附过程的机理主要有快速的物理吸附、OH-与带色素的阴离子之间的配位体交换及絮凝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云南某硫化矿酸性废水中,分离出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其最佳生长条件的研究表明,最佳培养温度为30%左右,最佳生长pH为2.0~2.5,最佳生长初始Fe^2+浓度为0.15mol/L左右,同时在进行细菌培养时接种量取在10%是比较恰当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污染物源分离技术,结合"生物-生态耦合"理念,提出符合农村分散式养猪废水的处理技术方案。倡导干清粪方式,废水采用厌氧池和二级氧化塘工艺联合处理;同时探讨厌氧消化液作为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替代培养原料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干清粪工艺的养猪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COD、NH+4-N、TN和TP经"厌氧+兼性塘+好氧塘"工艺处理后,出水达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以消化液为主要培养基质,外加蔗糖2.0 g/L,K2HPO41.6 g/L,KH2PO40.8 g/L为发酵基质时,产絮菌群B-737发酵24 h,可达1.5 g/L,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基成本降低8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