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西藏盐井地区盐泉同位素特征示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西藏盐井地区盐泉、曲孜卡泉、地表水及重要地层进行了同位素测定和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辅以水化学证据确定泉水的补径排模式。δD~δ18O规律指示出盐泉和温泉的补给类型的差异;用δ18O对泉水的补给区海拔高程进行恢复;泉水、岩样的δ13C~δ18O规律指示出盐泉流经的主要相关层位为上三叠统地层T3b~T3d;其排泄主要受到芒康-盐井复式向斜次级背斜核部的张性裂隙所控制。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以广西平果县龙何屯为例,在系统分析石灰土的特征和障碍因素层次的基础上,探讨石灰土改良的原理和方法。以岩溶动力系统原理为指导,采用平衡施肥和秸秆还土改良石灰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改良石灰土,不仅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作物的秸秆产量和残茬量,为进一步改良石灰土提供物质基础。作物秸秆还土改良石灰土具有较高的增产效果和改土培肥效果,并受岩溶作用的制约。不同的秸秆搭配类型和还土方式导致不同的岩溶作用强度,进而导致土壤改良效果的显著差异。各方案改良效果与岩溶作用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秸秆搭配类型上,表现为:玉米秸秆+黄豆秸秆+农家肥>玉米秸秆+黄豆秸秆>玉米秸秆+氮肥>玉米秸秆;在还土方式上,表现为:翻压>覆盖。  相似文献   
83.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在油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库由于储存物料的易燃易爆等特性,一般构成重大危险源,易于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采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FEI),对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确定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影响范围,并针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设施制定防范措施,给出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经安全措施补偿后,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减少,事故危险等级降低,事故影响范围缩小,为油库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针对压载水中外来藻类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本文以含有青岛大扁藻的海水为模拟压载水,在处理流量为1~9m3/h和藻初始数量为3×103~3×104/mL条件下,研究微孔过滤与紫外辐射结合的处理方法对海水中扁藻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在此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于扁藻的去除效率可达100%;电镜分析显示扁藻在处理过程中会先后受到微孔过滤的挤压和紫外辐射的伤害,基本上已经不具备继续存活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微孔过滤和紫外辐射结合方法对于去除体长≥20μm的水生生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铅在五指山猪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与积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铅在五指山猪(WZSP)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与累积,及饲料铅含量与组织器官中铅含量的关系.将20头五指山猪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含铅量为0.046 mg·kg-1(Ⅰ组)、6.790 mg·kg-1(Ⅱ组)、17.370 mg·kg-1(Ⅲ组)、53.600 mg·kg-1(Ⅳ组)、154.000 mg·kg-1(Ⅴ组)的饲料,持续喂养100d.屠宰后取心脏、肝脏、肾脏、肺、胃、小肠、大肠、猪耳、猪舌、猪尾、里脊肉、肋排肉、股骨骨质、股骨骨髓、肋骨和猪毛,测定其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 肝脏、肾脏、股骨骨质、股骨骨髓、肋骨、猪毛等组织器官的铅含量随攻毒剂量的提高而明显上升,且与饲料中的铅含量呈正相关;当饲喂铅含量低于国家标准(5mg·kg-1)时,这些组织器官内的铅含量仍有可能超标.心脏、肺、胃、大肠、里脊肉、猪舌、猪尾中的铅含量与饲料中的铅含量没有相关性,即使饲喂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30倍以上的饲料(铅含量154.000mg·kg-1),这些组织器官的铅含量仍低于国家限量标准.骨组织、肝脏、肾脏对铅有着较强的富集能力,而猪肉、猪耳、猪舌、猪尾、猪心、猪肺等其它组织器官中的铅累积量低于限量标准.本研究旨在为制定猪肉制品,特别是可食用组织器官的铅限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禽畜可食用组织器官的重金属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将活性污泥驯化25d后,考察了其性能及其在洗涤净化餐饮油烟VOCs过程中气液组成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驯化后活性污泥的MLSS稳定在3.10g·L-1,MLVSS稳定在1.60~1.90g·L-1,SV、SVI分别稳定在35%和120 mL·g-1;在此条件下,洗涤净化系统对油烟的洗涤效率稳定在85%;系统对油...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开洞低矮房屋在台风环境下的破坏机理,基于ANSYS软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体型比为1.5∶1∶1的封闭、单一洞口及两个洞口的低矮房屋模型的屋面风压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与同体型比的实测房屋及风洞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及风洞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SST k-ω湍流模型研究低矮房屋表面风压的可靠性;两洞口的屋面平均净风压系数与封闭房屋比较接近,单一洞口的位置对平均内风压系数的影响较大,其中迎风面出现单一洞口时,屋面净风压系数绝对值最大,在台风作用下最容易破坏。结果可为国内低矮房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8.
以某铅锌冶炼厂周边为研究区域,网格法采集30个表层(0~10 cm)土壤样品,对应采集46个粮食样品和69个蔬菜样品,用ICP-MS测定镉质量比。运用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ging)预测研究区域内土壤镉质量比的空间分布,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土壤的镉污染级别。通过分析粮食和蔬菜的镉质量比,评估其食用安全性以及受调查居民镉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1)距离铅锌冶炼厂1 000m范围,或东南侧(下风向)3 000 m内土壤中镉质量比大于0.65mg.kg-1;2)研究区域土壤中镉单因子污染指数超过了警戒线(P≥1.0),个别区域受到严重污染(P=4.7);3)土壤与小麦籽粒镉质量比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9,p<0.01),粮食样品镉质量比超过限量标准(GB 2762—2005)的占52.2%,蔬菜样品为8.7%;4)仅以粮食和蔬菜摄入估计的THQ=0.79,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小麦、蔬菜和大豆摄入对每日镉摄入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5.1%、12.9%和2.0%。研究区域土壤2/3以上面积受到镉污染,土壤可能是小麦籽粒镉的来源之一。当地受调查人群若长期食用该地区种植的农产品,镉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中,小麦对镉摄入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89.
依据燃煤工业锅炉烟气的特点,结合目前主流的脱硫脱硝工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的工艺一塔式液相氧化吸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介绍了工艺流程、技术优势和主要系统组成,以北京市某供热厂2×70 MW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为例,分析了工艺的脱硫脱硝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一塔式液相氧化吸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具有脱硫脱硝效率高、工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脱硫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90.
于2017年夏季对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探讨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骆马湖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此次调查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2属,其中,绿藻门属数最多,其后依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优势属主要为浮游蓝丝藻、微囊藻和小球藻。全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2.63×10~5~2.85×10~7 cells·L~(-1)之间,生物量在0.092~4.522 mg·L~(-1)之间。全湖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在0.60~2.60之间,平均值为1.75,且9月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8月(P0.05),但不同点位之间多样性指数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与往期骆马湖调查结果相比,此次调查得到的全湖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细胞丰度明显增加,优势属多集中在蓝藻门和绿藻门,尤其是浮游蓝丝藻明显增多。从近几年的优势属种类、藻类细胞密度变化来看,骆马湖富营养化程度依然在加剧。RD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浓度和氮磷比的共同作用解释了骆马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28.16%。其中,骆马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受采砂、围网养殖及夏季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减少人为活动干扰对于保护骆马湖水质和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