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历经雏形、探索化发展、深化改革三个发展阶段,在流域内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陕西五省区开启了水权试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流域水权制度现存问题主要是水权体系的建设问题。为此,应确认以经济、生态利益为导向的水权内涵,构建行之有效的水权交易机制、优化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22.
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该领域的安全隐患逐渐凸显。本文通过系统性的隐患排查,详细分析了电气线路问题、违规操作和危险物品、通风系统不良以及消防设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为有效治理这些隐患,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包括加强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实施培训与演练以及引入智能化监控等手段。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机结合,旨在提高配电自动化机房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本研究的实施将为配电自动化机房的安全管理提供可行性和实用性指导,对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制一种高效率采集大气中汞的吸收器.方法利用一种集大泡式与玻砂板式吸收器为一体的复合式吸收器采样,并使采样还原一体化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大气中汞.结果平均吸收率为96%,变异系数在4%~12%之间.结论复合式吸收器采样吸收效率高,适合于大气中微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24.
基于遥感的新疆北疆积雪盖度及雪深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北疆为雪灾多发区,准确地监测积雪分布及雪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雪灾多发区在冬季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目前MODIS数据主要运用归一化差分雪盖指数(NDSI)对积雪进行提取.NDSI是基于雪对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特性和反射差相对大小的一种测量方法,然而它只能将像元辨别为积雪或非积雪,满足不了高精度的流域制图及雪盖提取要求.以新疆北疆为研究对象,应用MODIS数据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提取像元内积雪所占比例(积雪盖度),并与NDSI建立关系,讨论了NDSI是否可以作为估算积雪盖度的标准,进而提高NDSI在积雪监测中的应用精度.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经过野外实测点的验证,25个点的平均绝对误差是0.06.此外,以MODIS数据与地面实测雪深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研究MODIS窗区通道的光谱特点,探讨了适合于积雪雪深监测最佳的MODIS通道,初步建立起应用MODIS资料监测北疆地区积雪深度的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25.
我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大国,农药品种包括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菊酯类等多代农药.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发生在农药生产场地和农用地,其中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具有多代农药混合以及有机溶剂复合污染等特点,这类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安全利用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因具有修复时间短和成本低的优点,化学氧化药剂已成为土壤修复采用的主要药剂.然而...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我国西南某高拱坝坝基花岗岩体内穿插的辉绿岩脉的侵位和后期构造—热液作用以及浅表改造作用的研究,并对比各组不同走向辉绿岩脉的变形破坏特征,查明坝基辉绿岩脉在其活动后期热液蚀变的基础上,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各组辉绿岩脉具有不同的主要变形破坏方式,即脉壁张裂、剪切滑移和挤压破碎等,从而控制坝基岩体内与岩脉有关的各种软弱结构面、工程岩体结构及其力学性质,并简要讨论了各组岩脉对拱坝坝基抗滑稳定性和变形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挥发性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排放到大气中,逐渐增加的VOCs已成为当今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净化VOCs具有易操作、维护方便、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安全性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VOCs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原理是将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换为无害或者低害的物质,而微生物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生物滤池、生物滴滤、生物洗涤3种净化工艺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将3种反应器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论述了该技术当前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青狮潭库区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分布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SPE-GC/ECD)对青狮潭库区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分别占所检出15种OCPs总量的28.93%~79.88%和2.66%~54.62%,特征组分比例表明HCHs和DDTs均源自历史残留。研究区域水体中OCPs质量浓度大小呈现为池塘西湖溪流东湖。青狮潭库区20个采样点水体中OCPs健康风险值为6.50×10-9~4.05×10-7a-1,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表明该区域水体中OCPs对人体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9.
设计实现了B/S架构的嵌入式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介绍了linux下Spcaserv流媒体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成功移植Spcaserv到嵌入式系统上,实现了服务器端的设计;在客户端浏览器使用IAVA插件,从而通过IE浏览器实现对远程实时视频监控.该系统也可用于多监控中心的视频监控,较当前基于PC6的视频监控系统具有更强的通用性,便携性及十分优越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30.
为应对天然林退化和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经营问题,探究以林分密度为调节因子的森林土壤响应,在关帝山林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天然林区开展探索研究,通过样地调查及土壤采样分析,对不同林分密度(725-1 375 plant·hm~(-2))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碳氮特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探明土壤属性对林分密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及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林分密度的变化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18.27%-34.27%)、容重(0.87-1.10 g·cm~(-3))、pH(6.86-7.13),总碳(15.26-29.44 g·kg~(-1))、全氮(0.92-2.14 g·kg~(-1))、全磷(0.20-0.30 g·kg~(-1))、微生物量碳(760.56-1 808.73mg·kg~(-1))、微生物量氮含量(134.84-257.59mg·kg~(-1)),除容重、pH值、全磷含量外,其他指标现随密度变化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2)土壤属性指标垂直分布规律:土壤含水量、总碳、全氮、全磷、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土壤容重和pH值却呈相反趋势;林分密度不改变总体格局,但随林分密度的变化,土壤垂直分异程度在中密度林分中(975-1 175 plant·hm~(-2))最小,更为均一稳定。(3)当油松天然林林分密度适中时,0-30cm深度的土壤水分、总碳、全氮、全磷、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综上,认为研究地区油松天然林适宜的保留密度为975-1 175 plan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