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41.
水洗、印染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高、色度高、难降解有机物含量较高,处理达标难度大,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应达到的标准,确定采用厌氧池、卡鲁塞尔氧化沟组合工艺,对水洗、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出水可以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CODCr去除效率为97.1%,SS去除效率为90%以上,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分析了山东西部煤田石炭系高岭石夹矸的成分性质,并对其进行了除铁漂白试验研究,得出了山东西部煤炭田石炭系高岭石夹矸是一种优质高岭石矿物原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介绍了细胞固定化方法、影响因素、固定化载体的选择及固定化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4.
综述了常用的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简述了几种常见的固定化载体 ,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废气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5.
根据曲江台野外波形试记情况,分析所记录到的天然与非天然地震事件.根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区域数字测震台站勘选技术要求,计算分析连续48小时的背景噪声速度均方根值(RMS)和噪声功率谱密度,结果表明该台基的背景地噪声达到"Ⅰ类台基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146.
研究从原油污染土壤中驯化分离出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系,以海藻酸钠和硅藻土复合载体将其制备成固定化菌,比较了固定化降解菌与游离菌对土壤中原油的降解率以及它们在土壤中活性与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著降解菌经驯化后显示了较高的耐受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固定化降解菌产生了较同等菌量的游离菌明显高的降解优势,特别是在实验初期(20天时)...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二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东莞某制衣公司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pH调节为7~7.5,某混凝剂投加量为20mg/L,水解酸化停留时间为6h,有机负荷为1.5kgBOD5/(m^3.d)时,COD、BOD5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2%YO90%,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688978—1996)二级标准。给出了混凝加药单元及接触氧化池单元的调试方法,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8.
康媞  胡文  陈守应 《环境工程》2012,30(4):46-47,69
为了寻求对于煤矿酸性废水的经济适用处理技术,利用石灰中和沉淀法和石灰石中和法分别在贵州省织金县凤凰山地区废弃煤矿及贵阳市花溪区猫冲煤矿废水处理工程中进行应用研究,前者处理后出水pH平均值为8.06、TFe浓度平均值为0.66 mg/L、TMn浓度平均值为0.85 mg/L,工程运行费用为1.06元/t废水;后者处理后出水pH平均值为5.99、TFe浓度平均值为177.76 mg/L、TMn浓度平均值为8.48 mg/L,工程运行基本没有费用。从两个技术应用的水质情况及运行情况分析,两个技术有其相应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9.
浅水湖泊模型PCLake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水湖泊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生态系统之一。随着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人们对浅水湖泊也日益关注,并尝试采用不同生态模型对湖泊水质进行预测。PCLake模型是浅水湖泊专用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浅水湖泊污染物的变化。该研究介绍了PCLake模型原理概况,梳理了应用实例。从浅水湖泊的稳态转换研究、气候变化、湖泊管理等领域阐述了PCLake模型的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对PCLake模型与CAEDYM模型、LakeWeb模型、MIKE21模型、CE-QUAL-W2模型、WASP模型等常见的湖泊水生态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PCLake模型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浅水湖泊PCLake模型研究领域提供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150.
XP1菌株强化湿地植物脱氮及其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从南四湖人工湿地中分离的一株具有良好脱氮作用的反硝化细菌XP1,分别接种于湿地植物芦竹、芦苇和香蒲的根际土壤,考察菌株XP1对3种植物的强化脱氮作用,并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考察强化脱氮过程中菌株XP1在3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的变化. 结果表明:模拟湿地在未强化脱氮时,3种植物湿地在相同条件下脱氮能力大小顺序为芦竹>芦苇>香蒲;3种植物的根际土壤所含微生物种类基本相同,所含微生物总量顺序为芦竹>芦苇>香蒲,其中土著XP1菌株在芦竹、芦苇和香蒲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的含量比值约为1.5∶1.3∶1. 加入菌株XP1强化脱氮后,香蒲、芦苇、芦竹3种植物湿地总氮去除率分别由14%,56%和56%提高至98%以上,强化脱氮作用明显;含氮废水ρ(TN)降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ρ(TN)≤1 mg/L〕时,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数及微生物总量都有所下降,其中菌株XP1在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0%,53%和67%,但根际细菌菌群结构未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