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有机膨润土载体对乙草胺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季铵盐阳离子改性得到的有机膨润土做载体,调节除草剂乙草胺在土壤中的迁移.土壤层释放实验表明,有机膨润土负载后乙草胺释放减缓,与未负载时相比累计释放量减少1/2—3/4.土壤柱实验表明,有机膨润土可延缓乙草胺淋溶,减少淋溶量.其中采用样品100CTMAB-Bent为载体时,乙草胺10d累计淋溶量仅15%,而土壤表层剩余量占55%以上.说明有机膨润土做载体可延长除草剂药效、减轻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2.
采用FLUENT软件对SCX型脱硫除尘器内部气固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气相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颗粒相采用离散相模型(DPM),压力-速度耦合算法选择SIMPLE进行计算.分析了装置内z=0截面上气相压力和速度的分布,并对不同粒径颗粒的浓度和运动轨迹进行计算,还在考虑重力及不考虑重力2种情况下分析了...  相似文献   
103.
今春,福建煤电翠屏山煤矿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在基本完成了机电、防尘、提升、通风和运输系统的全面改造之后,坚持以“一通三防”专项整治工作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为重点,做好各项工作,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4.
阐述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包装车间人机工程评价的方法、程序和机器包装人机工程评价的具体内容与改进意见,并简要介绍了评价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为了促使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福建煤电公司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围绕"一条主线、两个提高、三个强化"主题,扎实开展安全工作,促进企业安全发展,为推  相似文献   
106.
以A2N工艺为基础,研究厌氧段DPB污泥释磷与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变化。试验结果表明:DPB污泥平均释磷效率为0.54mg/gMLSS·h,且释磷效率与COD去除率呈现显著相关性(R=0.92)。在0.45μm~0.08u区段上有机物去除75.10%,而〈1k的有机物由占DOC的24.57%增加到45.92%。相关性分析发现,厌氧释磷过程与0.08u~10w、10w~5w有机物无相关性,与1k~500、500~300、〈300三个区段上的有机物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8、0.99,分子量越小相关性越强。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通过对国内已建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污泥厌氧消化处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分析,提出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有关厌氧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解决办法。在综合分析厌氧消化技术工艺特点以及我国不同区域气候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推荐广东地区城市污泥处理选择"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利用+土地利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遂昌金矿通风系统的现状及测定结果,找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选取常见的3种抗生素盐酸强力霉素(DOX)、红霉素(ERY)、土霉素(OXY)和3种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MYC)、丙环唑(PRO)、戊唑醇(TCZ)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绿藻(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生物,研究目标污染物顺序暴露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6种单一目标污染物对蛋白核小球藻抑制毒性大小为:PRO>DOX>TCZ>ERY>MYC>OXY.抗生素-三唑类杀菌剂混合体系在50%效应浓度(EC50)下同时暴露和顺序暴露的抑制率差异为0.38%~36.76%.DOX与PRO、TCZ、MYC任何一种三唑类杀菌剂顺序暴露于蛋白核小球藻,顺序相反后,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作用均增强,最大可增强36.82%.在不同浓度与时间的影响下,PRO-DOX和TCZ-DOX顺序暴露毒性高于调整暴露顺序后的DOX-PRO和DOX-TCZ顺序暴露毒性,且浓度越高,抑制率差异越大.在96h~144h暴露时间下,暴露浓度EC50/20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65%~11.57%;暴露浓度EC50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15%~36.93%,顺序暴露的抑制率差异范围随浓度增加变大.在EC50/20~EC50暴露浓度下,暴露时间96h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29%~36.93%,暴露时间144h的顺序暴露抑制率差异为0.215%~30.09%,顺序暴露的抑制率差异范围随时间增加变小.因此,顺序暴露会改变抗生素与三唑类杀菌剂对蛋白核小球藻联合毒性大小,且顺序暴露、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是影响毒性作用大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0.
以崇左市红阳村、两岸村、亭乐村和孔甲村所在地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内某铁矿周边30个地下水样品中12种金属元素(Hg、Mn、Fe、Al、Zn、Ni、As、Pb、Cr、Cd、Co、Cu)进行测定和分析,运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地下水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中Zn和Fe平均浓度(250.32,103.96μg/L)较高,Hg、Mn、Fe、Al和Zn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规定的Ⅲ类标准限值.Fe、Mn、Al高浓度主要分布在红阳村和亭乐村,Zn、Hg高浓度主要分布在红阳村和两岸村.多元统计分析表明,Fe、Mn、Al、Pb、As、Co元素主要来源于铁矿开采,Cu、Zn、Cr、Ni元素主要与铅锌矿的开采与区域地质背景有关,Hg主要来源于本底值及糖厂和造纸厂等企业污染,Cd主要来源于自然源.健康风险评价表明,两岸村地下水金属元素引起的健康总风险(8.82×10-5a-1)最高,儿童健康总风险大于成人,经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比皮肤接触途径高2~3个数量级,Cr的致癌风险接近或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非致癌风险水平在10-14~10-9a-1,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4~9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