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295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黄国明  黄润秋 《灾害学》1996,11(3):10-14
应用线性罗吉特模型,本文提出了边坡破坏概率估计的新方法,由收集到的边坡实例建模,进而用于待判边坡破坏概率计算,就能预测待判边坡的稳定程度.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32.
曙光化工厂二车间人多摊子大,难于管理,因而一度成为制约全厂效益的瓶颈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工厂于三月前将设备处的李大勇调任为该车间主任。李大勇年轻有为,敢管敢抓,生产很快就有了起色。  相似文献   
133.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隗合明  丁华 《四川环境》2003,22(3):86-90
矿产资源开发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不少环境问题,如破坏土地和生态环境,在矿石采选冶中产生“三废”对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破坏水资源平衡,引发地质灾害等。因此,现在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首先,应制订并实施各地区的矿产开发规划,根据环境容量等调整矿业布局和矿业结构,严格对矿山环境进行监测、监管;其次,应加强对矿山环境的调查和评价,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科技研究,提高矿山环境防治技术水平并加速技术推广;最后,应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使矿山环境在全体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下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4.
在1M硝酸介质中,铀(Ⅵ)与三烷基氧膦形成的络合物被环已烷萃取,以达到富集和分离杂质的目的。有机相中的铀(Ⅵ)再用混合络合剂反萃取。当pH=7.8时在水—丙酮混合介质中,铀与5—Br—PADAP和F~-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78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采用在(1+2)硝酸介质中,酒石酸存在下,用C.L—TBP萃淋树脂吸附钍与其它杂质元素分离。再用4M盐酸溶液解吸钍,在草酸尿素等掩蔽剂存在下,钍与铀试剂Ⅱ形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在波长668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136.
利用溴(Br2)能氧化甲基红溶液并使其褪色,褪色程度与溴量呈线性关系的原理,通过对溶液酸度、各试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干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大气中游离溴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25μg/10ml,摩尔消光系数ε=3.9×104,线性范围为0~16μg/10ml.分别测定含溴量为2.4μg和5.60μg,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在6.7%和5.0%(n=9)之间,相对误差小于7.0%.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承载力反思:概念、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庆  邓玲  封志明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073-2086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基础和约束条件。通过梳理承载力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发展,指出其在研究应用中存在概念边界模糊、评价偏向于指标计算、承载力传导机制研究不足等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以及新时代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变革对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支撑空间规划编制的承载力评价应进一步明确承载力的概念内涵、明晰承载力内在机制、构建承载力评价体系;在实践应用中应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的新变化新需求,支撑空间规划的新目标、切合空间治理的新模式、顺应空间治理的新手段,为确定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的主要指标、战略部署,以及指标约束传递与地域功能传导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0.
日本1990年6月18日召开的保护地球环境内阁会议上,对目前日趋严重的全球温暖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防止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