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88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81.
密云水库及其流域营养物集成模拟的情景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密云水库水环境模拟预测集成模型的支持下,考察了不同点源、非点源污染负荷控制措施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和作用,制定了4个情景方案.基础情景分析表明,密云水库TN超标严重,TP相对较好,叶绿素浓度超过10μg/L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潮河库区,而且面积较大.情景1、情景2和情景3是考虑了不同点源、非点源管理措施后的密云水库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营养负荷的下降能显著地改善水体水质,尤其是磷负荷的降低可有效地制约藻类生长,叶绿素浓度显著降低,超过10μg/L的区域缩小甚至消失.这一结论说明了加强密云水库流域及周边地区工业、生活和畜禽养殖等点源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对改善密云水库水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82.
城市是由于人-地剧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复合巨系统,在城市环境规划工作中常伴随有大量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并存的决策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人—机交互式的决策支持系统方法来全面支持规划专家的规划活动,同时,城市环境规划本身也是个面向空间实体的操作过程,这也决定了GIS将发挥基础性主导工具作用,基于以上两点认识,作者以GIS为基本框架,设计了城市环境规划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原型方法,实现了城市环境规划数据调查评价、预测、功能区划、规划方案生成与决策、制图等特定功能要求,成为支持城市环境规划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83.
以南方某稳定化飞灰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钻孔获取了新鲜、1、3、6和11个月等5个龄期的试样,并在实验室开展了颗粒分析、含水量、持水量等测试.不均匀系数Cu > 5,曲率系数Cc<1,属于级配不良土,容易形成优势流通道.含水量介于18.6%~46.4%之间,随埋深的增大而减小,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持水量介于15.0%~52.4%之间,随上覆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由此建立了持水量计算模型.对于相同龄期和埋深的稳定化飞灰,其含水量要低于持水量2.6%~13.7%,这表明稳定化飞灰整体上未达到持水量状态,由此推测底部导排层收集到的渗滤液主要由雨水入渗后经过稳定化飞灰体内优势通道而进入导排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填埋进程、降雨入渗量、优势流通道、稳定化飞灰产/吸水量等因素的填埋场渗滤液产量预测模型,并利用现场记录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填埋场开始运营后的9个月内,渗滤液主要来源于降雨入渗量和运输车辆冲洗水量,分别占比约48%和52%.当稳定化飞灰体内优势流通道占总孔隙的比例从0%增至20%,导排层收集到的渗滤液量占渗滤液总收集量的比例从0增至34.1%.因此,建议对稳定化飞灰进行充分压实后再填埋,以减少优势流现象的发生,同时改用节水型车辆冲洗装置,最终降低渗滤液总产量.上述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类似稳定化飞灰填埋场中导排系统、调节池等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84.
文中对山东省17个市的常见市政金属结构的大气环境腐蚀防护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防护方法失效的原因。地理位置、温度、污染物、应力、焊接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腐蚀防护的效果,氯离子沉积和大气污染是加速大气腐蚀防护失效的主要因素。防护方法的合理选择和防护方案的设计对于延长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有重要作用。部分设施虽采用了较好的防护措施,但忽略了薄弱环节导致失效。其中,螺栓的腐蚀防护是一个薄弱环节,情况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85.
无花果曲霉对铅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董新姣  潘瑞通  林宣兴 《四川环境》2002,21(1):12-15,22
本文研究了无花果曲霉对Pb2+的吸附能 力和各种影响因素,包括菌丝球 与Pb2+的接触反应时间、Pb2+浓度、原初pH值,温度。结果表明:温度对吸 附影响不大,该菌丝球吸附铅的最佳pH范围为4.0~5.0,Pb2+浓度在20mg/ L~100mg/L范围内,吸附量为8.927mg/g~22.120mg/g。吸附进行10min, 吸附量已达到最终吸附量的79.66%,在吸附进行3h以后趋于平衡。在20mg/L Pb2+浓度时,其吸附过程符合方程:R=Rmax×T(Km+T)。  相似文献   
286.
恶臭污染的测定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仪器测定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六阶段臭气强度法、嗅觉感受器测定法等常用的恶臭物质测定方法,并对以大气扩散式为基础的恶臭预测、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今后恶臭测定及评价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7.
单甲脒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气相色谱法分析水果和土壤中单甲脒的总残留量。单甲脒及其代谢物先水解成2.4—二甲苯胺,经石油醚萃取,酸碱液液分配净化,七氟丁酸酐衍生化后,用带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柑桔和土壤中单甲脒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ppb和5ppb。单甲脒的添加浓度在0.25~2.0ppm范围内,在柑桔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4%±5.4%和82.8%±2.3%。  相似文献   
288.
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分析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有机磷农药使用量的增大,它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监测环境中多种有机磷和其它农药的残留状况,农药多残留测试技术随之兴起。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有关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分析,已有过不少报道。如Preston的有机农药气相色谱分  相似文献   
289.
糙米中甲胺磷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甲胺磷(Methamidophos)又名多灭磷、托麦隆(Tamran)等,化学名称为 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或 O,S-二甲基-胺基-硫代磷酸酯。其极性较大,易溶于水、醇类和丙酮等极性溶剂中。由于甲胺磷在防治水稻多种害虫中有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在水稻产区,甲胺磷的使用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90.
萘降解性质粒的筛选及其在炼油污水处理场中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炼油污水处理场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的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S13。通过质粒接合转移、质粒消除以及分子杂交,证明假单胞杆菌S13降解萘的功能是由质粒编码的。应用膜扩散器在炼油污水处理场进行的现场试验证明,假单胞杆菌S13的萘降解性质粒,可在污水处理场里通过接合转移传递到另一个从同一环境分离的假单胞杆菌T9中去,并使后者获得利用萘的能力。这一结果表明,当条件合适时,降解性质粒可在自然环境里的细菌群体中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