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3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2.
保存温度及时间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改变保存温度和时间,研究了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污泥活性恢复能力.结果表明,保存温度、时间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影响显著.常温(15±2)℃、低温(5±2)℃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影响较小,而中温(30±2)℃、冷冻(-20±2)℃都会使其活性大幅降低,甚至消失.在保存的前30d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迅速下降,然后趋于缓慢.根据衰减指数模型推出常温状态下衰减指数为0.0324,相对于其他温度最小.并根据保存温度、时间对其影响的特点提出了合适的保存方法,使得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活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3.
生物膜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分别研究提高基质浓度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提高反应器总氮容积去除负荷的影响。实验之前总氮容积去除负荷达到2.11kgN(/m·3d),总氮去除率为87.9%。以提高基质浓度的方式经过50d的培养,总氮容积去除负荷稳定在4.0kgN(/m·3d),进水总氮浓度从300mg/L逐渐提高到700mg/L,NH4+-N、NO2--N出水浓度分别达到70mg/L和100mg/L;以缩短HRT的方式经过55d的培养,总氮容积去除负荷达到7.0kgN(/m·3d),HRT由3h缩短至0.67h,NH4+-N、NO2--N出水浓度分别达到40mg/L和60mg/L。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水基质浓度的增加水中游离氨和亚硝酸的浓度随之增加,从而抑制厌氧氨氧化菌活性,不利于反应器脱氮效能的提高。在相同总氮容积负荷下缩短HRT有利于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富集,但过短的HRT容易导致微生物流失。  相似文献   
24.
温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李祥  黄勇  郑宇慧  袁怡  李大鹏  潘杨  张春蕾 《环境科学》2012,33(4):1288-1292
采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通过氮去除速率的测定,研究了不同温度变化方式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6~37℃之间变化时,氮去除速率在1.51~1.84 kg.(m3.d)-1之间波动.其中逐渐降温的氮去除速率变化幅度4.35%,比阶梯降温(氮去除速率变化幅度9.03%)更有利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的稳定.当温度低于20℃时,反应器氮去除会快速下降.特别当温度低于15℃时,反应器氮去除速率下降至0.55 kg.(m3.d)-1,同时出现大量的NO2--N积累,从而抑制厌氧氨氧化反应.对其进行线性拟合发现,低于20℃时温度与氮去除速率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根据温度变化对反应器氮去除速率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及实现低温高效运行的控温策略.  相似文献   
25.
HCO3-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祥  黄勇  袁怡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2):292-298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通过氮去除速率的测定,研究了HCO3-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CO3-与NH4+-N进水浓度比值为0.21时,反应器出水pH值大幅升高,抑制了厌氧氨氧化菌活性,使得氮去除速率大幅下降.当其比值为1.13时,反应器内pH能够降低到厌氧氨氧化菌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同时,反应器的氮去除速率开始逐步升高.当过量的HCO3-进入反应器后对厌氧氨氧化反应无影响,说明HCO3-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维持反应器pH值与脱氮效能十分重要.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中HCO3-与NH4+-N进水浓度最佳比值为1.13.  相似文献   
26.
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  黄勇  袁怡  李祥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12):70-73,79
传统生物脱氮除硫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近年来,通过对脱氮微生物的深入研究,生物脱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在生物同步脱氮除硫方面发展相对缓慢。总结了包括反硝化除硫、硫酸盐还原—自养反硝化—硝化、反硝化氨氧化以及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等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工艺的特点,分析了各自的工艺原理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
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BICT)系统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中试研究,探讨了中试试验工况下BICT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独立膜反应区的设置消除了生物硝化与除磷的关联性,从而可通过在SBR反应器缩短泥龄来提高系统的除磷效率;系统中污泥转移的实现,使系统在反应阶段能保证较高的污泥浓度,从而提高污泥的释磷效果,为系统处理能力的提升提供较大潜力.在适宜的试验工况下,进水COD容积负荷小于1.00 kg/(m3·d)时,系统COD平均去除率80%左右,出水COD保持在60 mg/L左右;总氮容积负荷小于0.4 kg/(m3·d)时,总氮平均去除率在80%左右,出水总氮低于15 mg/L;总磷容积负荷3~35 g/(m3·d)时,总磷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出水总磷低于0.5 mg/L;出水指标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8.
为实现浓缩城市污水以提高其资源化价值,构建了正渗透膜污水浓缩系统,研究了其对南方低浓度城市污水的有机污染物浓缩效果和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使用含有1.6 mol·L~(-1) MgCl_2和2.4 mol·L~(-1) NaCl混合汲取液浓缩城市污水时,正渗透膜的水通量可达到27 L·(m~2·h)~(-1);南方城市污水浓缩6倍以上可满足后续资源化处理要求,浓缩后的TOC、COD、总磷、氨氮的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96.3%,95.72%,99%和90.4%;浓缩过程中膜污染较轻,采用化学清洗,水通量恢复率较物理清洗更高。以上结果为正渗透浓缩城市污水中混合无机盐汲取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硫酸盐还原-氨氧化反应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袁怡  黄勇  李祥  张春蕾  张丽  潘杨  刘福鑫 《环境科学》2013,34(11):4362-4369
将接种的ANAMMOX污泥进行自养条件下的硫酸盐还原-氨氧化反应,实验发现硫酸盐还原-氨氧化反应是pH下降的过程,其产物为单质硫和氮气,NO-3-N是其中间产物.NH+4-N/SO2-4-S的转化比随着原水n(N)/n(S)比的减小而减小,其中原水n(N)/n(S)比对氨的转化率影响不大,低的n(N)/n(S)比可以提高SO2-4-S的转化率,但却使NH+4-N转化为NO-3-N的比率增大,导致n(TN)/n(TS)的去除比减小.这表明硫酸盐还原-氨氧化反应不是基元反应.硫酸盐能把氨氧化为NO-2-N或NO-3-N,其中转化为NO-3-N的反应是限速步骤,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氮损失.  相似文献   
30.
ANAMMOX菌利用零价铁转化氨和硝酸盐实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周健  黄勇  袁怡  刘忻  李祥  沈杰  杨朋兵 《环境科学》2015,36(12):4546-4552
研究在自养条件下,零价铁促使厌氧氨氧化菌同步转化硝酸盐和氨氮的性能.添加零价铁,温度35℃±0.5℃,进水p H7~8,进水氨氮、硝态氮分别为50~100 mg·L~(-1)、50~100 mg·L~(~(-1))条件下,添加ANAMMOX菌后硝酸盐的还原加快8.2倍,并且出现硝酸盐和氨的同步转化,其转化速率最高达17.2 mg·(L·h)~(-1).改变反应时间及进水n(NH+4):n(NO-3),两者摩尔转化比于1.2~3.5范围内波动,该反应并非基元反应.实验证明,氨与硝酸盐同步转化途径为零价铁作用首先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生成的亚硝酸盐再与氨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