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有机氯农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分流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可解决样品某些干扰问题。666与DDT各组分的检测限分别为≤0.0005和≤0.002mg/kg。  相似文献   
102.
海南省近岸海域麻痹性贝毒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年来海南省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麻痹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海南省近岸海域多处地区和多种贝类含有麻痹性贝毒素;海口海域的麻痹性贝毒素含量值相对较高;各主要成分在壳内全部软组织中的检出率高于在消化腺中的检出率;未检出STX成分;GTX4、GTX2、GTX5和GTX3等是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3.
南海近岸海域腹泻性贝类毒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通过对近年来南海近岸海域贝类样品的腹泻性贝毒素小白鼠生物法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广西主要的染毒海域是涠洲赤控区、铁山港及防城港等地,海南主要的染毒海域是陵水赤控区、海口、莺歌海、三亚及洋浦等地,广东主要的染毒海域是大鹏湾赤控区、大亚湾及北津港等地;广西的涠洲赤控区、海南的陵水赤控区及广东的大鹏湾赤控区DSP毒素含量值较高;在染毒的贝类种类方面,广西和海南比较有普遍性,广东主要以华贵栉孔扇贝和翡翠贻贝为主.  相似文献   
104.
广东沿海麻痹性贝毒素的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2001年和2002年10~11月间的广东省近岸海域15个地点的翡翠贻贝样品,用Oshima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主要毒素成份分析。结果显示:高毒性毒素成分STX、GTX1检出率较低,而低毒性毒素成分C1、C2、GTX5及中等毒性毒素成分GTX3、GTX4检出率较高;各主要毒素成分在地区间存在一些差异;与2001年相比,2002年各主要毒素成分的检出率和检出的毒素含量值有所降低,消化腺在这方面变化尤其明显;不论消化腺或壳内全部软组织,其PSP毒性的平均值,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大亚湾、大鹏湾海域〉深圳湾、珠海海域和粤东海域〉粤西海域。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该研究在西藏那曲县西藏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高寒草甸样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模拟增温实验。结果表明,增温降低了土壤线虫个体密度,增大了均匀度,并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动态。同时,增温也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物种组成,Longidorella等属是增温后出现的种类,Nothotylenchus等属对温度升高比较敏感,增温后消失。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所指示的生物多样性在模拟增温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改变。增温导致营养类群中植食性线虫、食细菌性线虫种类增加,杂食/捕食性线虫种类减少,食真菌性线虫种类则没有变化。群落结构的改变带来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线虫通路比值显示,增温促进了以细菌为主的土壤有机质降解通道;成熟度指数升高、植物寄生线虫指数降低的趋势则表明土壤线虫群落受到增温干扰后,适应能力逐渐增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6.
近30 a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发展的气温响应图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发展是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以Landsat TM影像数据、多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城镇化率数据、DEM数据、气象站点时空数据为基础,通过城镇发展指数法、气温变异指数法,以图谱方式对三峡库区(重庆段)近30 a城镇化发展格局、气温变异格局进行可视化,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发展的气温响应模型。研究表明:(1)研究区全域城镇建设用地增长3.83倍,城镇化发展指数年增长率为4.56%,总量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格局。(2)气温变异指数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迅速增加,2005~2014保持在高指数状态,库区蓄水对气温变异指数增长的影响未达显著性水平。(3)从城镇发展的气温响应状况看,呈较强正相关性且拟合精度较高,绝大部分区县t概率值(p值)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分析表明,库区下垫面物质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对区域气温的长期同向变化具有较强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7.
液态生物质燃料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外部性,体现出的间接社会收益应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也是该产业扩大发展的重要依据。提出液态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间接社会收益概念,分析该产业在原料搜集和种植、产品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经济价值,以度量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直接作用。在分析生物质燃料原料分布和理清原料搜集的细节后,利用直接市场法测算了未来20年中国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的间接社会收益,发现:到2015年,来自该产业的间接社会收益将达1 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将突破1万亿元。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液态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8.
王峙卫 《环境技术》2008,26(4):26-28
通过某种产品的二次筛选试验前后的参数数据分析,从一个侧面分析了二次筛选试验对产品造成的影响,定量地表征了影响的程度,为以后的二次筛选乃至一次筛选对产品寿命影响的全面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基于2000—2020年数据,利用IPCC法对珠三角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然后运用STIRPAT模型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划分为7个维度,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珠三角碳排放影响因素,并依据广东省发展目标提出8种预测方案。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对2021—2035年不同政策方案下的珠三角碳排放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1)既定政策情形下,珠三角2030年可实现碳达峰;2)一定的政策干预可以减少碳排放,但若政府放松管理,将无法实现碳达峰;3)实行单一减排政策情景下,碳达峰时间集中于2025—2030年;4)多种碳减排政策协调控制情境下可在2024年实现碳达峰,优于单一碳减排政策。结合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与碳排放预测结果,提出增加城市绿化、重视政策间协调配合与城市间空间联系、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电力系统、加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等政策建议,将有助于碳达峰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0.
在行走运动中,慢跑和散步是最常见的锻炼方式。其实,进行多姿势行走运动,对祛病延年、养生健身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就介绍几例: 脚尖行走:提起足跟用脚尖走路,可促使脚心与小腿后侧的屈肌群紧张度增强,有利于三阴经的疏通。脚跟行走:抬起脚尖用脚跟走路,两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以调节平衡。这样可加强锻炼小腿前侧的伸肌群,以利于疏通三阳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