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322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449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梁溪河干流及支浜8个点位水体及沉积物中6种嗅味物质浓度(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2-甲基异茨醇、土臭素、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结合环境因子分析了6种嗅味物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梁溪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嗅味物质以β-环柠檬醛和2-甲基异茨醇为主,其浓度最高值分别为342.70 ng·L-1和2664.58 ng·kg-1.梁溪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嗅味物质浓度在干流和支浜中的分布不一致,干流水体高于支浜水体,支浜沉积物高于干流沉积物.影响嗅味物质分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蓝藻水华大量输入引起的水体及沉积物营养物质增加及微环境的改变,表现为多种嗅味物质浓度与叶绿素浓度及TOC、TN和N/P呈正相关.由此,本研究为高外源性藻类输入城市河道的治理及异味问题防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2.
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镉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影响下4种红壤镉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镉的淋溶损失,其对红壤镉释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同一酸度的淋溶液作用下,镉释放量一般随淋溶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样强度的淋溶量下,淋溶液的pH值越低,镉的释放量越大.镉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描述.酸雨增加了水体中镉的负荷,从而加重了镉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3.
污染土壤中苯并(a)芘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以B(a)P污染土壤为处理对象,进行了土壤微生物群体及单一菌对B(a)P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鲜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力>风干土的微生物降解力。土壤微生物群体比单一微生物降解B(a)P效果好。真菌的降解能力强于细菌。2209号镰刀菌降解B(a)P的速率最快,为高效降解菌。  相似文献   
994.
污灌、大气污染和垃圾倾倒等造成了土壤污染,而且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毒性复杂。现将我们用Ames试验和化学萃取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土壤样品分析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盐、亚硝酸盐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环境中,它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早在1907年,Richardson首先报导蔬菜、谷物中存在着硝酸盐.而后,1943年,Wilson指出蔬菜的硝酸盐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使动物血中产生正铁血红朊而中毒,特别是1956年Magee将含有50 ppm的二甲基亚硝胺的饲料喂养大鼠一年,几乎全部都发生肝癌,自此之后,作为构成亚硝胺的前身物的亚硝酸盐在环境中的存在,更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6.
在开展甲基汞污染的监测工作中,Gage法的灵敏度约1ppm,我们改进了的方法,灵敏度约1ppb,回收率为80—90%以上。 一、原 理 本法是以半胱氨酸吸收粉装成的吸收柱,把萃取法与还原法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即  相似文献   
997.
电絮凝法处理油田污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应用电絮凝浮选法对油田3类主要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证实:炼油厂含油污染水含油量去除率达96%,SS去除率达97%;钻井污水浊度去除率达96.8%,COD去除率达97.5%;采油污水浊度去除率达96.1%,含油量去除率达100%。以上各项指标均远低于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电絮凝浮洗法不但处理油田污水效果显著,而且设备简单,耐冲击性、操作简单、不需投加化学药剂、增设投药设备和易实现管理现代化等优点,为油田污水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在分析应急指挥决策方案的优选问题基础上,将可变模糊理论引入公共安全领域,提出应急指挥方案优选的可变模糊方法。该方法依据指标特征值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向量,计算各方案在不同模型下的相对优属度向量,并以此进行决策。其特点是模型可以变化以提高系统决策的可靠性。结合应急救援实例探讨可变模糊优选方法在应急决策中的应用,并与文献中的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可变模糊优选理论对于解决优选决策问题可行、有效,有助于指导应急决策实践。  相似文献   
999.
跨江大桥建设安全管理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以系统管理的思路借鉴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综合考虑影响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各因素,建立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中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是影响安全管理状况的主要因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为良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其可行性。该安全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运用,对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评价有借鉴意义,以期提高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灾害的应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为了提高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灾害的应急能力,采用分析对比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探讨我国公路交通在防抗2008年南方大雪灾中的应急管理工作与处置技术,研究国内外目前应对极端天气的成功经验。结果表明: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灾害主要在组织机构、责任机制、信息渠道和处置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提出我国公路交通防抗极端天气应急处置的具体流程,可以迅速控制、减轻和消除公路交通极端天气引起的危害,及时恢复公路交通正常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