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的中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铸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绩,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是: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既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消除党和人民"心头之患"的必然要求,又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长三角背景点夏季PM2.5污染特征,于2018年5月30日—8月15日在上海市崇明岛对PM2.5样品进行昼夜采集,并对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Cl-、NO3-、SO42-、Na+、NH4+、K+、Mg2+、Ca2+)进行了分析.运用PSCF(潜在源贡献)方法判别污染物排放源区,并结合PCA(主成分分析)和PMF(正交矩阵因子)源解析探究PM2.5来源.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崇明岛ρ(PM2.5)平均值为(33±21)μg/m3,低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值(35 μg/m3),但在部分时段存在显著超标现象,ρ(PM2.5)最高值在120 μg/m3以上.②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4±9.3)μg/m3,占PM2.5的42.4%,其中SNA(SO42-、NO3-、NH4+三者统称)为主要离子,占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的85.7%.③n(NH4+)/n(SO42-)(NH4+与SO42-的摩尔浓度比)显示,清洁期〔ρ(PM2.5) < 15 μg/m3〕呈贫铵状态,过渡期〔15≤ρ(PM2.5)≤35 μg/m3〕和污染期〔ρ(PM2.5)>35 μg/m3〕均呈富铵状态;过渡期SNA主要以NH4HSO4和NH4NO3形式存在,而污染期则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形式存在.④通过对两次典型污染事件进行离子相关性分析和PSCF分析发现,E1污染事件(5月30日—6月8日)为局地生物质燃烧型污染事件,E2污染事件(7月23日—8月1日)为区域传输污染事件.源解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两次典型污染事件期间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对PM2.5的贡献最显著,贡献率分别为62.8%和59.8%;其次是生物质燃烧,其贡献率分别为32.5%和20.1%;E2污染事件期间海盐源对崇明岛PM2.5贡献率较高(16.6%),远超过E1污染事件期间对PM2.5的贡献率(2.7%).研究显示,区域输送对崇明岛PM2.5有显著贡献,二次颗粒物累积是崇明岛PM2.5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技术对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水污染严重的长江流域需从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控制、水污染监测系统的构建开展水污染治理研究.传统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存在污染物去除效率预测精度较低、污水优化控制成本较高、水污染监测滞后效应严重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因此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污水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控制及水污染监测系统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能力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指导.结果表明:①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径向基神经网络、多层前馈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污水污染物去除过程进行建模与优化,为精确预测长江流域重金属(Cr、Cu)、营养盐(TN、TP)、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BDEs(多溴二苯醚)、HCH(六氯环己烷)〕的去除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②采用污水处理的自动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递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糊神经网络等)构建污水智能控制系统,为长江流域实现高效节能的污水优化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③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小波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叠层去噪自动编码器等)建立水污染智能监测系统,为解决长江流域水污染监测响应滞后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对长江流域提高污水污染物去除率,降低污水优化控制成本,提升水污染监测时效性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太湖蓝藻水华期产生的可溶有机物(DOM)为代表,研究溶解性有机碳(DOC)、有色DOM(CDOM)以及荧光DOM(FDOM)的生物降解,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和二维相关图谱分析(2D–COS)揭示独立FDOM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解初期DOC浓度剧烈下降,而后缓慢降低,且与CDOM浓度线性相关.G模型拟合确定DOC中活性、半活性以及非活性部分分别占40%,37%,23%,表明藻华期DOC中大部分(77%)可在短期内降解.SUVA_(254)、S_R、HIX等指标变化说明生物降解中DOM的芳香度、平均分子质量、腐殖度等逐渐升高.4个独立FDOM组分的生物活性大小为:类色氨酸组分类酪氨酸组分类富里酸组分类腐殖酸组分,其中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是活性和半活性FDOM的主要组成,而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组分是非活性FDOM的主要组成.结合2D–COS进一步发现激发波长较低的荧光组分优先被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5.
南京某县空气、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建立的采样及分析监测程序对南京某县空气、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调查监测,探讨了多环芳烃在空气、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及可能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4—2016年湖体水质中氮素质量浓度分析,结合出入湖总氮浓度、水量、湖体水生生态等影响因素,发现太湖水体中总氮浓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监测点位总氮为0.530 mg/L~5.51 mg/L,时空分布不均,差异明显。时间上,总氮浓度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最低,且月均值变化曲线呈现出规律的正弦函数波形。空间上,总氮浓度大致表现出由西部湖区向东部湖区递减的趋势,呈现西部湖区﹥北部湖区﹥南部湖区﹥湖心区﹥东部湖区。要改善湖体水质,不仅要切断污染源,而且要加强水生生态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7.
8.
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它所消耗的铅占全球总耗铅量的82%。我国铅酸蓄电池工业本世纪80 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90年代年产量达3000多万kWh,铅酸蓄电池也是对环境、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种,随意抛置的废铅酸蓄电池所分解出的重金属和有毒废液会对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急性或慢性的铅摄入会造成代谢、生殖及神经等方面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只30万t废铅酸蓄电池产生,从事回收的部门有:供销系统的物资回收公司,物资系统的物资再生利用公司、机电系统的蓄电池制造企业,有色系统的再生铅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个体收购者,回收工作总体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迄今,我国仍未制订完善合理的废铅酸蓄电池管理法规及其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9.
废铅酸电池回收再生市场需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再生铅工业,是在重视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金属再生资源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汽车、通讯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铅的要求不断提高。但随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出台,我国的再生铅工业也面临严峻考验。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扩大回收规模、提高工艺水平、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我国再生铅工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再生铅主要原料的废铅酸蓄电池,是固体废物中的危险物,对它的收集、转运、贮存、处理、再生等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规定和重点控制,并使用集中处置的原则进行管理。废铅酸电池管理不好会给环境带…  相似文献   
10.
吴伟  白永刚 《环境工程》2007,25(5):34-36
采用电解-SBR联合技术对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降解处理。考察了电流强度、反应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以及电解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后续SBR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和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电解-SBR联合技术对硝基苯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