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22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鄱阳湖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前针对鄱阳湖流域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特征的研究仍较少,因此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鄱阳湖沉积物中DOM的物质组成和来源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沉积物DOM的腐殖化程度较高,是陆源输入和藻类、浮游生物等内源产生的混合型,且以陆源输入为主.与碟形湖区相比,通江水域沉积物DOM的有色溶解性有机质浓度更高、 DOM粒径更大且芳香性及腐殖化程度更高.通过PARAFAC共解析出3个类腐殖质组分(C1、 C2、 C4)和1个类蛋白组分(C3).与碟形湖相比,腐殖质组分均表现为通江水域更高,其中C1组分在两区域的占比均为所有组分中最高,前者为42%,后者为46%.空间分布上,4个组分荧光强度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高值主要分布在都昌和南矶湿地水域附近,分析主要与丰水期水位上涨、大量植物被淹死亡和人类活动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区不同沉积物DOM荧光组分差异较小,但以碟形湖区沉积物DOM腐殖化程度略高.  相似文献   
372.
3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噁英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3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英类浓度分布的实验研究表明,飞灰中二英类异构体的浓度分布具有相类似的特征,高氯代二英类的含量明显高于低氯代二英类.飞灰中二英类的毒性贡献主要来自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布袋除尘器前添加活性炭粉末时,飞灰的二英类浓度比没有添加活性炭时高1.8倍,而尾气中二英类浓度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373.
王龙康      聂百胜    蔡洪检  彭斌    李安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6):126-131
为了治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遏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管理进行了研究。经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辨析了煤矿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的关系;结合脆弱性分析了煤矿安全隐患的风险大小,结合LEC法说明了安全隐患风险分级标准;结合煤矿生产过程的特点,提出了煤矿安全隐患动态分级闭环管理方法,设计了与之配套的奖惩办法。煤矿安全隐患动态分级闭环管理方法和配套的奖惩办法在南方的一个千万吨级矿井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煤矿安全隐患的治理能力,提高煤矿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74.
煤岩变形破裂的电磁辐射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受载煤体变形破裂电磁辐射规律进行了研究及分析 ,并对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应用于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电磁辐射与煤岩体的载荷、加载速率及变形破裂过程呈正相关。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在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等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5.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裂解正己烷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方式滑动弧放电对正己烷的裂解效果,检测了主要裂解产物,并分析了供给电压、正己烷初始浓度、电极材料和反应器结构对裂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法可以有效处理正己烷,最高裂解率达96%.在空气中的主要裂解产物为CO2、CO、NO2和H2O.增大供给电压可以提高正己烷裂解率;初始浓度增大后裂解率下降,但绝对处理量增大;相同能耗情况下,采用铁电极时能量利用率最低,正己烷裂解率低于铝电极和铜电极;电极最小间距和喷嘴直径之间的比例关系影响裂解效果,优化两者的匹配关系可以提高裂解率.  相似文献   
376.
垃圾处理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启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分析了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的变革和欧盟的填埋导则、包装导则等关键法规及标准对于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影响,讨论了垃圾焚烧处理、机械生物处理、热解气化技术、卫生填埋技术等垃圾核心技术的发展变化.建议在我国积极发展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国家对于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应给予必要的经济政策支持和引导;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垃圾管理战略,改变末端处理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377.
现代水泥工业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经济增长的支撑之一.根据现今科技发展成果及其应用趋势来判断,水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一种难以被替代的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虽然水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水泥在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中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大宗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378.
垃圾焚烧飞灰磷酸洗涤对重金属的固定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的固定是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技术的核心问题.通过系统试验,研究了垃圾焚烧飞灰磷酸洗涤对重金属溶出、后续烧结过程中重金属挥发,以及重金属化学形态变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酸洗涤在有效洗脱飞灰中氯盐的情况下,能够显著减少洗涤过程中重金属的溶出,抑制烧结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从而避免了飞灰处理过程的二次污染;同时,磷酸洗涤使飞灰中的重金属在烧结前后均向更为稳定的化学形态转化,烧结产物中重金属主要以残留态存在,从而提高了烧结产物资源化利用的长期环境安全性.  相似文献   
379.
不同空间尺度的景观结构对袁河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旺  王鹏  丁明军  张华  黄高翔  聂明华 《环境科学》2022,43(3):1434-1446
为分析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与浮游细菌群落的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于2019年8月(丰水期)和2020年1月(枯水期)在袁河14条支流采集表层水样,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确定浮游细菌群落的特征,采用Bioenv和方差分解(VPA)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景观结构(景观组成与景观格局)、水化学特征和浮游...  相似文献   
380.
我国填埋场渗滤液控制现状、问题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从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防渗材料与方法、渗滤液收排、地表覆盖层、渗滤液处理技术等方面,对我国填埋场渗滤液技术现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渗滤液产生量过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