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2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41.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固体废物的海洋处置、土地填埋处置、深井灌注处置,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处置、焚烧处置、热解处置,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的定义、机理及这几种处置技术各自的优点、缺点或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几种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经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固体废物处置将以土地填埋为主,而资源化技术是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42.
采石场大气污染物源强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石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在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TSP、PM10的影响,而TSP、PM10的影响又取决于其产生的源强的大小及扩散模式。以襄樊市襄阳城南岘山两处采石场为例,采用模拟实验、实测法对采石场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扩散参数及源强的确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通常气象(平均风速)条件下,各类稳定度的TSP小时平均浓度在下风向距离800m以上均较低。基本上与实测值的。TSP值相吻合。在D类稳定度情况下,距离污染源800~900mTSP最大小时平均浓度为0.13~0.11mg/hm^3。  相似文献   
343.
垃圾焚烧系统中二噁英类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焚烧是城市中二噁英类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如何控制焚烧二噁英类的形成和排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类的三种形成途径:原始垃圾中存在二噁英类、从头合成、前体物形成。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二噁英类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反应物、反应表面、催化剂、温度、烟气环境、氯源、水分),从而为二噁英类的形成和排放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344.
生态水泥中重金属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水泥中的重金属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泥回转窑混烧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总量及浸出性质两个方面分析了现有的重金属测定方法,并通过试验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1)荧光光谱法是最优的总量测定方法;(2)目前我国常用的浸出毒性测定方法不适用于水泥体系;(3)长期浸泡方法可用于测定特定条件下重金属的长期浸出性。这些结论为制定水泥窑混烧危险废物技术的标准与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5.
介绍了离子交换工艺,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原理,论述了NaSCN与COD的相关性,提出了污水回收装置进料流量及再生剂(NaOH)流量的设定值,为操作程序的时间更改提供了依据,使之提高了NaSCN的回收率,降低了腈纶的NaSCN的单耗。  相似文献   
346.
油污染土壤气体抽排去污影响因素分析及机理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油污染土壤油排去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假定土壤中非水相液态有机物及抽排气体都为理想状态下,应用拉乌尔定律及达西方程,建立了一种简化机理模型,给出了求解步骤及计算机求解程序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347.
猪粪和锯末联合堆肥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 3种配比的猪粪和锯末为原料 ,进行了联合堆肥中试研究。一次发酵采用温度反馈通气量控制的静态好氧堆肥系统 ,周期 1 5d ;二次发酵采用定期翻堆自然腐熟 ,周期 30d。试验分析了堆制过程中温度、含水率、有机质、pH值的变化。对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和养分分析表明 ,3种配比的堆肥产物均可达到腐熟度要求。猪粪养分含量越高 ,产物养分越高。通过堆肥工艺的优化控制和加水措施 ,猪粪和锯末联合堆制可以在 4 5d内获得高质量的有机肥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8.
<正> 大气化学法的依据,就是利用金属矿床从其形成时开始到其完全被破坏为止所存在的天然作用,即“呼吸作用”。由于这种作用,在裸露矿、盲矿、埋藏矿和隐伏-埋藏矿之上的超覆岩石中、底层土壤和土壤的空气中以及近地表的大气圈层中,都会形成气体分散晕。这些气体分散晕虽然少数可与矿床同时形成,但多数是由矿体和矿床中后来出现的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形成的。它们是一种由化学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元素化合物等组成的复杂的、多组分的动力体系,然而,有关这些化合物在气体分  相似文献   
349.
卫生填埋场结构稳定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卫生填埋是一项特殊的工程,可能产生结构稳定性问题。本文根据填埋工程的特点,从填埋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卫生填埋场边坡、地基、填埋体、垃圾坝等的稳定性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形式。填埋工程改变了填埋场原有的力系平衡,填埋体成分结构复杂、抗剪强度低、压缩变形大是填埋场结构稳定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参滤液和填埋气体的孔隙压力、渗滤液的渗透压力、填埋气体爆炸的冲击力、施工作业的人为营力是影响填埋场结构稳定性的主要作用力;抗滑稳定性、渗透稳定性和沉降是填埋场结构稳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50.
聂铁城 《安全》1996,17(4):33-36
企业职工全员安全教育刍议聂铁城(中国航天工业部总公司第三研究院)企业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对象。除了物的安全状态而外,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准。职工的安全素质,首先来自职工自身的精神文明和对于各类基础知识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