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魏红  郝淼  李娟  李克斌  董雯  付冉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1):4538-4546
采用超声(Ultrasound,US)催化过硫酸氢钾(Potassium peroxymonosulfate,PMS)对离子型碘代X射线造影剂-泛影酸钠(Sodium diatrizoate,DTZ)进行氧化降解,考察反应温度、初始pH的影响,分析US/PMS氧化DTZ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和中间产物,并采用毒理基因组学评估DTZ氧化过程中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US/PMS对DTZ具有显著的氧化效果,与单独US、PMS相比,反应60 min,降解效率分别提高了18.5和1.6倍.DTZ的降解率随温度(15~45℃)的升高而升高,降解过程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活化能Ea=21.98 kJ·mol-1;pH=3.21和9.16~11.05时,DTZ的降解率较高.自由基抑制结果和EPR分析表明,O2-·和1O2是US/PMS氧化DTZ的主要活性物质.反应过程中IO3-和I2的生成量随DTZ降解率升高而增大.HPLC/MS/MS共检测出10种产物,其中3种为脱碘产物.基因毒理组学分析表明,DTZ毒性随反应的进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市区PM2.5污染特征及其溯源与追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乌鲁木齐市大气中PM2.5的污染特征,分析其质量变化浓度与各种气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利用美国空气资源实验室的HYSPLIT模型对颗粒物进行备季节代表月份的溯源和追踪分析,为正确认识乌鲁木齐市区大气PM2.5污染状况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为以后的对比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PM2.5质量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月,受采暖期的影响,冬季PM2.5质量浓度全年最高。(2)PM2.5的质量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性,与气压的呈正相关性;在无降水的前提下,PM2.5的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3)春、夏、秋三季PM2.5来源主要是阿拉山口、阿勒泰北部及南疆,冬季则主要来自于南疆。到达乌鲁木齐的颗粒物主要向河西走廊及阿拉山口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皂河氨氮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西安市皂河多次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城市小流域水环境中氨氮(NH4-N)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皂河NH4-N平均浓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为上游和中游高于下游;2)枯水期24h的河流流量与NH4-N浓度负相关;3)洪水统计分析,NH4-N浓度峰均超前于流量峰;4)洪水过程中NH4-N污染物负荷主要以点源污染为主,非点...  相似文献   
14.
魏红  赵江娟  景立明  钮金芬  付冉  董雯 《环境科学》2023,44(12):6811-6822
采用NaHCO3活化荞麦皮生物炭,优化得到生物炭0.25N-BC[m(NaHCO3):m(荞麦皮)=0.25:1],通过SEM、BET、XRD、Raman、FTIR和XPS等方法进行表征,分析NaHCO3对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究其对非离子型碘代X射线造影剂碘帕醇(IPM)的吸附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与荞麦皮生物炭相比(BC),NaHCO3活化生物炭的结构缺陷程度更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由480.40 m2·g-1和0.29 cm3·g-1增至572.83 m2·g-1和0.40 cm3·g-1,ID/IG是BC的1.22倍),表面含碳和含氧官能团数量发生显著变化,极性增强[(N+O)/C由0.15增至0.24],能够有效吸附IPM,0.25N-BC对IPM最大吸附量达到74.94 mg·g-1,是BC (7.88 mg·g-1)的9.51倍.拟二级吸附动力学和Langmuir、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可很好地拟合0.25N-BC对IPM的吸附,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和单层、非均质多层吸附为主;孔隙填充、氢键、π—π和n—π相互作用是0.25N-BC吸附IPM的主要机制.对比不同碱[KOH、Na2CO3、NaHCO3、KHCO3和Ca (HCO32]活化荞麦皮生物炭对IPM的吸附,0.25N-BC吸附效率高,达到吸附平衡时间短,能有效去除实际水体(二沉池出水和湖水)中IPM的残留,并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吸附-解吸3次后对IPM的去除率仍保持在74.91%.研究表明NaHCO3活化荞麦皮生物炭是一种绿色有效,可持续去除含碘有机物的优良吸附剂.  相似文献   
15.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很多个子系统构成。在诸多的子系统中,我们需要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系统组合起来,有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有组织、有保障地进行。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关键点,以及构建垃圾分类全流程体系的探索实践,从构建组织领导、长效管理和分类保障等3方面机制提出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紫外(UV)增强NaOCl氧化泛影酸钠(Sodium Diatrizoate,DTZ)的效果,考察了NaOCl浓度和初始溶液pH对该过程的影响,分析主要活性物种及其贡献,并探讨DTZ的氧化路径和氧化产物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UV/NaOCl能够显著提高DTZ的氧化效果,初始pH=6.5,40min,DTZ的降解率达到100%.氧化过程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k为4.999×10-2 min-1,分别是NaOCl氧化(k=7.517×10-3 min-1)和UV (k=1.451×10-2 min-1)的6.65倍和3.45倍.自由基抑制实验表明,与HO·和Cl·相比,二级氯自由基ClO·和Cl2-·是UV/NaOCl氧化DTZ的主要活性物种.NaOCl浓度在50~150μmol·L-1范围升高,DTZ的降解率增加;初始pH对DTZ降解的影响较为显著,pH=6.50降解效果最好,ClO·和C...  相似文献   
17.
基于SD模型的博尔塔拉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入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水资源承载力定量化计算,在对博尔塔拉河流域地理环境现状和该方法建模思路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适合该地区特色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简称SD模型)。应用Yenism软件,把各参数代入方程,对博尔塔拉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需求进行动态计算。通过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博尔塔拉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也为其他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非点源污染监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基于常规技术条件下的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案.该监测方案首先强调了监测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监测区域的概况调查和指标筛选等;在监测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将监测区域分为城区、农业和流域三类,城区以西安为例,通过功能区的划分设置采样点,总结了次降雨过程中采样的频率和方法等;农业以某灌区为例,通过单元划分,在各引水渠与排水渠设置采样点,并介绍了灌溉过程中的采样的次数、时间间隔等;流域以渭河关中段为例,提出了各采样断面的设置原则,分析了降雨过程中各断面的采样规律.最后讨论了不同区域非点源污染监测的主要特征,提出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案是非点源污染研究和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