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微囊藻毒素(MCs)是蓝藻水华污染产生的一类生物毒素,通过灌溉、施肥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对农产品质量和地下水安全造成危害,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其中MC-LR是毒性较大、检出较普遍的藻毒素之一.本文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MC-LR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C-LR为易降解有机污染物,土壤理化性质可影响其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呈现土壤pH越低、阳离子交换量越大,MC-LR老化系数越大,降解越慢的特征.然而,初始浓度对MC-LR的降解没有影响.微生物降解是土壤中MC-LR降解的主要途径,温度、含水率等环境因素对MC-LR降解的影响主要在于改变土壤中降解微生物的活性.研究结果为评估土壤中MC-LR的生态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
83.
我国聚合物驱采出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聚合物驱采油技术为我国东部各油田的原油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因对聚合物驱油采出水的处理难度大而制约了油田的发展。对油田含聚污水的处理工艺、回注可行性以及HPAM降解方法进行了分析,综合论述了含聚污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4.
使用JWL-IIB新型固体撞击式多功能空气微生物监测仪于2006年1月至12月每季度分别对江门汽车站、常安路步行街、步行街附近居民区和白沙工业区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结果表明:江门市城区空气中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全年平均含量分别为847 cfu/m3、462 cfu/m3和 1310 cfu/m3;空气微生物中以细菌为主,含菌量(cfu/m3)大小排序为夏(2593)>冬(1069)>春(838)>秋(738);不同监测点含菌量(cfu/m3)大小排序为汽车站(1807)>居民区(1347)>工业区(1098)>步行街(960).江门市城区全年空气质量基本能达到较清洁级(Ⅱ).  相似文献   
85.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铅和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测定土壤中的铅、镉含量,通过硝酸-氢氟酸-盐酸体系进行土壤样品微波消解,加入磷酸二氢铵基体改进剂消除干扰,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精密度高、节省人力等特点。  相似文献   
86.
以杭嘉湖地区某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EFDC模型为基础,模拟验证划分合理性,为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镧改性沸石对太湖底泥-水系统中磷的固定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pH值、硅酸根离子浓度、DO浓度、老化时间以及初始磷浓度等条件下一种新型底泥改良剂-镧改性沸石对太湖底泥-水系统中磷的固定作用.当水中磷浓度很低时,太湖底泥和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均释放出磷.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的释磷量少于太湖底泥.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中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P)和钙结合态磷(HCl-P)等较为稳定形态磷含量多于太湖底泥,而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中氧化还原敏感态磷(BD-P)这种不稳定形态磷含量少于太湖底泥.太湖底泥和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对水中较高浓度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数据均可以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加以描述.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太湖底泥,且吸附能力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被镧改性沸石所吸附的磷酸盐主要以NaOH-P和HCl-P等较为稳定形态磷存在,不容易被重新释放出来.上述结果表明,采用镧改性沸石对太湖底泥进行原位改良可以增强太湖底泥对磷的固定能力,减少太湖底泥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88.
模糊集重心理论在隧道瓦斯突出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隧道瓦斯突出评价为研究对象。选取地质构造、煤层厚度、隧道埋深、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和煤的坚固性系数作为指标,建立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标准;用关联函数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集重心理论与最短距离识别准则,构建属性识别模型,对隧道瓦斯突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可拓评价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表明,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属性识别模型用于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是可行的,为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9.
为构建有效的干旱监测与评估指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并基于遥感过程耦合模型BEPS模拟了地表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同时,利用通量观测网AmeriFlux的站点观测数据验证该模型在ET模拟研究中的可靠性与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构建BMI指数,分析了2007-2009年研究区域干湿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其他干旱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个站点通量实测值与模型模拟的ET的相关系数为0.8568(p0.01),表明BEPS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美国陆地生态系统的ET。BMI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与降水量与ET经纬向变化较为一致。而BMI值的时间分布特征表明,其具有较为显著的季节变化。这与地形、气候特征以及植被的分布关系密切。从检验效果来看,受降水量的影响,BMI在月尺度以上干旱监测效果相对较好。BMI与USDM的相关系数表明,本文在BEPS模型模拟ET的基础上构建的指标在干旱监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最近,由联合国大学会同美国斯坦佛大学、世界地震安全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大学的减灾工程国际中心建成了一个旨在提高处理自然灾害能力的全球性管理网络。 美国斯坦佛大学的地震灾害预报专家、土木工程教授Shah认为,发达国家对自然灾害危险的防治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减缓自然灾害的威胁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尽管要完全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目前还很困难,但这个新型网络可以促进全球范围内采用最新和最好的减灾技术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